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历史文化绿道空间布局初探

2017-07-18李禹辰

中国名城 2017年7期
关键词:绿道吉林省历史

李禹辰

吉林省历史文化绿道空间布局初探

李禹辰

通过对吉林省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估,提出吉林省省级绿道网空间布局建设构想,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打造富有吉林地方特色、突显历史文化底蕴的主题绿道寻找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历史文化绿道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历史文化 ;绿道;空间布局 ;吉林省

1 引言

“绿道”一词最早于1959年由威廉H.怀特(WilliamH.Whyte)提出[1]。1987年首次得到美国官方认可[2]。1990年,查理斯·莱托(Charles E.Little)较为完整地定义了绿道:绿道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与城乡居住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主要为步行或自行车设立;是沿着河岸、溪谷、山脊线等的自然走廊或是沿着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的人工走廊[3]。法布士(J.G.Fábos)认为绿道可分三种类型:具有生态意义的走廊和自然系统的绿道;娱乐性的绿道;具有历史遗产和文化价值的绿道[4]。从要素构成来看,目前国内主流观点认为:绿道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构成,绿廊系统指由地带性植物群落、水体、土壤等要素构成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廊道,人工系统包括发展节点、慢行道、标识系统、服务系统、基础设施等[5]。根据尺度和功能的不同,绿道可分为省级绿道、区域级绿道和县(市)级绿道三个级别,其中省级绿道是指连接两个及以上设区市,串联全省主要中心城市和重要的自然、人文及休闲资源,对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风景游览体系构建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建设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一股热潮。美国绿道侧重于休闲游憩功能[3],如美国东海岸绿道将大型区域性绿道建设与河流、海岸、山体等自然要素相结合,同时尽可能多的串联沿线的城市和乡镇,是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文化遗产旅游为一体的绿道,绿道不仅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开敞空间,同时也起到带动沿线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欧洲绿道侧重于对区域生态保护并兼顾游憩功能[7],如德国鲁尔区绿道主要针对老工业区的转型与改造,以治理埃姆舍河与它周围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通过绿道建设将破败的老工业区转型为宜居城区,同时对工业遗产也给予了较好的保护和利用;亚洲国家以日本和新加坡较为突出,新加坡主要研究绿道的游憩功能,以及如何通过绿道为生活在高密度建成区的人们提供充足的休闲空间,日本则较注重城市绿道在防灾避险方面的作用[8]。

近年来,国内关于绿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大进展,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广东、浙江两省的省级绿道建设成效最为显著。广东省借鉴国外经验在珠三角绿道网规划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国内首个省级绿道网总体规划。自2011年广东省计划建设省级绿道10条,覆盖广东省全域,其中8条以自然风光为主要特色,1条以客家文化及潮汕文化体验为主要特色,1条以文化休闲为主要特色[9]。2012年,浙江省颁布《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同年编制了《浙江省省级绿道网布局规划(2012-2020年)》,省级绿道的空间布局更多地增加了人文关怀,对浙江省的历史人文资源给与了较大程度的关注。根据规划,自2012年浙江省计划建设省级绿道10条,其中7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要特色,其他3条分别以考古寻根为主题、域文化展示、诗人寻踪为主题[10]。

综观国内外有关绿道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侧重于对区域自然景观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整合,重点在于突出绿道的游憩、休闲功能,对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有待加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保护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城市风貌;恢复城市自然生态,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构建绿道系统,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将生态要素引入市区”。绿道建设重点在于对区域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推进城乡生态建设、传承历史文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广东、浙江等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吉林省的生态基底、城镇布局和交通条件,并将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空间叠加,将全省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旅游景区进行串联,除发挥绿道传统的生态、休闲游憩功能之外,强化绿道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功能,突出体现绿道节点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对我国北方自然景观资源不甚突出省份的绿道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吉林省绿道建设基础条件评估

2.1 自然生态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既是生物多样性、景观独特性的集中地带,也是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辅相成,是绿道选线的基本参考因素。

图1 吉林省各项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图[12]

