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17-07-18喻承甫
喻承甫,刘 莎,吴 涛,张 卫
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喻承甫,刘 莎,吴 涛,张 卫
采用问卷法对1 38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学校联结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IGD)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冲动性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父母体罚仍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2)学校联结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3)冲动性对中介路径“父母体罚 → 学校联结 → 网络游戏成瘾”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低冲动性有助于缓冲父母体罚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风险效应。
青少年 父母体罚 网络游戏成瘾 学校联结 冲动性
一、引 言
网络游戏成瘾是当前国际性重大心理卫生问题,尤其是在东南亚及华人地区。网络游戏成瘾是网络成瘾的一种重要亚型,是指个体不能控制地、过度地和/或强迫性地玩网络游戏而造成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受损。[1]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青少年不仅网络游戏使用人群数量大,网络游戏成瘾流行率也很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10—19岁青少年网民达1.43亿,且其中67.9%的青少年玩网络游戏。此外,调查研究表明,相较于欧洲(1.4%—9.4%)、美国(7.6%—9.9%)等国家地区的同龄人,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流行率更高(2.2%—21.5%)。[2]可见,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异常严峻。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与其在当前及未来很长时间内的不良适应显著关联,如低学业成绩,不良同伴功能,孤独、抑郁等消极情绪以及烟酒使用等风险行为。[2]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若在此时期将大量时间花在网络游戏上,将严重阻碍其身心发展。
在人类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以及网络游戏产业日益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青少年在充分享用互联网技术的同时不对网络(游戏)成瘾,是人类社会当前及未来很长时间内不可回避的重大科学与实践课题。因此,本研究拟考察父母体罚、冲动性和学校联结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一)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
家庭是个体的第一个以及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在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众多影响因素之中,家庭因素一直受研究者的极大关注。阶段环境匹配理论(the stage-environment fit theory)指出,家庭环境与儿童青少年发展需求的匹配对于其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满足儿童青少年的能力、关系和自主等基本心理需求,从而促进其积极发展,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妨碍了儿童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进而导致适应不良。[3]近年来,有关父母体罚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4]父母体罚(parental corporal punishment)是指父母为纠正或控制孩子的行为,使用身体的力量故意使孩子遭受非躯体损害的疼痛。[4]调查研究发现,50%以上的中国青少年在青春期经历过至少一次父母体罚。与阶段环境匹配理论相一致,实证研究表明,父母体罚可有效预测青少年时期及成年后问题行为(如吸烟、饮酒等成瘾性物质使用、攻击行为、风险性行为等)。[4]
那么,父母体罚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是否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呢?Ko等人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过度饮酒行为等众多问题行为具有相似的发生机制。[5]近年来,有关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被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这些研究者发现,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络游戏成瘾显著负向关联。[6]因此,父母体罚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风险因素。
(二)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
为了更好地为干预实践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仅仅探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直接关系是不够的,还非常有必要考察父母体罚影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中介过程。在青春期,学生在学校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会逐渐增强。依据社会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y)[7],父母体罚会削弱青少年的学校联结,进而增加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即学校联结是父母体罚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中介变量。
