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脱贫规划试验
——贵州省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的规划实践
2017-07-18范军勇田椿椿
范军勇 宋 莉 田椿椿
地区脱贫规划试验
——贵州省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的规划实践
范军勇 宋 莉 田椿椿
针对国家在新的形势下提出的扶贫战略,对于落后地区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贞丰县为例,提出增加规划研究工具来探讨了扶贫规划的一些新的做法,其中全域规划、产业发展与扶贫人口统一、引资管理体系等方法值得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思考。
扶贫、全域规划
梯度化的中国地区差异日益扩大化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城市化最为明显的经济地理现实结构。中国的城市化与欧美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极化区域与普通、落后区域的巨大绝对差距,这使得国外研究中国的专家们常常不解,中国的沿海地区已经处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但是中西部地区却仍处于第三世界。中国到底已经步入发达国家之列还是仍处于第三世界?区域差异的扩大化一方面使得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后继乏力,另一方面催生巨大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反过来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对于贫困落后地区的现状改变吹响了号角,随后2016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对于脱贫攻坚战制定了切实的实施路径。这对于十三五以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与发展路径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较多的社会公平性要求。城市规划将逐步由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基准价值向公平、责任义务、效率、实施、结果等多目标均衡的价值取向转变。这也必将使得规划设计工作者在研究与编制落后地区规划时,重新梳理工具方法,以寻求综合目标的可达。
2015年12月31日,《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①,是贵州省首个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2016年,我院在贵州省贞丰县进行了其概念规划的研究,尝试采用一些新的思路与方法探索地区脱贫这一问题在在规划体系中能否得到有效解决。
1 研究目标的基本情况
1.1 贞丰县情和试验区范围
贞丰县位于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较多②。由于县域内富含金、煤等矿藏,第二产业以采掘业为主,大部分人口依然从事传统的农业与工商业,收入水平较低。截止到2016年,贞丰县依然是国家贫困县。
近几年,贞丰经济增速正逐年放缓,三产比重过低导致产业结构不均衡,旅游业发展较弱,旅游资源的等级与旅游开发仍不匹配。另外,贞丰的地形不适合开展现代化农业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亟需寻找新的产业发展动力。目前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内有6 个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辖区内农村人口1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2030 人。
本次试验区位于黔西南州贞丰县东北部,核心区以双乳峰、三岔河和北盘江大峡谷为中心,西起者相镇猫坡村,东至必克村、岩鱼村,北至北盘江小花江村,南至小屯镇头毛村,共20平方公里,涉及贞丰县珉谷街道等六个乡镇(街道)。试验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灿烂,有利于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助推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实现全面小康。
1.2 国内扶贫旅游试验区的发展历程
2000 年8 月,国家旅游局在宁夏西海固地区试办了全国第一个旅游扶贫试验区——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2011 年,政府首次将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形式之一写进政府扶贫纲领性文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大力推进旅游扶贫”。2013 年8 月,国家旅游局与扶贫办共同出台《关于联合开展“旅游扶贫试验区”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申报范围和流程,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夯实了基础。