吉林省幅员辽阔,按生态环境特征的分异规律,吉林省域可划分为4个生态区:东部森林生态区、东中部低山丘陵生态区、中部平原生态区以及西部草原湿地生态区[11]。全域森林、草原、湿地、湖泊、河流等自然景观丰富,为绿道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状全省共有各级自然保护区49处,合计约245万公顷,从类别上涵盖了森林、湿地、地质遗迹、野生动植物等几大生态类型;各级森林公园共计50处,总面积合计约2120万公顷,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白山、延边、通化、吉林等东部和中部地区;各级风景名胜区合计11处,大部分分布在东部的延边、白山和通化地区①(图1)。

2.2 历史文化资源

吉林省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遗存可上溯至石器时代,吉林省文物遗存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物证。除此之外,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及代表性建筑也是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图2)。历史上,夫余、高句丽、渤海、东夏等地方政权,辽、金王朝的活动区域和文化影响都曾涉及今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远东等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吉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蕴含了丰富历史文化信息。

吉林省古文化遗存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根据历史遗存的文化属性,结合多年来的考古成果,总体上划分为三大文化板块,分别为渤海文化板块、高句丽文化板块以及辽金文化板块[13]。渤海文化板块位于吉林省东部,范围涵盖延边州、白山市以及吉林市东部,是渤海国政权(698-926年)属地,代表性文化遗存包括六顶山古墓群、龙头山古墓群、西古城、八连城、苏密城、城山子山城、磨盘村山城、萨其城、温特赫部城·裴优城等,国家文物局认定的渤海中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编制了总体规划。辽金文化板块位于吉林省西部地区,是辽、金两代王朝(926-1215年)属地,范围涵盖白城市、松原市、四平市、辽源市、长春市以及吉林市西部,代表性文化遗存包括城四家子城址、塔虎城、大金得胜陀颂碑、秦家屯古城、偏脸城、友谊村墓群、完颜希尹家族墓地、农安辽塔、揽头窝堡遗址、双城子遗址、乌拉街沿江古城等。高句丽文化板块古代高句丽王朝(前37年-668年)属地,以世界文化遗产地集安市为中心,辐射通化市域南部,代表性遗存包括洞沟古墓群、丸都山城与国内城、高句丽采石场、王八脖子遗址、自安山城、赤柏松古城、江沿墓群、罗通山城等,国家文物局认定的遗址公园有两处,分别为集安高句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罗通山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已编制了总体规划。除上述三大文化板块之外,尚有百余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春秋战国遗址以及夫余文化、西团山文化、女真文化遗址呈散点状分布于三大板块之中,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古建筑包括农安辽塔、长白灵光塔、吉林乌拉街清代建筑群、吉林文庙、吉林北山寺庙群、通化玉皇阁、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等。吉林省内的古建筑遗迹部分是辽金文化、渤海文化以及高句丽文化的具体体现,部分是清代以来东北地区受中原儒、释、道文化影响的力证。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主要包括长春市的伪皇宫、伪满八大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日本关东军宪兵司令部、伪满中央银行、地质宫、吉林大学教学部旧址以及吉林市的吉海铁路总部旧址等伪满时期建筑;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早期建筑、长春电影制片厂早期建筑、通化葡萄酒厂地下贮酒窖等工业遗迹;四保临江战役指挥部旧址、东北局梅河口会议旧址、东岔抗日游击根据地、抗联一、二军会师地、于家沟抗俄斗争遗迹、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等“红色”遗迹。此几类历史遗迹体现了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的地域独特性,是历史文化主题绿道建设的基础。

图2 吉林省重要文化遗存空间分布图

吉林省目前有集安市和吉林市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叶赫镇、乌拉街镇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是朝鲜族和满族等地域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绿道选线重要的节点。

2.3 旅游资源

以自然和历史文化景观资源为依托,吉林省旅游资源丰富。东部的长白山天池、中部的雾凇岛、松花湖、净月潭以及西部的向海、查干湖、大布苏狼牙坝等自然景观均独具特色。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农安辽塔,长春的伪皇宫和“伪满八大部”、吉林市文庙,敦化的“渤海古国”、长白灵光塔等既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文化旅游景点。吉林省内还有多个朝鲜族、满族、蒙古族聚居地,是极具特色的东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2.4 交通条件