学校联结(school connectedness)是指学生与学校里的重要他人(教师、同学等)的关系,以及对学校的情感归属。[8]一方面,遭受父母体罚的青少年会发展较弱的学校联结。我们知道,青少年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态度和期望很大程度上是在亲子互动中发展起来的,态度和期望形成后会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交往。遭受父母体罚的青少年很可能会发展出对他人接近和信赖的消极期待,以及关于自己无能和一无是处的心理表征。此外,遭受父母体罚的青少年往往会认为暴力、强迫和侵犯是所有关系的基础和/或模式。这些内化的态度和期望会影响其在其他环境中社会互动的选择和建构,即遭受父母体罚的青少年会在学校等其他环境中重建和验证类似的关系模式。实证研究也表明,父母体罚会降低儿童青少年的人际信任、增强攻击性规范信念,进而可能会削弱其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情感联结。[9]同时,父母体罚会极大地损害儿童青少年的自尊、学业自我效能感等自我系统信念,进而会削弱他们的学校参与程度,降低学校联结。
另一方面,良好的学校联结有利于降低青少年发展网络游戏成瘾的可能。社会控制理论[7]认为,与学校建立良好社会联结的青少年更倾向于努力达到学校和老师的期望,从而较少参与网络游戏成瘾等不良行为;相比之下,学校联结程度低的青少年缺乏积极目标追求的社会强化,他们较少与亲社会同伴建立支持性关系,而较多结交越轨同伴,增加消极社会强化,进而表现出较多的网络游戏成瘾等不良行为。此外,学校联结程度高的青少年能获得教师和同学的更多支持,从而较少发展孤独、抑郁等情绪问题[9],有助于降低网络游戏成瘾倾向。已有的实证研究也表明,积极的学校联结可有效降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可能性。[10]例如,Zhu等人采用追踪研究设计,以833名中国11—14岁青少年为被试研究发现,在控制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后,学校联结可以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6个月后的网络游戏成瘾情况。[10]因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1:学校联结可显著中介父母体罚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
(三)冲动性的调节作用
如上所述,尽管已有研究表明父母体罚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风险因素,然而并不是所有遭受父母体罚的青少年都会沉迷网络游戏。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冲动性(impulsivity)可能是调节“父母体罚 →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和/或“父母体罚 → 学校联结 →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一个重要个体因素。冲动性是指个体不考虑后果,不假思虑、一时冲动就行动的倾向性。[11]实证研究表明,冲动性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12]如Gentile等人对3 034名新加坡3—8年级学生进行两年的追踪调查研究发现,冲动性可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游戏成瘾的截距及其变化斜率。[12]又如朱键军等人的研究发现,冲动性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显著正相关。[13]鉴于冲动性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拟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冲动性对“父母体罚→学校联结→网络游戏成瘾”这一中介过程的调节效应。
压力缓冲假说(stress-buffering hypothesis)指出,支持性的个体特征(如低冲动性)有助于衰减环境风险因素(如父母体罚)对个体问题行为的影响。[14]大量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说,即低冲动性显著缓冲生活逆境对青少年发展的不利影响。[15]如邓林园等人的研究发现,冲动性显著调节低亲子沟通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低冲动性可有效缓冲低亲子沟通对网络成瘾的促进效应。[15]类似的,Li等人研究发现,努力控制(与冲动性相对应的相似结构)显著调节消极的学校氛围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效应,即消极学校氛围对网络成瘾的风险效应在高努力控制(低冲动性)青少年中显著弱于在低努力控制(高冲动性)青少年中。[16]但截至目前,尚无实证研究直接考察冲动性在父母体罚影响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调节效应。尽管如此,基于压力缓冲假说和上述相近似的实证证据,本研究有理由提出研究假设2:冲动性能显著调节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直接路径和/或间接路径,即低冲动性可显著缓冲父母体罚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风险效应。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目的包括:(1)考察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2)学校联结在父母体罚与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冲动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这两个研究问题构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有助于解释父母体罚影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中介机制(父母体罚是怎样影响网络游戏成瘾的)和调节机制(父母体罚对网络游戏成瘾的风险效应在何种情况下可能更强或更弱)。图1直观地呈现了本研究的假设模型。考虑到有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年龄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包括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父母健康状况等)等变量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显著相关[2],本研究将其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所有模型。