“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是国家旅游局积极探索的旅游扶贫之路,目前有五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分别是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江西省赣州市旅游扶贫试验区、吉安旅游扶贫试验区、河北省阜平县旅游扶贫试验区和内蒙古阿尔山市旅游扶贫试验区,此外类似贵州雷山、安徽六安以及广西等地亦在积极申报。从旅游试验区的发展来看,目前旅游扶贫已由政府主导型逐步转变为政府引导型,由救济式直接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大景区建设转变为政府搭建平台,采用资金杠杆,开创式引入社会资本,旅游扶贫更注重精准、更注重贫困地区的长效造血机制的搭建(张力骅,2015)。
1.3 研究范围与目标的重新确定
虽然试验区划定了空间范围,但笔者在实际调研中发现,仅仅从试验区自身的范围进行研究远远不够,不仅割裂了帮助脱贫的相关产业内部关系,也不能把产业和脱贫人口有效结合。因此,最后确定总体研究范围为贞丰县行政管辖范围,首先需要对相关资源的梳理分析,研究贞丰旅游的特色。规划范围为者相镇、北盘江镇、平街乡等总面积714.98 平方公里。研究首先力图对对区域内的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布局给予详细的开发指引,并对范围内的乡镇、村庄开发给予建议,引导村民就业,实现旅游带动经济、产业带富百姓的良性循环。而详细策划范围包含三岔河、双乳峰、必克岩鱼、董箐和古城七星湖五个区域,共约5201 公顷。规划对各景点的具体项目建设提出空间布局引导,合理配置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附属设施和管理设施。(图1)
图1-1 规划范围
同时,旅游扶贫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工作,贫困地区旅游发展必须依托外部社会资源,目的是引导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创办企业,发展生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旅游扶贫作为扶贫战略的重要分支,要充分利用产业自身优势,发挥旅游产业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引领作用,在创办旅游小微企业中的示范作用,在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增加贫困人群收入中的导向作用,从而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因此最后笔者将研究目标锁定为:依托外部推力,在政策扶持的大背景下,实现旅游业获利和贫困地区脱贫双重目标。
图1-2 详细策划范围
图1-3 总体研究范围
2 研究的前置思考
2.1 地区旅游资源比较优势思考
贞丰县旅游资源丰富但缺独特性,历史人文资源亦然。自然山水具有喀斯特地貌的普遍特征,双乳峰、北盘江具有代表性,具有温泉资源。民族村寨生活习俗特色鲜明、但空间特色逐步消亡。非物质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代表性,但传承状况令人担忧。海拔因素造成丰富多样的种植特色。气候兼具避寒与避暑双重气温资源,空气质量好,负氧离子高。(图2-1)
图2-1 贞丰县旅游资源分布图
对试验区主要旅游资源与区域资源进行对比评估,从同类资源数量以及资源品位等方面综合判断资源竞争力,确定贞丰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为双乳峰和北盘江大峡谷,主要抓手为古城、三岔河、坡烂云峰林及特色民族村寨。(表2-1)
同时,贞丰县的城、镇、景资源高度融合,具备旅游开发的配套优势。通过对周边兴义、安龙、兴仁和贞丰从旅游景区与城镇关系进行对比,其他三县市重点景区基本无依托的城镇或临近的城镇基础较弱,旅游服务接待能力较弱。而贞丰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县城中心到者相镇一线,景区开发和城镇建设具有较高的融合度,旅游开发前期基础配套投入少、旅游溢出效应释放快。(图2-2)
表2-1 贞丰县旅游资源分布表
图2-2 城、镇、景关系图
近年来,为抢占旅游发展的先机,贞丰注重项目开发,精品旅游景区建设步伐加快,逐步完善了双乳峰景区、三岔河景区相关旅游服务设施,改造了者相古镇,同时还打造了必克、纳孔等乡村旅游项目。贞丰的旅游开发已形成初级产品体系,但由于区域内资源的同质化,试验区内山水旅游以及村寨旅游也存在同质化的开发情况。(图2-3)
图2-3 现有旅游产品分布情况
2.2 对于传统旅游规划的新认识
旅游规划一直是我国在景区管理、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重要规划,传统的旅游规划编制一直采取资源评价、项目策划、旅游体系、空间布局等几方面内容,但是因本次研究更多的要考虑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的进驻;需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因此,传统旅游规划的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已经不能解决问题,研究必须采用更为复合的视角。经过思考,笔者认为旅游扶贫重在两个关键词——农村和产业。