交通要素主要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现状道路及交通枢纽等设施。交通网络是绿道网建设的重要支撑,绿道网要与交通网实现有机衔接,通过换乘系统方便居民进入。根据《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图3),吉林省将构筑“五纵五横三环多联”的公路网络系统。绿道选线可以依托G102、G302、G203、G201等国道和众多的省道、县道及乡镇道路,在绿道的选线和驿站的布局上,应充分考虑与国省干道的接驳。

2.5 城镇布局

为方便城乡居民使用,绿道选线应尽量靠近城镇建成区。根据《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吉林省总体上形成以“长吉”都市区和“哈大”发展轴为重点的“两区、四轴、一带”空间结构布局。吉林省绿道网建设应着重以“长吉”都市区和“延珲”城市组合区为中心,以各城市组团为节点,尽可能多地联结沿线重点城镇,构筑绿道骨架系统,既能服务更多的人口,提高绿道的使用效率,同时又便于省级绿道与区域级、县市级绿道的衔接。

图3 吉林省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11]

3 吉林省省级绿道网建设现状

吉林省生态基底良好,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相对于南方发达省份而言,吉林省的绿道建设起步较晚。尤其是吉林省处于我国高纬度地区,与广东、浙江等南方省份相比,受气候条件制约大,致使投资成本提升,绿道使用率下降,目前只有长春、吉林、松原、通化、白山等生态基底较好的地级市以及个别滨水、依山的县级城市初步进行了局部的城市绿道网建设。省级绿道网建设在我国北方尚无先例,技术难点较多,目前吉林省省级绿道网建设还处于谋划阶段,绿道资源特别是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率较低,地域特色尚未得到具体体现。

4 吉林省省级绿道空间布局

4.1 绿道选线

遵循“保护生态、传承文脉、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吉林省的生态区划与历史文化区划进行空间叠加,继而以省域自然生态环境为基底,着重体现历史文化资源和地域人文特色,并统筹考虑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和城镇布局等要素的影响,综合优化形成8条省级绿道。这8条省级绿道贯通全省9个地级以上市(州),串联200余处各类历史文化遗迹,100余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等,实现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的连接,全长约4000公里(图4)。

1号绿道:结合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进行选线。北起镇赉县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白城市、洮南市、通榆县、长春市、公主岭市,南至四平市,全长约610公里。以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洮儿河湿地、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布苏狼牙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波罗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平山门中生代火山遗迹为主要自然景观节点,以汉书遗址、城四家子遗址、春捺钵遗址、大老爷府、偏脸城遗址、二龙湖古城遗址、叶赫古城址为重要历史人文景观节点,将河湖湿地、草原、田园风光与辽金文化有机结合,着重体现草原文化特色。

2号绿道:北起镇赉县汉书遗址,经松原市、农安县、长春市、伊通县、辽源市、东丰县、梅河口市、柳河县、通化市,南至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全长约600公里。是一条以历史文化休闲为特色的主题绿道,以汉书遗址、塔虎城、农安古塔、长春近现代建筑群、大营城子古城、辽源矿工墓、龙头山遗址、龙岗遗址、罗通山城、自安山城、洞沟古墓群、丸都山城为主要人文景观节点,贯穿辽金文化和高句丽文化两大板块,同时串联月亮泡、查干湖、净月潭、伊通火山群、玉皇山公园、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节点,途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以及集安市(朝鲜族聚居区),集中体现东北主要少数民族风情习俗,是吉林省重点打造的一条历史文化主题绿道。

3号绿道:北起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山镇,经松原市、扶余市、榆树市、九台市、吉林市、桦甸市、靖宇县、抚松县,南至长白山天池,全长约620公里。沿松花江布局,以松花江滨江风光为主要特色,途径龙潭山公园、松花湖风景名胜区、仙人桥温泉群、长白山天池等自然景观节点,同时串联双城子古城址、乌拉街古城、乌拉街清代建筑群、龙潭山城、吉林北山寺庙群、吉林文庙、渤海古城址、抚松仙人洞遗址等文化景观节点,既集中体现了北方传统的渔猎文化,又是衔接辽金文化板块、近现代历史遗迹、渤海文化板块的纽带。

