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洱海地区白族本主庙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2017-07-18杨荣彬杨大禹饶峻姝
杨荣彬 杨大禹 饶峻姝
大理洱海地区白族本主庙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杨荣彬 杨大禹 饶峻姝
本主庙是白族独特宗教信仰活动的空间场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特殊的空间形态。从本主庙的选址意向山林型、濒水型和村中型;空间格局具有增加新的使用功能空间,翻修、新建或扩大本主庙规模,将本主庙区位优势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特点;发展动向为传统土木结构向当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演变、新型材料与传统材料相结合、装饰题材多元化等方面比较分析。探讨本主庙空间形态演变受传统观念与当代社会观念、技术条件的发展、经济因素的制约影响,为其发展演变提供基础资料,并对本主庙的保护与更新做出一些思考。
洱海地区;本主庙;空间形态;景观空间;演变
1 概况
建筑具有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功能,即作为实用的物质空间,任何人都可以用它;作为文化艺术,它反映了某一个时代、某一个地区、某一个民族的审美观点、政治和生活的需求[1]。单德启先生曾指出:保护民族建筑,实际上是一种“人居环境”的历史延续和保存[2]。宗教既是一种历史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以空间结构为表征的建筑艺术之所以一开始就受到了宗教的青睐,正是因为建筑艺术所具有的象征性,使其能以感性和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绝对)精神呈现于意识并成为神的象征;每一种宗教,皆产生于某一特定的民族或几个民族中间,由那一特定民族的精神乳汁孕育而生,哺育而长;云南各民族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不但形态丰富,品类繁多,而且交融并存[3]。本主,是白族人民奉祀的民族神;本主是白族早期崇奉的宗教。在佛教、道教传入白族地区以后,善于兼收并蓄的白族人民,巧妙地将佛教、道教融入本主崇拜而独树一帜[4]。本主庙是白族具有代表性的宗教建筑之一。
白族本主庙一般建在离村寨数百米左右的山地上。地势高、向阳、周围宽敞空旷,面朝本村,前邻绿水,背靠丛山,松柏掩蔽,环境幽美;也有个别盖在村寨中的。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尤其以农历正月、二月和六、八月为最。本主庙采用前戏台,后大殿,左右为厢房的院落布局,主要有三合院、四合院的格局,也有与道观、龙王庙或观音阁合建的。戏台和大殿造型结构特别讲究。戏台雕龙画凤,面朝大殿。白族的能工巧匠,把自己的艺术才能展现在大殿和戏台的建筑上。大殿的柱廊上刻着各种楹联,有颂扬本主功德的,有追思本主业绩的,有渴望本主赐福的,不一而足。供奉在本主庙里的本主神袛很多,通常在主殿中供奉本主老爷,以及本主的亲属,有两三尊,甚至多达数十尊。左右厢房通常为子孙殿和财神殿,子孙娘娘,专司男女生育;痘二哥哥,管小孩天花和麻疹。六畜神王专管六畜平安,是更次要的配神,通常供奉于正殿外回廊两侧。有的本主庙中还供奉卫房圣母、牧羊人、吃素神。对吃素神祭祀时,禁用荤腥。本主庙门口有门神护卫,常有牵马神护卫。本主中除少数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神外,大都是当地神话故事传说中的英雄模范人物。有男有女,有白族,也有汉族,有统治阶级,也有普通老百姓。凡是本主,都有自己的封号和优美的神话故事[4]。在当代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下,传统的白族本主庙空间形态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2 本主庙分布现状
白语称本主庙为“五增准”,即“我们祖先神的庙”。从洱海之滨到澜沧江边,从苍山之麓到玉龙山脚,几乎每一个白族聚居的村落、城镇都有本主庙,庙里供奉着各自崇拜的本主神。据最近的一次联合调查,白族村落中现存本主庙1723座[6]。洱海地区一直是大理白族主要的政治、文化、经济聚居中心,本文对环洱海地区的本主庙做了详细的调查,并选取了一些具有典型性的本主庙(图1)。
图1 调研本主庙区位示意图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本主庙选址意向
本主庙的选址在村落中位置突出,往往在村边、村中或街巷端头等村落的核心空间,充分利用地形并与环境紧密相结合[5]。绝大部分本主庙的选址没有发生改变,都在原址翻修或重建。海东镇文笔村本主庙为重新选址新建的本主庙,据村民介绍,由于原本主庙交通不便,故新建至环海东路旁,一方面紧邻洱海区位较好,另一方面有利于游客的参观。本主庙作为村落中重要的公共建筑,在村民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都位于村落的核心地位。本主庙的不同选址,构建出不同的景观空间,营造出寺观园林与少数民族园林[7]相结合的特点。按其区位不同,可以分为山地型、濒水型和村中型3种类型(表1)。
表1 环洱海地区本主庙选址类型
3.1.1 山地型