图1 父母体罚影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假设模型
二、方 法
(一)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等地多所普通公办初级中学学生1 389名,被试平均年龄为12.89岁(SD=0.52),年龄介于11.25—14.58岁;男生694名,女生695名。
(二)研究工具
1.父母体罚问卷
父母体罚的测量选自Morris和Gibson研究[17]中的六个项目,要求被试报告在过去的一年里,父亲和母亲各自采用“打耳光或打屁股”“用力抓住你、摇晃你”“毒打你”等惩罚措施来纠正其过错的频数。采用五点评分,1表示从不,5表示大于或等于六次。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父母体罚越多越严重。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76。
2. 学校联结量表
学校联结的测量采用Wang等人编制的学校参与量表的情感参与分量表[18],共八个项目,要求被试报告自己与学校中重要他人(如教师、同学)和物之间的情感联结程度。采用五点评分,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学校联结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72。
3.网络游戏成瘾问卷
采用Yu等人研究中使用的网络游戏成瘾问卷[19],要求被试报告在过去半年里网络游戏成瘾相关症状出现的频率,共11个项目,采用三点评分,1表示从不,3表示经常。对得分进行重新编码:1=0,2=0.5,3=1(这使得有时经历成瘾症状也纳入考量,优于是否记分)。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网游成瘾倾向越强。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78。
4.冲动性问卷
采用Cyders等人修订的简版UPPS-P冲动性量表[20],该量表共20个项目,测量了感觉寻求、缺乏计划性、缺乏毅力、消极紧迫性和积极紧迫性等五个层面。采用四点评分,1表示非常不同意,4表示非常同意。对反向记分项目进行反转处理后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冲动性倾向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1。
(三)施测过程和数据处理
在征得被试所在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本人知情同意后进行团体施测,主试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硕、博士研究生和中学心理教师担任。问卷完成时间约30分钟,所有问卷当场回收并致谢。所得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表1呈现了本研究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皮尔逊相关矩阵。研究发现,父母体罚与网络游戏成瘾显著正相关,表明随着父母体罚水平的上升,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倾向变强。此外,父母体罚、冲动性与学校联结均显著负向关联,而学校联结与网络游戏成瘾显著负向关联,这为进一步检验学校联结的中介效应以及冲动性的调节效应提供了支持。
表1 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注:性别为虚拟变量,男=1,女=0;*p< 0.05,**p< 0.01,下同。
(二)冲动性在父母体罚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调节效应检验
冲动性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调节效应模型拟合良好:x2=6.23,df=4(自由度为4是因为本研究未设置性别、年龄与父母体罚及冲动性的相关),x2/df=1.56,CFI=1.00,TLI=0.99,RMSEA=0.02;模型的解释率R2为0.20。结果如图2所示,父母体罚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b=0.06,SE=0.030,p<0.05, 95%CI=[0.005, 0.123]),冲动性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b=0.26,SE=0.025,p<0.01, 95%CI=[0.209, 0.306])。然而,冲动性对父母体罚影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调节效应不显著(b=0.02,SE=0.029,p>0.05, 95%CI=[-0.038, 0.074])。
图2 冲动性在父母体罚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调节效应模型
(三)学校联结在父母体罚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首先,当没有纳入中介变量学校联结时,父母体罚可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b=0.12,SE=0.029,p<0.01, 95%CI=[0.062, 0.176]),模型的解释率R2为0.14。在纳入中介变量学校联结之后(如图3所示),中介模型拟合良好:x2=3.715,df=3,x2/df=1.238,CFI=1.00, TLI=0.99,RMSEA=0.013,父母体罚仍然能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游戏成瘾(b=0.10,SE=0.025,p<0.01, 95%CI=[0.050, 0.147])。此外,父母体罚能显著负向预测学校联结(b=-0.11,SE=0.026,p<0.01, 95%CI=[-0.162, -0.059]);同时,学校联结能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游戏成瘾(b=-0.16,SE=0.025,p<0.01, 95%CI=[-0.209, -0.110])。此时,模型的解释率R2为0.17,增加解释了3%的变异。通过Bootstrap分析发现,学校联结在父母体罚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indirect effect=0.02,SE=0.005, 95%CI=[0.008, 0.030])。