农村——我国80% 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这是由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教育水平、资源分配等诸多因素造成的。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但城乡差距仍然很大。旅游扶贫要做到“真”扶贫,就应该根据我国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把重点放在农村。
产业——旅游扶贫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如资源条件、市场条件等,并非任何地方都适合开展旅游扶贫;旅游扶贫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贫困人口,即重点在扶贫,这是旅游扶贫区别于一般意义上旅游发展的根本之处;旅游扶贫是众多扶贫方式中的一种,是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方式,其既能给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输血,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造血。
因此,旅游扶贫开发是一种特殊的开发扶贫形式,以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我国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与贫困地区有很大的重合性,旅游资源具有高密集度、高档次、高品位的优势,有利于搭建“发展旅游业”与“扶贫”的有机联系。从我国现有发展阶段和西部资源特点来看,旅游无疑是最好的扶贫和富民方法之一,尤其在山区扶贫和乡村开发之中;综合拉动性强、扶助功能大、投入成低、受益面宽等特点让旅游成为诸多地区政府工作的重要抓手。但传统门票模式的旅游产品远不能达到扶贫这一综合的社会经济政治目标,这是下一步在研究中需要重点考虑的。
2.3 产业与人口精准扶贫的新统一
通过调研,笔者认为贞丰县致贫原因主要是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发展基础、教育水平、观念意识等多重因素造成的。
贞丰县地理环境较差,境内山多田地少,山地、丘陵和喀斯特面积比重大,导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同时,因教育水平滞后,乡村人员技能低、文化低,大部分从事的都是农业工作,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少之又少;乡村人员就业范围狭窄,缺少劳动岗位造成人口外流现象突出,乡村缺少优质劳动力。
贞丰县产业基础薄弱,政府的税收性财政收入少,导致基础设施的覆盖面不均衡、对大项目推动力弱;固定资产投资匮乏,现有的城乡体制造成乡村地区的社会资本吸引力弱。而在交通、配套上的区域不均衡,也导致偏远地区的发展落后。
同时,其试验区的贫困人数分布与旅游资源结合较为紧密;(图2-4)。因此,本次研究进一步提出,除了将将旅游项目与自然资源结合之外,也将贫困人口的分布作为一个重要因子来考虑,促进多少就业联系起来,配置用地资源,实现精准扶贫的目的③。(表2-2)
图2-4-1 低保贫困户分布
图2-4-2 一般贫困户分布
旅游发展过程中应遵循贫困人员优先参与的原则。贫困人口在经过培训后能胜任下表岗位,建议政府招商或制定优惠政策应将提供就业岗位作为前置条件,以保障旅游开发的扶贫性质, 实现贫困人口的收益和发展。
此外,还需要重点解决对“业”的扶持问题,具体措施为:通过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增加农村就业岗位,吸引人口回流。通过旅游交通、设施均衡化建设,实现区域整体致富。通过机制创新,增强农村活力,增加农村资源对社会资本的吸附力。通过精品旅游产品开发,增强政府税收性收入。
旅游扶贫本质上是产业扶贫,旅游扶贫规划是经济与社会的复合目标规划,是旅游扶贫工作中的首要环节。旅游扶贫规划重点在于如何利用好外部援助力量的扶持,解决贫困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4 产品策划与引资管理体系
从区域供给情况看,黔西南州乃至贵州各县市均在寻求自身在山地运动旅游中的地位,留给贞丰的窗口期有限,寻求细分市场与周边旅游错位竞争是贞丰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从区域供给情况看,周边亲子旅游产品供给不足,且整体产品品质差,因此亲子游学益智类,是贞丰填补区域空白,实现近期明星旅游产品与旅游流量突破的方向。从区域供给情况看,周边“康·养”类产品大部分处于规划建设阶段,方向不明,且未来存在同质竞争的风险,贞丰有着独特的文化本底,发展以女性健康为特色,康复养生为延伸的康养产品是打破僵局抓住主体市场的有效途径。
表2-2 旅游业可提供就业岗位表情况
因此,综合资源依托型和市场衔接型旅游产品,规划打造“三级八类”旅游产品体系,其中:核心产品包括山水观光旅游、运动探险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是贞丰全面盘活旅游资源和塑造自身旅游形象品牌的主要方向;重点产品包括康体度假旅游、魅力乡村旅游和亲子休闲旅游,是贞丰顺应旅游3.0 趋势和实现全域旅游战略的重要支撑;一般旅游产品包括商务会议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对现有旅游产品种类进行相应补充,提升综合旅游吸引力。(表2-3)
表2-3 “三级八类”旅游产品体系表
