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燃气“试水”燃气行业三维数字化设备管理
2017-07-18北京燃气绿源达清洁燃料有限公司高金敏
北京燃气绿源达清洁燃料有限公司 刘 俊 高金敏
北京燃气“试水”燃气行业三维数字化设备管理
北京燃气绿源达清洁燃料有限公司 刘 俊 高金敏
北京燃气绿源达清洁燃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源达公司”)为北京燃气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近3.5亿元,资产规模超过6亿元,是集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用户管理及车用天然气(CNG、LNG)发展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向未通管道燃气的用户运送压缩天然气等项业务,主要涉及清洁能源技术开发,汽车双燃料改装,燃气应急供应等方面,生产经营业务具有特殊性、危险性、工作场地分散性、服务对象复杂性等特点。绿源达公司现为北京市公交车用燃气主要供应商,日生产销售配送天然气能力达330万立方米。绿源达公司特种设备现有数量多达300余台,分别涉及燃气压缩、干燥、储存、运输、应急等设备类型。如何采取高效、科学的手段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成为公司抓好设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绿源达公司三维数字化设备管理系统开发阶段整体策划图
开创设备信息化管理新道路
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技术影响下,为促进绿源达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确保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运行,通过对标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批准的资产(含设备)管理标准(GB/ T 33172-2016 、GB/T 33173-2016、GB/ T 33174-2016)和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标准《设备管理标准 要求》(T/CAPE10001-2017),绿源达公司决定以规范为核心,深入建设、拓展EMS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公司设备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发《三维数字化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走出一条具有安全、高效、规范、低成本运营特色的设备信息化管理创新之路。
为高起点追求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在燃气行业的创新运用,确保系统开发达到全面、高效、实用与创新的目的,公司成立总工程师为项目负责人、设备高级工程师为技术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参与的开发推进团队,数次召开开发需求研讨会,探讨和研究信息系统开发方案。团队人员带领系统开发人员多次深入储、供气站点,梳理资产管理制度、管控流程、操作标准与方法,确立了“过程规范、分步开发、溶合标准、实现三维”的开发原则,全面吸纳ISO55000资产管理标准和中国设备管理标准设备全寿命周期规范化管理要求,紧紧围绕规范化的设备管理体系、三维数字化台账管理体系、检修维护巡检体系、备件管理体系、特种设备登记检验管理体系等八大课题精细开发,实现日常设备管理工作的组织、档案、使用、维护和修理等业务全面规范化、信息化、无纸化办公。同时聚焦系统角色管理,部门职责与岗位权限界定清晰,信息录入、编辑、下载、删除、查看、批量导入、导出、业务设置等随需可设,点检、保养、维护、故障管理等业务功能的设计紧扣实用,实现分级化、框架化、有序化与便利化管理。系统还增强IP地址管控,实现IP地址访问权限统一管理,防止无权限人员访问该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为保证系统开发有序进行,项目分为三个阶段开发,确定各期的开发重点和任务,保证实现各期开发目标,圆满完成公司整体开发计划,分别实现绿源达公司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与智能化。
资产管理状态一目了然
公司所属南湖渠等十余座CNG加气站、次渠等三座LNG中转站、邢各庄等五座LNG加气子站、十余座CNG用户站、五十六辆CNG运输车、六辆LNG槽车、三套应急供气撬、一座LNG制液厂,业务范围分布在北京市各城区,最远配送到河北省承德市,站多区广范围大,设备远程监管存在诸多问题。绿源达公司设备管理骨干运用“设备树”(表示设备部位或功能相互关逻辑节点的树型结构)管理模式,全面梳理了设备系统、子系统与备件关系,实现设备树与三维模型之间的双向信息检索,有效提升资产规范管理。
3D建模技术的运用,可以直观展示设备核心部位,使现场状态一目了然,三维鼠标点触便会提示该部位基本信息、管理标准、使用要求,使非现场人员犹如身临其境,有更为逼真与高效的体验。
在资产特种设备管理方面,系统进行针对性设计。除严格执行国家特种设备强制性管理要求外,全面利用三维建模技术,直观展示设备及安全附件、子设备与零部件的关联关系和在用器具位置,实现模型和属性数据的互查、下载、双向检索定位,使特种设备管理从设计、购置、安装、调试、运行、注册、鉴定、检查、维护、更新等全生命过程管理要求合规合法执行,并对定期检查实施预警提醒,增强对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的登记检验管理,实现资源管理共享与效益最大化。