图3 学校联结在父母体罚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
(四)冲动性在父母体罚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进一步考察冲动性能否调节学校联结在父母体罚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如图4所示)。结果发现,该模型拟合良好:x2=3.799,df=4,x2/df=0.950,CFI=1.00, TLI=1.00,RMSEA=0.000。在模型中对相关变量(如自变量、中介变量、乘积项等)进行中心化处理,以减小多重共线性。结果发现:(1)父母体罚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学校联结(b=-0.10,SE=0.031,p<0.01, 95%CI=[-0.162, -0.040]),冲动性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学校联结(b=-0.30,SE=0.026,p<0.01, 95%CI=[-0.348, -0.247]),并且冲动性可显著调节父母体罚对学校联结的侵蚀效应(b=0.06,SE=0.030,p<0.05, 95%CI=[0.005, 0.122]);(2)学校联结(b=-0.09,SE=0.026,p<0.01, 95%CI=[-0.141, -0.038])和冲动性(b=0.23,SE=0.026,p<0.01, 95%CI=[0.181, 0.284])均可显著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但二者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交互效应不显著(b=-0.01,SE=0.026,p> 0.05, 95%CI=[-0.062, 0.040])。该模型的解释率R2为0.22,在中介模型的基础上增加解释了5%的变异。
图4 冲动性在父母体罚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为进一步明晰冲动性如何影响父母体罚和学校联结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进行了简单斜率检验。结果发现,当冲动性水平较低时(均分一个标准差以下),父母体罚和青少年学校联结显著负相关(b=-0.16,SE=0.054,p<0.01,95%CI=[-0.271,-0.058]);当冲动性水平较高时(均分一个标准差以上),父母体罚和青少年学校联结之间的关系不显著(b=-0.04,SE=0.028,p>0.05,95%CI=[-0.092,0.017])。可见,低冲动性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父母体罚对青少年学校联结的侵蚀效应。
此外,本研究将性别作为调节变量进行了补充分析,以明确上述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在男女被试中的差异性。结果发现,所有双重交互(包括父母体罚×性别 → 网络游戏成瘾/学校联结,学校联结×性别 → 网络游戏成瘾)和三重交互(包括父母体罚×冲动性×性别 → 网络游戏成瘾/学校联结,学校联结×冲动性×性别 → 网络游戏成瘾)均不显著,这表明本研究所获得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在男女生中的差异性不显著。
四、讨 论
(一)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
本研究发现,父母体罚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这表明父母体罚是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重要风险因子。这一研究发现建设性地验证了Ko等人关于网络成瘾的观点[5],认为网络成瘾与物质使用等问题行为(父母体罚正向预测物质使用)具有相似的发生机制。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有助于解释这一风险效应,自主、能力和关系需求是青少年时期日益增长的基本心理需求,而父母体罚极大地妨碍了青少年这些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此外,依据阶段环境匹配理论,当青少年的基本心理需求在某一个环境(如家庭环境)中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会转向其他环境(如网络游戏世界)来寻求需求的满足;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游戏能快速而便捷地满足青少年的能力、关系和自主需求,从而使得遭受父母体罚的青少年极易沉迷其中,以缓解不良情绪或逃避现实。同时,父母体罚会引发青少年焦虑、抑郁等大量消极情绪及烟酒使用等众多行为问题,这些因素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近端风险因素。[2]因此,父母体罚会通过侵蚀青少年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加其网络游戏成瘾倾向。
(二)学校联结的中介效应与冲动性的调节效应
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父母体罚影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作用机制。与研究假设一致,本研究发现,学校联结显著中介父母体罚对网络游戏成瘾的风险效应。也就是说,遭受父母体罚的青少年与学校之间建立的联结程度低,进而会增加其沉迷网络游戏的倾向。这一研究发现与社会控制理论[7]以及学校联结显著中介家庭环境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相一致。[21,22]如Shochet等人以澳大利亚8—12年级中学生为被试研究发现,学校联结显著部分中介父母依恋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21]类似的,Liu等人采用10—17岁中国青少年为被试研究发现,学校联结显著中介父母婚姻冲突与青少年行为不良的关系。[22]本研究发现也建设性地验证了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社会环境各个子系统(如家庭、学校)之间并非彼此独立,而是通过相互作用来影响个体的发展。此外,本研究强调了学校联结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重要中介作用,为进一步理解学校情感环境干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提供了依据和支持。