本主庙位于山麓之上,全村的最高点,依山就势进行布局。例如洱海西岸苍山斜阳峰的本主庙将军洞、苍山神祠、凤阳邑村本主庙、大井盘村本主庙等;洱海东岸依山而建的有红山本主庙、大成村本主庙、大建旁村本主庙等。利用山地的高差构建院落,形成宗教建筑的序列空间;利用自然的植被营造丰富的景观空间(图2、图3、图4)。
图2 将军洞本主庙
图3 红山本主庙
图4 大成村本主庙
3.1.2 濒水型
本主庙紧邻洱海布局,景观较好。如洱海西岸的洱滨村本主庙、洱水神祠、水晶宫等;洱海东岸的海印村本主庙、文笔村本主庙、中下节村本主庙等。因村落紧邻洱海,利用洱海视野开阔、风景优美的区位特点,构建本主庙院落空间和景观空间[8](图5、图6、图7)。
图5 龙凤村本主庙(洱水神祠)
图6 古生村本主庙(水晶宫)
图7 新建文笔村本主庙
3.1.3 村中型
居于平坝地区的本主庙,往往选址在村落中心位置,主体建筑居于地势相对较高之地,以门前或院落植大青树、建筑体量等形式突出其在村落中的主体地位。如白王宫苑、苏武庄本主庙、阳南南村本主庙、太二太三本主庙、太四本主庙、南门村本主庙、北登本主庙、挖色下本主庙等(图8、图9、图10)。
图8 大关邑村本主庙(白王宫苑)
图9 北登村本主庙
图10 挖色下本主庙
3.2 本主庙空间格局变化
传统的本主庙建筑空间以白族民居四合院进行空间布局,根据经济情况的不同,设置单进或多进院落。单体建筑包括照壁、门楼、戏台、厢房、大殿、偏殿等[5](图11)。在调研的案例中,本主庙基本沿用传统的院落空间格局。使用功能除原有的本主祭祀、村内婚丧嫁娶之外,新增加老年活动中心、旅游服务设施等,建筑使用功能趋于多元化。本主庙空间布局变化具有以下特点:(1)利用合院建筑的灵活性,增加新的使用功能空间;(2)根据经济情况不同,翻修或新建本主庙,扩大本主庙的建筑规模(图12);(3)利用区位优势,将本主庙的空间格局与当地的旅游发展相结合,在提高本主庙知名度的同时,从旅游中获得一些经济收入用于本主庙的维修(图13)。
图11 典型的本主庙布局
3.3 本主庙的发展动向
3.3.1 传统土木结构向当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演变
传统本主庙一般采用土木结构,主体建筑的空间尺度相对民居较大,对木材的要求较高。由于年久失修,土木结构的本主庙大部分已经重建。随着当代结构技术的发展,新建或重建的本主庙基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大理南门村本主庙大殿重建,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图14)。
3.3.2 新型材料与传统材料相结合
传统的建筑材料木、土、石等为当地可获取材料,构建了各个村落不同特色的本主庙。由于本主庙建造年代久远,木材的防火、防潮、防水性差,泥土的防水性差等特点已在建筑中显现。本主庙在材料方面也采用了混凝土、钢材等材料(图15、图16)。
3.3.3 装饰题材多元化
白族本主庙的装饰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9],建筑装饰也受到了材料、技术、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如本主庙新建戏台的装饰不仅仅以宗教文化作为其装饰主题,而加入了其他的传统元素;新建本主庙的外墙彩绘也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图17、图18)。
图12 大关邑村本主庙(白王宫苑)布局示意图
图13 红山本主庙布局示意图
图14 大理南门村本主庙新建主殿
图15 洱滨村本主庙入口
图16 挖色、海印下本主庙大门
4 本主庙演变的影响因素
将传统本主庙与当代本主庙进行对比分析,大理洱海地区白族本主庙的空间形态演变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4.1 传统观念与当代社会观念的交融
4.1.1 传统观念的延续
本主庙在村民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选址之时便位于全村的中心位置;苍山洱海的山水空间格局,满足了当地村民“背山面水”的传统选址观念,构建了山地型、濒水型、村中型的空间格局和景观空间。本主庙在当代基本延续了原有的选址与空间格局,即使周边的环境因城镇化的影响而改变,但传统本主庙的空间格局仍然保留了下来。新建本主庙的选址也延续了背山面水的理念。
图17 南门村本主庙新建戏台
图18 红山本主庙彩绘
4.1.2 当代社会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本主庙以祭祀为主,辅以厨房、戏台等空间,满足村民在本主庙的活动。在当代老年人养老、旅游业等影响下,本主庙中增加了老年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与旅游设施(停车场、特色旅游商品等)相结合;使本主庙由单一的祭祀空间向多元的公共空间演变。
4.2 技术条件的发展
材料与结构的发展为本主庙空间的演变提供了可能:本主庙由传统的土木结构向当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演变;村内的民居基本采用了当代的建筑结构与建造技术,本主庙作为村落内重要的公共建筑,村民们在翻修与新建时,都运用了新材料与新技术。建筑的装饰仍以梁、枋、屋顶、墙体、门窗等部位作为重要的装饰部位,在建筑装饰中也融入了反映当代社会观念的元素。
4.3 经济因素