地方政府冀望绿色生态旅游和民族旅游资源优势,将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相结合,在“十三五”期间将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县的新兴支柱产业和绿色经济增长点。
但笔者已经前文提过,仅仅有仔细严密的旅游产品体系是不够的,试验区更需要探索旅游扶贫机制创新。笔者认为需要有以下几条:
1、精准扶贫机制——从“扶业”到“扶人”,完善旅游扶贫保障机制;
通过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立贫困人口档案,精准掌握贫困户的情况。通过旅游人才扶贫教育机制,培养本土旅游人才,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对旅游扶贫绩效进行评估和监管。
2、土地流转机制——激活农村土地财产,发挥农村土地的最大效益;
通过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土地抵押融资、经营性土地入市等制度和流程,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进而通过深化改革,还权赋能,最终形成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3、旅游参与机制——建立贫困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与利益分配的机制;
从农村经济内部着手,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从外部旅游开发看,鼓励贫困农民参与旅游服务或以股东身份参与旅游开发,实现供地农民、投资企业和政府的三方共赢。
4、招商政策创新;深化招商政策研究,从税收政策、用地政策、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融资方式、基础设施建设奖励、创优奖励、经营权利保障等多方面创新招商政策,实现旅游企业投资“价值招商、以商引商”的良性发展。
从政府这一公共平台的角度来说,对于目标产业的特定一揽子政策管理体系才是试验区真正的试验性所在。
3 策略制定
3.1 旅游先导策略——配套大需求,过客变留客
首先需要改变以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以全域旅游的思路,实现试验区整体脱贫。
随着贵广高铁、沪昆高铁通车,黔渝高铁、贵兴快铁规划实施,贵阳龙洞堡机场、兴义万峰林机场扩容,贵州高速路网持续建设,游客进入贞丰县更为便捷。借助沪昆高铁、贵广高铁、黔渝高铁的连接,贞丰县所在的黔西南州实现了与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的便捷联系,并将三大城市群纳入贞丰县的旅游客源范畴。
通过前述的的交通解析,笔者确定了发展思路——构建“黔西南旅游环线”,打造“慢旅”体系。根据对携程网旅游销售产品的研究,目前贵州西线旅游主要集中于安顺—昆明或安顺—荔波,黔西南地区一直为区域旅游的洼地。对贞丰乃至黔西南州来说,旅游发展相对周边较落后。在交通改善后,更容易发生游客“过而不留”的情况,贞丰有被边缘化的危机。
贞丰应当对接安顺,与黔西南及安顺其他旅游城市错位竞合。规划旅游环线,串联双乳峰、三岔河、北盘江等旅游资源,与晴隆、普安、兴仁、贞丰、安龙、望谟等城市景区联系,形成完整丰富的“慢旅”体系。近期规划小环线:利用国道、省道改造的机遇,串联兴义—兴仁—普安—晴隆—(关岭)—贞丰—安龙;远期串联大环线:将册亨、望谟纳入环线,整体打造黔西南州山地旅游特色线路。从贞丰的区位来看,贞丰也是黔西南州对接安顺的第一站④。(图3-1)
图3-1 黔西南州全景化旅游环线图
3.2 区域统筹策略——配套大扶贫,输血变造血
3.2.1 建设扶贫旅游通道
为实现试验区全域旅游和扶贫发展要求,规划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依托目的地景区建设和旅游扶贫村镇建设,开发中部旅游环线和北部旅游支线,串联形成旅游产业聚集带和旅游扶贫通道,以全域旅游的思路实现试验区整体脱贫。
3.2.2 全域村庄发展谋划
根据各个村庄所处区位交通、资源条件和镇景关系等条件的不同,明确不同村庄发展导向和扶贫模式。
(1)村庄发展导向
村庄发展类型分为景区融合性、景区带动型、特色文旅型、乡村旅游型、农旅结合型和产旅带动型,发展导向分为优先发展村庄、鼓励发展村庄和伺机发展村庄。
其中优先发展村庄包括位于景区内部、靠近景区或拥有特色资源的村庄,规划引导此类村庄联动周边景区,积极发展民宿接待并结合自身条件开发旅游体验产品,成为贞丰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力; 鼓励发展村庄包括位于旅游通道周边和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规划此类村庄适当发展民宿接待,农旅结合,将旅游作为其产业发展的重要补充;伺机发展村庄主要是指距离景区较远同时不在旅游通道上的村庄,规划此类村庄以发展农业为主,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适度发展旅游。
(2)村庄扶贫模式
村庄扶贫模式分为补血型扶贫、造血型扶贫和混血型扶贫。
“补血型( 借血型) 扶贫模式”是指要针对有足够的旅游资源而缺少市场或市场发育不良的区域,采取政府主导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的方式,直接刺激旅游业的发展。工作重点是与景区统一规划、统一整治,还原民族文化村寨的生产生活场景;鼓励社会资本进行整体开发,搭建政府、旅游企业、村民合理的旅游收益分配模式平台。
