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街区的认知历程与重塑
2017-07-18邵钶钧周复多
邵钶钧 周复多
城市历史街区的认知历程与重塑
邵钶钧 周复多
总结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模式,包括当今人们对它意义的认知,以及未来发展的转型方向。首先论及过去人们在对待城市历史街区相对粗犷的发展方式,由城市病入手分析病因。其次结合当下形势和人们对历史街区意义和作用的认知,罗列出当今社会在历史街区规划设计上广泛注重的一些方面,并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出历史街区在未来的发展模式和理念需要向哪些方面转型。最后,提出重塑历史街区的目标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历史街区;价值观念;异质化;公共空间;传承
引言
城市的气质来自历史文化的沉淀,城市的灵魂魅力来自历时发展中始终传承下来的元素与不同时代建筑的有机集合。城市的进化不只是在于拆旧立新,而是要尊重历史文化,在拥有集体记忆的历史街区中寻求和谐发展的轨迹,这样才能让城市保持独特的文化身份。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所谓新型城镇化其实可以理解成“二次城镇化运动”,这次城镇化运动重点不在于扩张,而在于修复,即修复已有的城市街区、肌理和建筑等。这也是建筑城规行业迎来的又一巨大机遇和挑战。其中,历史街区的修复乃是重中之重,是这次运动要攻克的第一大难关。
历史街区这个概念是城市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时代产物,国际上早在1933年《雅典宪章》[1]中初步阐释了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迹的作用,并把它纳入城市规划的编制范围。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然而大多数城市的历史街区保护是21世纪初才开始的。这期间中国城市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城市不容分割的一部分,历史街区的本质属性是多样复杂的,人们对待它的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大相径庭。
1 过去的方式
过去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口高速积聚和城市面积持续扩大,形成一座座巨型城市。城市发展强调建设量,造城运动风生水起,新城区投入巨大,却千篇一律、尺度失衡,对老旧的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自然会有所忽视。其更新改造的许多措施都未经过精心思考和分析,造成了许多城市病,有的甚至造成了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以下几个方面是过去人们对待城市历史街区的一些较为粗犷式的发展模式:
1.1 注重速度与规模
过去,许多决策者们希望在自己的有限任期内为城市建设留下巨大的政绩,这样往往导致庞大的建设量要以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很多人离开了家乡若干年后再返回,完全认不出自己原来居住的城市,因为城市原有的历史风貌完全被改造甚至不复存在了。尤其是在21世纪初中国城镇化速度最快的时期,历史街区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在商业化导向的更新改造中显得浮躁和粗糙,设计师没有赋予这个场所以情感,设计中缺乏细节的锻造。
人们追求现代主义巨型尺度的城市带来的视觉冲击[2],认为小的街道、小的建筑物尺度是落后的,无法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的。因而对城市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并不重视,在更新的时候往往要求开辟出宽阔的街道,以及大体量的购物中心、公寓楼房、金融办公用房等。这样的行为模式导致了对传统城市肌理的极大破坏,也极大影响了原先在传统历史街区的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些剩余下来的又窄又小的城市空间成了脏乱差的破败之地。
1.2 注重重新建设
过去没有很好地认识到保护历史街区原真性的价值,一直到现今还有很多城市在建设“假古董式”的街区建筑,即拆除了原有的,模仿传统样式重建。决策者面对历史街区中住房破旧、拥挤、收入水平低下的原住民,有时候并不是以历史保护至上为原则,他们很难找出短时期内既能完整地保护好街区的历史性,又能改善民生、加强街区活力的办法。不论从经济预算、开发产权、与周边现代式的街区空间整合度上,与其修复原有的建筑,都不如直接拆除重建。一些人曾因得到了较多房屋面积的赔偿而一夜暴富,生活水平低下的人们很多都是主动希望被拆迁安置。原住民生活条件改善了、街区商业活力比之前提升了,这样的做法的确获得了一些利益。然而,“假古董”式的建筑失去原真性,再加上拆迁安置的过程中原住民被大量地迁移出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继承,从历史保护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悲凉。
1.3 注重风格统一