本主庙的发展与村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村落经济条件得到发展,村民们更愿意集体出资维修或重建本主庙。从门楼、主体建筑、景观空间等的建构,都需要经济的支持。传统本主庙的文化也在修缮与新建的过程中得以延续与留传,而本主庙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更新也对当代提出了更多的技术要求。经济作为重要的因素,为本主庙空间的进一步保护与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大理洱海地区白族本主庙的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为本主庙空间格局、景观空间等发展演变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并对本主庙的保护与更新做出一些思考。
(注:文中图片、表格,除特殊说明外,其余均为笔者拍摄与整理。)
[1]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5.
[2]单德启,郁枫.传统小城镇:保护与发展刍议[J].建筑科技,2003(11):38-39.
[3]杨大禹.云南佛教寺院建筑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6-15.
[4]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大理丛书•本主篇(下卷)[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389-395.
[5]罗文海.云南大理白族本主文化建筑的形式与理念[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4.
[6]杨恒灿.白族本主 [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393.
[7]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91-763.
[8]魏成等.传统聚落乡土公共建筑营造中的生态智慧----以云南省腾冲市和顺洗衣亭为例[J].中国园林,2016(06):5-10.
[9]饶峻姝.大理白族本主庙的装饰艺术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0:19.
责任编辑:张吉明
Benzhu temple is the representative religious belief space of Bai nationality,which has a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 special space.It describes the site types with mountain-forest,facing water,in-the-village.The spatial pattern includes three aspects:increasing the new function space,expanding Benzhu Temple’s scale,combining location advantages and tourism.I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ivil structure to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evolution,new materials with traditional materials,adornment theme of diversification.The result of Benzhu temple space form evolution of restricting factors shows that (1)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values;(2)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conditions;(3) economic factors.This paper provides the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form of the Benzhu temple,and makes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the Benzhu temple.
Erhai Lake area;Benzhu temple;spatial form;landscape space;evolution
TU986
:A
1674-4144(2017)-05-75(6)
杨荣彬,大理大学工程学院,讲师,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杨大禹,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
饶峻姝,大理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268019):“历史文化村镇遗产及其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与示范”;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性项目(编号:2017ZZX021):“人居环境科学视野下环洱海地区白族民居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