“造血型模式”是指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通过旅游相关项目的开发以扶持本地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工作重点是村庄风貌改造,依托周边环境,打造具有特色风情的旅游服务型村庄,鼓励村民进行相关旅游项目开发。
“混血型模式”(或称“整合型模式”、“综合型模式”)是政府部门帮助需要扶贫的地区统筹兼顾整合各种有利资源,以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工作重点是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庄面貌和居住条件;以特色产业培育为重点,将村果农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鼓励村民从事农旅、产旅相关行业的发展。
规划对五大类型村庄的扶贫模式给予明确建议:其中景区融合型和特色文旅型建议采取补血式扶贫,采取企业运作、村民参与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行整体开发;景区带动型和乡村旅游型村庄建议采取造血式扶贫,鼓励村民直接进行旅游民宿、旅游餐饮等项目开发;农旅结合型和产旅带动型村庄建议采取混血型扶贫模式,鼓励村民从事农旅、产旅相关行业,多途径、多方式参与旅游。规划力求实现旅游扶贫由“输血”向“补血”、“造血”和“混血”转变,实现旅游开发的全民共建共享共担。
3.3 多产融合策略——培育大产业,一业变多业
规划坚持以旅游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来开展扶贫攻坚,推进一产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业围绕旅游出产品、三产围绕旅游抓服务,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
旅游+农业: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将农业生产与旅游体验有机融合,建立“农旅双链”发展模式打造具备区域竞争力的农旅产品。(图3-2)
图3-2 农业旅游分布图
旅游+(手)工业:产业培育,就业拓展。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扩大旅游市场需求、拓展旅游扶贫途径。(图3-3)
图3-3 工业、手工业产业分布图
旅游+休闲服务业:专业服务,体验升级。休闲服务业与旅游有着天生的可融性,同时也是提升旅游附加值的重要举措,规划强化贞丰旅游休闲服务人员培训,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发展旅游休闲服务业全面提升贞丰旅游吸引力。(图3-4)
旅游+资本服务业:资本平台,服务区域。抢占旅游资本服务高地,建立立足贞丰服务区域的旅游资源交易平台。(图3-5)
3.4 文化创新策略——挖掘大民俗,观光变活态
为提升试验区文化内涵,规划充分挖掘贞丰文化资源,包括布依民族语言资源、有形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过程性、事件性民族文化资源等,通过观光游览、参与记录和深度体验的模式,结合吃、住、游、购、娱、行六要素,塑造多样化、趣味性民俗体验产品、休闲娱乐产品。空间布局上近期重点打造一个布依集中展示区、一个布依特色体验区和五个特色布依村寨,远期构建全域布依风情区, 区域内文旅项目布置实现错位互补。(表3-2)
图3-4 旅游休闲服务业产业分布图
图3-5 旅游资本服务分布图
表3-2 近期重点打造项目一览表
3.5 空间发展策略——全域空间规划
根据以上的研究思路,笔者把试验区定位为:具有区域旅游扶贫带动效应城乡旅游统筹发展示范区,以布依文化、母亲文化为内涵、“体—智—康—养”为核心的全域休闲旅游目的地;集自然风光、山地运动、民族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在县域形成由中心向外辐射发展旅游空间格局,构成“一个核心承载区、一条特色山水带、一个生态休闲区、三条旅游发展通道”的旅游发展形态。空间山形成一轴、两带、一环、五景区的用地结构。
一轴:对接关岭,联系安龙的旅游发展主轴;
两带:分别为北盘江山水风光带和康养度假旅游带;
一环:中部旅游核心主环线,是实现县域旅游接待核心承载区与山水自然为特色的北盘江风光带联动发展的主环线;
五景区:董箐水库、双乳峰、三岔河、必克岩鱼、古城七星湖。(图3-6 )
试验区现状旅游产品主要集中于古城—双乳峰—三岔河一线,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北盘江仍“养在深闺”。旅游开发的区域不均衡,也造成了试验区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北翼。规划近期以北盘江开发为契机,实现试验区旅游开发向北延伸,带动北翼经济发展。远期以“全域旅游”思路统筹区域资源配置,以全景化目的地为目标,实现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向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
图3-6 旅游资本服务分布图
规划形成两高一快、一环一线的快旅体系。
两高一快分别为黄贞安高速、惠兴高速和贵兴快铁;一环为南部城镇旅游发展环路,串联古城、七星湖、必克、岩鱼、双乳峰、三岔河、董箐及白层镇等旅游核心资源,集中展现贞丰旅游亮点;
一线为北部旅游快速连接线,向北连接北盘江镇和平街乡小花江村,与北盘江水路特色游线衔接,同时也是北部发展的最重要的旅游扶贫通道。同时增辟水上游线串联董箐、马家坪、北盘江大峡谷、小花江。
4 小结与展望