过去,人们在城市建筑的审美上是注重统一多过变化。千城一面指的就是城市建设标准化、城市文明的同化和文明的多样性降低。加上人们对历史街区的价值认识还不全面,在城市历史街区更新中常常采用完全仿古式的街道立面,以此希望可以模拟或者说复制古代的场景。但现在看来,停留在仿古的街区不免乏味,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另一方面,项目开发者因为需要计算时间的经济成本,对于建设速度要求很紧,往往要求设计师一拿到项目就尽快给出方案。设计师们来不及精细推敲,只能按固定“套路”来设计,设计出来的成果也就缺少变化。
1.4 注重经济效益
前些年中国城市土地经济价值火箭式上升,卖地成为了一切城市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然而,当历史街区的开发和更新同样也以得到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时候,开发的形式就落得比较单一,除了历史风貌的商业街,就是封闭而复古的高档院落式住宅小区。有的历史街区全盘彻底地变为城市里的中高档商业区,彻底地采用“旧瓶装新酒”模式,如图1的上海新天地;有的历史街区虽然其主街道成了商业街,而巷子里还留有原住民,但他们的生活也会因为历史街区被过度商业化而被影响,如图2的上海田子坊;对于在历史街区里开发封闭式高档小区来说,则是忽略了街区原有生活场所的公共性和市井氛围,如图3的苏州拙政别墅区。以上三个例子虽然在当时都被视为非常成功的设计典范,它们在经济层面都是成功的案例,直至今日它们也的确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它们的问题并不是出在空间设计不够美观、尺度不够宜人,而是这些项目的开发模式都或多或少地有些违背了历史街区的本质。
图1 上海新天地
图2 上海田子坊
图3 苏州拙政别墅
2 当前形势注重的要点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一个转折点,城市发展步入新常态。这个转折点意味着,我国城市的发展积累了许许多多城市问题,人们不断地反思现代主义为主导模式的城市建设,下一步即将要慢慢修复城市空间的问题,城市的发展将由过去的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品质精细化的发展模式。人们对城市功能的需求不再是以前单一的几大功能(如居住、交通、办公等),而是需要在城市中得到更复合的、更公共的、更舒适的空间体验。城市的公共领域正经历着又一次巨大的转型,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随之迎来了新的机遇。历史街区的各种价值随着人们的反思正在不断地被挖掘出来,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方法和策略也不断得到丰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2.1 注重历史建筑利用
过去设计单位庞大的居住区设计业务量逐渐的减少,取代的是越来越多的老旧建筑改造项目,尤其是在城市历史街区内。对老旧的传统建筑提倡以修缮为主,而不是推到重建。城市历史街区存在着大量的老旧建筑,并且它们中间很多都已经破败不堪、不适合现代人的社会生活,这些老旧建筑急需功能升级和更新改造。然而,当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当修缮所需的经济成本要高于重建的成本时,很多时候决策者和原住民会倾向于重建,而重建势必会对历史街区的原真性产生影响。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此问题有专项拨款来援助原住民作为修缮房屋的补贴,且制定一系列规定用以限制修缮改造的建筑形式,这样做迎合了“自组织”[3]理论的逻辑和意义。在此模式下,设计者接手的项目规模趋向小型化,周边环境的多样化导致功能和形态的设计的多元化,由此设计师做一幢建筑单体设计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分析,做出的成果也更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这也是进一步推动设计行业走向多元和高水平的发展。尤其是那些既具备历史场所感、同时又有现代元素的植入的建筑,通过混合不同时代的要素,提供一种共时性的场所体验。这些老旧建筑经过更新提升后,焕发出新建筑无法比拟的魅力。因而大片区域的城市肌理由大量的设计师完成,空间形态会更加多元化,但同时设计也受一定“游戏规则”的限制。
2.2 注重场所氛围营造
过去人们认为大体量的建筑与空间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但是他们却疏忽了其尺度上的非人性化。经过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一些人悲观地认为,现代人的公共意识衰弱,人际关系和人际情感正在逐渐变得疏离和冷漠,原有紧密的家庭和社会关系都趋于瓦解,未来人可能只注重自我的个体情感和生活。而通过营造良好的场所氛围,尤其是公共场所是修复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场所是指空间以及在这个空间内人们的行为活动。良好的场所氛围要起到能够促使个体行动者之间彼此谈话和共享各自的知识储备,尤其是解释型知识和批判型知识,这样可以增加社会的进化发展速度,同时增加个体的生活体验丰富程度。过去的改造主要关注于建筑物本身,而当前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中越来越开始重视公共空间的品质,包括它的尺度是否宜人,以人的行为、行人的视角来衡量空间场所设计的适宜性,越来越注重历史街区的空间、社会与人的统一。[4]
2.3 注重民生和非物质文化
历史街区要达到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宜居,而宜居这个概念里,居者为谁?居住怎样的房子?居者如何生活?