同时,本研究进一步检验了冲动性在父母体罚、学校联结与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支持冲动性显著调节父母体罚影响网络游戏成瘾的间接效应。具体而言,与研究假设及压力缓冲假说相一致,低冲动性通过调节父母体罚与学校联结的关系来缓解父母体罚对网络游戏成瘾的风险效应。这一研究发现与以往关于冲动性调节父母体罚的影响研究相一致。如父母体罚与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在低冲动性青少年群体中弱,在高冲动性青少年群体中强。[23]这一研究发现验证了个体发展的等效性和多效性(equifinality and multifinality)假说,即不同类型的风险因素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相似的发展结果,而同等程度同一风险因素可能会引发青少年差异性的发展结果。[24]就本研究而言,父母体罚水平相同的青少年的发展结果(如学校联结、网络游戏成瘾)存在个体差异,这一变异很大可能是由于冲动性在其中起的调节作用。以往的研究往往只是独立地考虑家庭、学校、同伴、个体自身等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而忽视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利于精确而深入地揭示它们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了家庭(父母体罚)、学校(学校联结)和个体自身(冲动性)是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来影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与发展的。
(三)结论及启示
本研究发现具有重要的教育启示意义。其一,研究发现提示父母需要高度重视对孩子的体罚问题,体罚会极大地促使青少年沉迷网游,因此,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采用体罚方式。其二,学校联结在父母体罚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提示了父母和学校有必要多方面、多途径地提升学生对学校的情感联结程度,从而降低其网络游戏成瘾风险。其三,冲动性显著调节“父母体罚→学校联结→网络游戏成瘾”这一中介过程,因此,有必要特别关注遭受父母体罚的高冲动性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倾向。总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干预需要“因材施教”,一方面要特别关注高冲动性青少年群体,另一方面要从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联合干预。
[1] K. S. YOUNG, C. N. de ABREU. Internet Addiction: A Handbook and Guide to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11:1—17.
[2] M. D. GRIFFITHS, O. KIRALY, H. M. PONTES, et al.AnOverviewofProblematicGaming//V. STARCEVIC, E. ABOUJAOUDE(eds.). Mental Health in the Digital Age: Grave Dangers, Great Promi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27—45.
[3] J. S. ECCLES, C. MIDGLEY, A. WIGFIELD, et al.DevelopmentduringAdolescence:TheImpactofStage-EnvironmentFitonYoungAdolescents’ExperiencesinSchoolsandinFamil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3,48:90—101.
[4] J. E. LANSFORD, C. SHARMA, P. S. MALONE, et al.CorporalPunishment,MaternalWarmth,andChildAdjustment:ALongitudinalStudyinEightCountrie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2014, 43(4):670—685.
[5] C. H. KO, J. Y. YEN, C. F. YEN, et al.TheAssociationbetweenInternetAddictionandProblematicAlcoholUseinAdolescents:TheProblemBehaviorModel.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8, 11(5):571—576.
[6] Y. P. HSIEH, C. T. SHEN, H. S. WEI, et al.AssociationsbetweenChildMaltreatment,PTSD,andInternetAddictionamongTaiwanese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 56:209—214.
[7] T. HIRSCHI. 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211—236.
[8] S. M. ERNESTUS, H. M. PRELOW, M. E. RAMRATTAN, et al.Self-systemProcessesasaMediatorofSchoolConnectednessandDepressiveSymptomatologyinAfricanAmericanandEuropeanAmericanAdolescents. School Mental Health, 2014, 6(3):175—183.