本次研究在国家扶贫大战略的提出下,针对贞丰县的自身资源情况,在研究初始就紧密结合脱贫这一综合经济社会目标,从而制定地区发展的策略与空间规划,可以说是一次有益的思考与尝试。在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非传统规划的问题,并增加研究工具并试图寻求答案。具体的解决策略与实施效果还需要在日后的实践中加以检验并不断修正。
在我国城市化的新发展阶段下,传统的资源、空间规划已经因为目标的单一性而逐步显示出效用的不足,可以预见,多目标的综合性社会经济规划必将逐步展开,这也对规划从业者与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注释:
①黔府函[2015]322号
② 2012年少数民族人口16.3万,占全县总人口的48%.
③初步扶贫人口经研究预测为:2020 年旅游业带动0.80 万贫困人口就业,2030年旅游业带动1.60 万贫困人口就业。旅游带动就业预测至2020 年提供 2.34 万个岗位, 至2030 年提供5.22 万个就业岗位 。
④通过关兴公路——S210 连接关岭高铁站和贞丰古城 ,时间约2 小时;通过董箐水上游线——板贵——规划的安顺小火车线路(《安顺市旅游小火车规划》L4T 探险线路)连接关岭高铁站和董箐,时间约需要3-4 小时 ;通过贵兴快铁联系紫云和贞丰古城,时间约需要0.5 小时 ;通过规划黄贞安高速连接安顺西站和七星新城,时间约需1 小时。
[1]胡鞍钢.从“贵州现象”到“贵州跨越”[J].当代贵州,2016 (23).
[2]单德启.王小斌.风景区生态园的规划设计理念探索——兼论欠发达地区的旅游经济扶贫[J].清华大学学报,2003 (3-18).
[3]高天跃.贵州民族地区金融精准扶贫的难点及对策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J],2016 (4).
[4]钱津.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与反贫困战略[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 (2).
[5]李会琴,侯林春,杨树旺,J R Brent Ritchie.国外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5 (1).
[6]罗竞哲,沈建桑.解决小城镇贫困问题应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北京: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7]唐守祥.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J].理论观察,2016(6).
[8]张琦,徐金发.聚焦优势资源进行开发扶贫——马屿镇清祥片开发扶贫道路的探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6).
[9]刘业日.落后地区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规划策略[C].北京: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张力骅.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开发比较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15.
[11]姜德华,张耀光,杨柳,侯少范.中国贫困地区类型划分及开发研究提要报告[J].地理研究.1988 (7).
[12]雷雯,钟小娟,方巧凤.十三五旅游扶贫引发的思考 ——"甲+乙共建"旅游扶贫新模式的思路探讨[J].商.2016(24).
责任编辑:张吉明
The paper makes some deep think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derdeveloped regions in the time of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y brought out by Chinese government.As Zhenfeng County for an example,authors put forward increasing new planning tools to study the planning for the underdeveloped regions.Some planning methods ,such as All regional planning,the balance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population,invest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other are worth further improvement in the future practice and thinking.
All regional planning;Poverty reduction
C912
:A
1674-4144(2017)-05-59(11)
范军勇,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博士。
宋莉,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规划事业部,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田椿椿,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规划事业部,注册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