民生涵盖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其中,生活水平主要跟经济收入相关,而生活状态则跟风俗习惯相关,也就是跟文化相关。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文化给予一个地方的人们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对于非本地文化的人,尤其是旅游者和创新创业者来说,一个地方独有的文化带来的是新鲜感和特色,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相比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保留和继承难度更大。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革对很多传统的生活习俗带来毁灭性影响。习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谈到,要把城市风貌的整体性、文脉、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有学者指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在于流传文化和教育人民,让人们在城市空间中接受熏陶,让他们懂得如何去生活。所以,当今人们经过反思已经认识到,历史街区的价值不仅仅是老旧建筑物,还在于它承载着濒临消失的传统生活模式。对于有很多历史街区的原住民生活水平低下的情况,我们应该提倡改善,而不是彻底置换、变革他们的生活。因为原住民的存在,是非物质文化的根本。
2.4 注重环境生态
前几年席卷大半个中国城市的空气质量危机,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对自然环境过度索取。在中国南方很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原本拥有许多河道,依山傍水,却在开发中河道被填、山体被砍。当今历史街区的更新规划则大多注重“显山露水”,恢复历史时期的水网格局。让山体成为街区依靠的公园,水体成为贯穿街区的景观带,利用滨水空间营造宜人的公共场所。
2.5 注重特色创意
当今人们反思由于城市大规模的现代主义式的建设所导致的丧失地域文化特性的问题,即“千城一面”,因而如何对城市每一个区块进行有特色的定位成为决策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历史街区因其具有的文化独特性和场所氛围的活力,往往最容易成为城市的特殊区域,也因此在决策者心中有着特殊的发展定位。由特殊的定位可以带来特殊的功能模式和相应的特色空间体验,在建筑风格设计上,也趋向于创新和多元化。[5]时下流行的批判地域性主义(Critical Regionalism)[6]把文化传承以创新的思维、创意的手法融合进建筑设计中,形成具有传承感的现代化宜人场所。如图(4)所示北京前门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把传统手工艺与时尚潮流的商家混搭经营,新建筑具备传统的体块特点却又采用现代的表皮材料,并配备尺度宜人的公共空间,人们在这里充分地享受着新鲜感带来的生活情趣。
图4 北京前门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
3 今后的趋势
今后的城市发展从总体上来说是由注重增量转变为注重存量,把存量如何盘活、升级,是今后城市发展关注的重点。国家的科技发展规划中说到,城市功能要提升,空间要节约利用、集约开发。参考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对待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将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改造,还需要从观念、方法、制度上继续进化。未来应该有更多的人跳出原有的设计开发和管理模式,尝试新的方法,通过改革提出新的管理机制,对形态不够完善、功能不能适应需求的旧城区和历史街区,以新的思维进行城市修补,逐步完善历史街区的公共空间和建筑物,不断调整从而慢慢形成活力、创新的历史街区。
3.1 从同质化向异质化发展
异质性是城市历史街区与身俱来的特性。因其历史悠久,不同时代的建筑物以及空间变化可以像蒙太奇一般呈现。但过去我们对于它的价值认识不足,认为它是一种杂乱无章,城市建筑设计要强调“在统一的基础上,做一些变化”,而国外的一些城市建筑令人感觉到的首先是多元化、突出自身特点,其次是相互间的协调。而且,时代的发展让零售业也趋于同质化,不同地区的商业街都非常相似。过于强调同质化也是导致千城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要去关注历史街区中的异质性元素,甚至要在“过于统一化”的历史街区刻意地去创造异质性元素,包括建筑物和户外空间。对异质空间和建筑的改造更新策略会比传统建筑和空间本身更重要。今后的我国城市历史街区的建筑设计应该逐渐趋向多元异质化,小体量的单元将各自彰显出特色来,其空间环境也会尺度大小不一、主题鲜明各异。虽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实践还比较少,但也有开拓成功案例,比如MAD事务所设计的北京“胡同泡泡”,与其说它是建筑,不如说它是一个前卫艺术品(图5)。时下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叫做“跨界”,各类艺术家介入到历史街区的更新,有时候比起单纯的本行业设计师更能唤醒街区的活力。所以,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设计模式从单一、大体量设计转变为多元、拼贴式设计。[7]