[9] D. A. SIMONS, S. K. WURTELE.RelationshipsbetweenParents’UseofCorporalPunishmentandTheirChildren’sEndorsementofSpankingandHittingOtherChildren. Child Abuse & Neglect, 2010, 34(9):639—646.
[10]J. ZHU, W. ZHANG, C. YU, et al.EarlyAdolescentInternetGameAddictioninContext:HowParents,School,andPeersImpactYouth.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5, 50(C):159—168.
[11]A. CARROLL, F. HEMINGWAY, J. BOWER, et al.ImpulsivityinJuvenileDelinquency:DifferencesamongEarly-Onset,Late-Onset,andNon-Offender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6, 35(4):517—527.
[12]D. A. GENTILE, H. CHOO, A. LIAU, et al.PathologicalVideoGameUseamongYouths:ATwo-YearLongitudinalStudy. Pediatrics, 2011, 127(2): e319—e329.
[13]朱键军, 张卫, 喻承甫,等. 学校氛围和青少年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31(2).
[14]S. S. LUTHAR, E. J. CROSSMAN, P. J. SMALL.ResilienceandAdversity∥R. M. LERNER, M. E. LAMB(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Developmental Science. New York: Wiley,2015:247—286.
[15]邓林园, 武永新, 孔荣,等. 冲动性人格、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作用分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2):169—176.
[16]D. LI, Y. ZHOU, X. LI, et al.PerceivedSchoolClimateandAdolescentInternetAddiction:TheMediatingRoleofDeviantPeerAffiliationandtheModeratingRoleofEffortfulContro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 60:54—61.
[17]S. Z. MORRIS, C. L. GIBSON.CorporalPunishment’sInfluenceonChildren’sAggressiveandDelinquentBehavior.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2011, 38(8):818—839.
[18]M. T. WANG, J. B. WILLETT, J. S. ECCLES.TheAssessmentofSchoolEngagement:ExaminingDimensionalityandMeasurementInvariancebyGenderandRace/Ethnicity.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2011, 49(4):465—480.
[19]C. YU, X. LI, W. ZHANG.PredictingAdolescentProblematicOnlineGameUsefromTeacherAutonomySupport,BasicPsychologicalNeedsSatisfaction,andSchoolEngagement:ATwo-YearLongitudinalStudy.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 Social Networking, 2015, 18(4):228—233.
[20]M. A. CYDERS, A. K. LITTLEFIELD, S. COFFEY, et al.ExaminationofaShortVersionoftheUPPS-PImpulsiveBehaviorScale. Addictive Behaviors, 2014, 39(9):1372—1376.
[21]I. M. SHOCHET, R. HOMEL, W. D. COCKSHAW, et al.HowDoSchoolConnectednessandAttachmenttoParentsInterrelateinPredictingAdolescentDepressiveSymptom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2008, 37(3):676—681.
[22]S. LIU, C. YU, S. ZHEN, et al.InfluenceofInter-ParentalConflictonAdolescentDelinquencyviaSchoolConnectedness:IsImpulsivityaVulnerabilityorPlasticityFactor?.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6, 52:12—21.
[23]J. TAYLOR, B. STUPICA.Attachment,HistoryofCorporalPunishment,andImpulsivityasPredictorsofRisk-TakingBehaviorsinCollegeStudents. Family Science, 2015, 6(1): 402—412.
[24]T. KRETSCHMER, E. D. BARKER, J. K. DIJKSTRA, et al.MultifinalityofPeerVictimization:MaladjustmentPatternsandTransitionsfromEarlytoMid-Adolescence.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15, 24(10):1169—1179.
【责任编辑:王建平;实习编辑:杨孟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感觉寻求与青少年问题行为”(316711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因素的发展行为遗传学研究”(31600901)
2017-04-01
B84
A
1000-5455(2017)04-0092-07
喻承甫,湖北荆州人,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刘莎,江西宜春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吴涛,河南信阳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卫,河南正阳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