4号绿道:北起扶余市,经德惠市、九台市、磐石市、辉南县、白山市,南至临江市花山国家森林公园,全长约420公里。北段沿饮马河布局,南段沿长白山余脉布局,以滨河风光及山、林、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沿线串联慈云寺、石头城古城遗址、江山度假村、石头口门水库、长春莲花山滑雪场、双阳吊水壶、黄河水库、官马溶洞、磐石莲花山滑雪场、五奎山风景名胜区、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哈尼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白山市滑雪场、临江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节点,同时串联石头城子古城、双城子遗址、五家子遗址、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磐石天主教堂、辉发城址、七道江会议旧址、大栗子溥仪退位遗址等人文景观节点。

5号绿道:西起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经吉林市、永吉县、桦甸市、靖宇县、白山市江源区,南至临江市,全长约390公里。以滨河休闲、田园山林风光为主要特色。沿线串联亮甲山生态旅游风景区、朱雀山森林公园、吉林北山风景区、北大壶滑雪场、肇大鸡山森林公园、柳杨水库风景区、靖宇省级自然保护区、靖宇火山矿泉群、临江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节点,同时也是长吉地区近现代建筑群、苏密城、靖宇将军殉国地、四保临江战役指挥部旧址等重要历史文化节点的连接纽带。

6号绿道:北起黄泥河自然保护区,沿蛟河和哈达岭,经蛟河市、吉林市、磐石市,南至辽源市,全长约360公里。以滨河休闲、山林风光为主要特色。沿线串联黄泥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拉法山森林公园、松花江三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肇大鸡山森林公园、官马溶洞、寒葱顶森林公园、聚龙潭生态旅游度假区等自然景观节点,同时串联长兴后山墓群、辽源矿工墓、七一城址、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等节点,是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线路。

7号绿道:北起雁鸣湖旅游度假区,沿牡丹江经敦化市、桦甸市、靖宇县、辉南县、柳河县,南至通化鸡冠山风景区,全长约390公里。以滨河休闲、山林风光为主要特色沿线串联雁鸣湖旅游度假区、六鼎山风景区、布库里山森林公园、红石水库、靖宇省级自然保护区、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柳河鹿场县级自然保护区、大西岔参场省级自然保护区、三仙峡景区、鸡冠山风景区等自然景观节点,同时串联城山子山城、六鼎山古墓群、杨靖宇将军牺牲地、罗通山城等历史文化景观节点,是渤海文化的主题路线。

8号绿道:沿东部鸭绿江沿岸和长白山山地布局,以滨江生态景观、山地风光为主要特色,北起珲春市防川风景区,经汪清县、延吉市、图们市、龙井市、和龙市、长白山管委会、抚松县、长白县、临江市、白山市,南至集安市,全长约710公里。8号绿道是维护生态多样性、展现长白山山地自然景观的重要平台,兼具山地旅游和生态保育的功能。绿道在途经景观条件较好、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时,可建设登山径、远足径等特色游径,并配套完善相关设施;绿道在途经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地区时,以生态保育为主,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策略。沿线丸都山城、四保临江战役指挥部旧址、大栗子溥仪退位遗址、宝马城址、渤海中京遗址、龙头山古墓群、干沟子古墓群、长白灵光塔、磨盘村山城、百草沟遗址、八连城遗址等,集中展现高句丽文化、渤海文化以及“红色”文化。

图4 吉林省省级绿道网空间布局示意图

上述8条绿道,是在对吉林省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的总体构想,选线上均不同程度体现了自然生态景观与历史文化景观的共容性,8条绿道根据各自途经的自然景观及历史文化景观节点的不同而各有侧重,其中2号绿道主题最为突出、历史文化特色最为明显,是吉林省历史文化绿道的建设重点。