图5 北京“胡同泡泡”,在风格统一的传统四合院中加入异质空间和构筑物
图6 杭州南宋御街的异质空间和异质建筑,以及“骑楼系统”概念策划方案。
3.2 从设计建筑物向营造公共空间发展
我国通常对历史街区的更新设计任务不仅仅是规划整个街区,甚至有时候会涵盖了每一幢建筑的设计,一家设计单位需要完成庞大的设计量,相应的政府也需要出资巨大的成本来实施整个方案。而对比国外的历史街区规划模式,则更侧重于街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私有的建筑绝大多数得以保留,政府对其投资的成本较少,其设计量没有那么大。然而,也正是因为保留了绝大多数私有的建筑,延承了历史街区的异质和多样性;同时因为设计单位注重公共空间,才会设计出具有亲和力的场所,所谓的“街头文化”才能得以传承,公共人际关系才会得到增进。我国采用相似模式的案例是王澍主持设计的杭州南宋御街(图6)。南宋御街这个历史街区本身就存在着各类异质空间和异质建筑,王澍在项目初期策划阶段定出一些既引导同时也是限定下一步设计思路的框架,比如保持多时期的差异化设计、构筑一个骑楼系统等,然后把整个街区分成若干块分给他邀请来的其他富有主见和创意想法的建筑师设计,这些建筑师有的是他的同事,有的是别的单位的同行,他自己也承担了其中一小块场地的设计。因此,整个街区变得创意十足,场所氛围丰富多变。总结王澍对历史街区规划的经验模式,可以看到王澍本人所做的规划重点不在于做好每幢建筑物,而是在于户外街道公共空间,大部分不同时期不同特征的建筑物都尽量保留了下来。[8]
3.3 从保留历史文化向传承历史文化发展
在很多城市,其具有历史文化的建筑遗产都得到保留,但却没有得到保护和传承。在这里,保留的意思是政府为这座建筑立了块牌,没有把它拆除;没有保护和传承是指没有给予这座建筑应有的重视,得不到恰当的使用,甚至被闲置。所以,今后如何去使用好历史街区的每一幢历史建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需要人们带着责任心去思考分析。传承的含义是让历史街区不再是孤立的陈旧的历史,而是可以给城市的人们带来时代融入感,要修正城市发展普遍面临的社会结构分化现象,作为一切社会互动能够产生的良好环境。
3.4 从静态观赏向动态体验发展
由于互联网的影响,实体经济会趋向于体验模式。同样,未来历史街区的功能设置会越来越多样化,空间场所的氛围设计会以体验目标作为导向。单个静态的体验目标不足以带领整个历史街区的活力,一个宜人的步行系统可以串联不同的体验目标,引导人们在不同层级之间由浅入深的体验,在体验完一系列目标之后会感到流连忘返。福州三坊七巷在体验目标的布局设计上,根据体验深度,有四个层级的区分(图7):南后老街是最为繁华的,以大众休闲娱乐为主,属于表层体验;温馨休闲之巷是次繁华的,以文化教育和私家休闲为主,介于表层与中度体验之间;安泰水岸风情较为宁静,以社交和休闲审美为主,介于中度与深度体验之间;小众定制名坊是最为宁静的,以遁世和情感升华为主,属于深度体验。[9]
3.5 从经济利益最大化向经济、文化、生态可持续平衡发展
城市历史街区往往在寸土寸金的核心地带,如果单是从经济利益出发,建筑布局一定会是极高密度的。而这样做势必会最大程度地压缩生态和户外公共空间的比例。今后的发展应该在经济利益和生态景观、户外公共空间等要素之间相互平衡,设计考虑多层面因素之后,达成最佳的可持续状态。位于英国利物浦城市中心的利物浦一号街区[10],虽然寸土寸金,但它的空间形态构成核心却是一片巨大的草坪公园,围绕和穿插着宜人的步行系统,由于城市沿海,还吸引了不少海鸟前来与人们共享这生态的户外公共空间。
图7 对历史街区体验的层级。
3.6 从建设向管理维护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大部分的精力集中在建设上,但对比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建筑我们会发现,为什么他们的建筑用了这么多年还这么干净、整洁,我们的建筑用不了几年就开始显得非常陈旧,人们就越来越看不上眼了。一座建筑,要持久地被使用和维护,才会保持整洁和活力,历史街区里的建筑就更是如此,形成“脏乱差”的原因首先是没有完善的管理维护机制,然后才可能是一些当地人文明素质较低的因素造成。今后的历史街区应该具备精细化管理,并且具备相应的设计导则。从更大的街道乃至城市层面来说,建筑物高度的管理、色彩的管理、功能用途的管理等等,都是需要明确而有力地把控。
3.7 从由上到下向由下至上发展
公众参与是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发展不容忽视的一种模式,但这种模式需要政府制定出强有力的制度来保障它的运行。自上世纪60年代起,西方国家的规划范式经历了从渐进主义,到倡导式规划,再到沟通式规划和协作式规划的演进脉络[11],这些范式体现出规划机制在公众参与层面逐渐迈向成熟。而我国的公众参与机制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很长的道路要探索。由政府、开发商、设计师这类“精英”阶层完全操控历史街区的未来的局面将慢慢地被打破。如果将所有的工作和责任都由政府来承担,效果很难达到理想。尤其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各种民间自发团体对历史街区的未来提出倡议。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规划过程涉及到价值的判断,于是就需要不同的利益群体表达出各自的价值观,由此带来倡导公众参与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规划,一股由下至上的力量将在未来涌现出来。但目前民众参与的积极性还不强,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参与机制和政策,原住民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既得利益,即拆迁赔偿获得的经济价值。因此,制定出具有可实施性的机制,引导民众参与,会对丰富历史街区的语境起到巨大的作用。我们要学习和参考“协作式规划”(Collaborative Planning)[12]的机制,根据国情适当地转变和调整政府的职责、设计师的职责,多吸纳民众的多元意见。