该项目技术负责人设计开发的安全附件装卸载创新管理模式,可以实现系统辅助精准管理,减少安全附件装载卸载过程的安装时间和管理失误。在装载业务流程,通过系统输出安全附件与安装设备的量程、压力等级、接口等安装参数,在非现场比对匹配情况和核实安装现场位置空间情况,及时发现不匹配的原因以及时调整,把问题解决在现场安装之前,极大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杏石口站设备三维状态运行管理
独特的循环管理
三维数字化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设备树,梳理出设备各系统和各零部件的关系,为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和维修管理体系打下基础。通过优化设备维护及专业检维修管理标准,对工单、计划、实施、监控、验收进行了一整套完整的信息化设计,实现PDCA循环管理。
其中平台采用的三维可视化动态设备管理GPRS+PDA+RFID技术方案,创新状态点检及过程管控,全部工作可以远程跟踪、无线同步,强化巡检计划的监控力度,提升巡检工作有效性与整体巡检管理水平,能够及时掌握当前所有巡检员的状态,亦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在线巡检员查看实时位置、巡检信息和作业历史轨迹。
系统除执行自主维护和专业维护要求外,维修任务从申请受理、工单分配、故障处理、计划维修、委外维修、过程记录、验收提取等全寿命活动信息齐全、完整,使设备维修三大规范、故障字典全部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生成,可随时用于设备维护指导,有利于管好、修好、用好设备,实现设备管理良性提升,使专业维修管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人机分级管理效率高
因为燃气保供的特殊性,行业对相关特种从业人员有明确的上岗与档案管理要求,绿源达公司严格遵照执行,借系统全面规范各级岗位人员技能、学时等档案,集中管理,做到资料信息登记完整,到期年检、复训、复试自动提示,执行保障进一步加强。
公司各站点地理位置分散,有的相距较远,公司员工面对面沟通交流机会较少。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创新开发持续改善功能系统模块,通过汇集验证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各种改进建议和方法、经验分享等,快速推动设备管理水平持续提高,有益保障设备运行可靠性,使公司各项设备管理业务交流更加便利,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成为绿源达公司设备人机系统精益化管理评审的重要内容,从而确保设备健康管理机制的长效运行。
GPRS+PDA+RFID 技术方案
对“三高一长”进行常态跟踪管理
在备件管理响应上,备件基础信息、计划申报、计划查询、入库登记、入库查询、在库管理、出库登记、出库查询、库存盘点、使用记录、库存报警、存货结构统计月报管理,库存模型、安全存储数量、库存实数在系统平台实现一目了然,同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强化,专门对 “三高一长”(故障停机率高、备件耗损率高、设备维修费高、设备维修过程长)的设备备件进行常态跟踪管理,有力推动了绿源达备件管理及保障维修需求、费用最优化目的实现。
优化平台流程
借助本次三维数字化设备管理系统开发,绿源达公司先后梳理了有关设备管理的自主维护、专业维护、故障维修、计划维修、委外维护、特种设备检验、技术改造等数个核心业务流程,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先进设备管理机制系统。除上述之外,平台在润滑、备件、工器仪量、现场及经济管理等还进行针对性信息化开发设计与管理,使设备管、用、修多道防线进行一体系化,确保设备运行更可靠。
同时,系统各流程始终贯彻PDCA原则,设计建立维护、维修知识手册,自动记录设备现状、故障的分析、处理等信息,生成维修规范,为专业维修人员快速处理问题提供依据,成为优质的设备培训教材,为公司设备战线人才队伍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以规范为核心,紧紧围绕设备管理业务流和信息流这两个关键因素进行功能开发,通过三维数字化设备管理系统平台开发与各种设备管理方法的创新运用,形成北京燃气集团绿源达公司的先进设备管理制度、标准、流程系统,特别是数字化三维功能的使用,使设备管理与整个企业的运营管理结合更加紧密,完善了绿源达公司设备绩效管理。维护、巡检、维修管控更加规范,不断指引各级岗位围绕标准积极推进工作开展,设备维护技巧与维修经验知识手册生成更加便利,并为该系统后期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系统的创新运用,既提升了公司各有关人员的业务能力,改善了公司生产经营氛围,又有助于促使公司各种资源处于一个良好状态,形成了“安全、高效、低成本、信息化”的绿源达设备管理特色,推动公司设备及资产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有力地保障公司可持续、高效发展。绿源达公司正积极成长为行业响应国家两化工厂建设要求,创新应用装备信息化管理的排头兵,确保为首都人民公交出租车用气及其他非管道用气安全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