4.2 驿站布局与交通衔接

驿站是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交通换乘的场所,也是绿道综合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吉林省省级绿道的选线尽可能的利用了现状河流、湖泊、湿地以及草原、林地等自然肌理的开放空间的边缘,同时也应兼顾与城乡居民点连接的便捷性、可达性以及与省域公路网格局的契合,对驿站进行合理布局,更能体现绿道的人性化设计原则。结合绿道沿线主要节点的现状建设保护情况和相关规划编制情况,共设置125座一级驿站,除交通换乘功能外,还承担着管理服务、配套商业、游憩健身、科普教育等多项职能(表1)。

绿道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慢行系统,省级绿道网建设覆盖广大城乡区域,多以郊野型为主,通过驿站以及绿道连接线,实现绿道与省域铁路、公路交通网的衔接,是提升绿道使用效率的关键。结合吉林省铁路、公路交通现状以及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区域交通布局,提出省级绿道与省域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的衔接及换乘指引(表2)。

表1 吉林省省级绿道网一级驿站布局说明表

5 结语

吉林省省级绿道网建设是保护自然生态、传承历史文化、打造宜居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对于促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借鉴广东、浙江等地省级绿道规划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省级绿道在空间布局上构想,从省级绿道的通达性、可利用性角度出发,对驿站布局和交通衔接提出建设指引。

在绿道选线方面,秉承“保护生态、传承文脉、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省域生态区划和历史文化区划两个方面入手,对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进行详细梳理,尤其注重对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潜和利用,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并结合城镇布局、交通条件,综合确定绿道的线路、节点和主题特色,合理布局绿道线路上驿站等服务设施。

表2 吉林省省级绿道与区域交通系统衔接及换乘指引表

就吉林省的绿道建设而言,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着重对吉林省省级绿道网的选线及驿站布局提出构想,以期对吉林省内各地的区域级、县市级绿道建设奠定基础。在实际规划建设过程中,尚存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方法的改进:一是绿道选线过程中,GIS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加直观、具体的表达线路的合理性;二是有必要针对绿道的绿廊系统、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等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强化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进一步将区域历史文化特色有机融入到绿道系统中;三是就东北地区冬季漫长的气候特点,需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冬季冰雪文化融入到绿道建设中,同时应考虑绿道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在建设过程中的选材以及冬季维护的问题;四是做好区域级和县市级绿道规划与省级绿道规划的衔接,从而构建覆盖全省的绿道网络;五是各级绿道规划应充分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绿地系统规划、文物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统筹安排各级绿道的规划建设。

注释:

①数据由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吉林省林业厅、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供。

[1]William H.Whyte.Securing Open Space for Urban America:Conservation Easements[J].Soil Science,1961,92(2):153.

[2]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6(9):3108-3115.

[3]Charles E.Little.Greenways for American[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7-20.

[4]Fábos,J.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thegreenway movement,use and potentials ofgreenway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1-3):1-13.

[5]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Z].广州: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

[6]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试行)[Z].福州: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2.

[7]RoosaareJ.Physical geography in Estonia:bridging Westernand Eastern School for Landscape Synthesis[J].Geo-Jour-nal,1994,33(1):27-36.

[8]Sobolev,N.A.,Shvarts,E.A.,Kreindlin,M.L.,Mokievsky,V.O.,Zubakin,V.A.,Russia’s protected areas:a survey and i-dentification of development problems[J].Biodiversity Con-serv,1995(4):964-983.

[9]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Z].广州: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

[10]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省级绿道网布局规划(2012-2020)[Z].杭州: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

[11]《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编制组.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Z].长春:吉林省人民政府,2012.

[12]《吉林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地图集[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9.

[13]吉林省文化厅.吉林省文物保护专项规划(2011-2020)[Z].长春:吉林省文化厅,2010.

责任编辑:于向凤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n natural ecological resource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and tourism resources in Jilin provinc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greenway network layout in Jilin province,extrac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Jilin province,and creates themed greenway with Jilin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light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greenway in other places.

history and culture;greenway;spatial arrangement ;Jilin Province

TU984

A

1674-4144(2017)-07-56(8)

李禹辰,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

猜你喜欢

绿道吉林省历史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新历史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三明市建设城市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