4 结语
时代在变迁,对历史街区而言,虽然之前存在许多问题、犯下许多不可挽回的错误,但观念和技术终归是朝好的方向发展。过去,历史街区是陈旧的、不适合现代化发展的城市空间,呈现脏乱差,它们无情地被拆除、被遗弃。当前,在现代都市社会的语境中,人们反思现代主义的弊病,回归传统成为了必要的弥补手段,由于历史街区具有历时性,它以一种继承者的姿态,其价值不断被挖掘出来,建立起与周边现代化环境的互补关系。而未来这两种关系又将逐渐变成为拓展联系,社会与空间的结构分割裂痕将逐渐被修复,城市地域文化无论是在空间设计层面还是社会结构层面都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1]The J.Paul Getty Trust.Cultural Heritage Policy Documents:Charter of Athens (1933) [DB/OL].http://www.getty.edu/conservation/publications_resources/research_resources/charters/charter04.html.2016.11.09
[2]王真真.历史街区的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
[3]张勇强.空间研究——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关宇.城市形象中历史街区文化的营造——中国六个城市的历史街区调查的比较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3.
[5]张在元.中国空间思路——建筑与城市艺术哲学书简[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7(3).
[6]胡大平.从批判性地域主义到批判性营造诗学——对当代城市建筑哲学的一种反思[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51(6):5-15.
[7]许玮.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异质建筑的再利用初探[D].北京交通大学, 2011.
[8]王澍.中山路:一条路的复兴与一座城的复兴,杭州,中国[J].世界建筑,2012(5):114-121
[9]刘家明,刘莹.基于体验视角的历史街区旅游复兴——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为例[J].地理研究, 2010(3):556-564.
[10]张薇.通过改造再次激发城市中心活力——解读英国利物浦一号更新历程[J].住宅科技,2016(4):43-49.
[11]李东泉.从公共政策视角看 1960 年代以来西方规划理论的演进[J].区域与城市规划,2013(6):36-42.
[12]帕齐·希利.透视《协作规划》[J].曹康,王晖,译.国际城市规划,2008(3):15-24.
责任编辑:王凌宇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ways of revitalization of historic urban quarters in China.It also includes people's perception of its significance and the trend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The first part of paper discussed about the bold type development in the past.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values that people recognized in current situation.The third part mentions the trends of concept and developing mode in the future.In conclusion,the key aim of revitalization of historic urban quarters is to realize truly inheritance.
historic urban quarter;values;heterogenization;public space;inheritance
TU-098
:A
1674-4144(2017)-05-18(7)
邵钶钧,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周复多,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