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B28621-2012浅析及一起检验实例分析

2017-07-18谌晓波喻颖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13期
关键词:安全装置轿厢间距

谌晓波,喻颖

(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湘潭分院,湖南 湘潭 411204)

GB28621-2012浅析及一起检验实例分析

谌晓波,喻颖

(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湘潭分院,湖南 湘潭 411204)

本文对GB 28621-2012《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标准出台的背景、适应范围、主要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现实意义作了阐述。并从一起检验实例,就如何对“减小的底部间距”进行检验,从资料审查、现场检验、记录填写和报告出具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说明。

GB28621-2012;理解;减小的底部间距;检验实例

现代社会,电梯已是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然而,因未考虑到安装电梯的需要,大部分老旧城区因建筑物结构与现行电梯标准不匹配,使得加装电梯存在诸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国家出台了GB 28621-2012《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此标准的实施,极大的提高了老旧城区加装电梯的可能性。本文结合实际,对此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1 GB28621-2012标准简介

1.1 出台背景

我国早期的房屋建筑标准不够完善,房屋设计执行的是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而按此标准规定,只有7层以上的住宅应装设电梯,为了减少成本,老旧建筑一般都未装设电梯,也未预留电梯安装空间。

近年来,老旧建筑物加装电梯的需求逐年增加,但是原来的建筑物在基础、结构上无法满足现行电梯标准要求,亟待出台相应的法规标准,来解决此问题。GB 28621-2012《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于2012年6月29日发布,2013年5月1日正式实施。此标准修改采用EN-81:2009《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载客与载货电梯第21部分:现有建筑物中的新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英文版),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有关技术性差异进行了调整。

1.2 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标准针对因建筑物结构限制,无法满足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和GB 21240-2007《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相关要求的情况下,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尤其是因现场条件减小的顶部空间和底部间距这两种特殊情况,为了保证安全,采用了“先操作电气开关中断轿厢运行,再对电梯轿厢进行机械制动”的“两级实现”安全原则。

1.3 适用范围和要求

标准中已明确了只有两种情况适用此标准:一是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包括现有建筑物新建井道和机器空间)的制造和安装;二是用新电梯更换已有井道和机器空间中的在用电梯。也就是说只有已建成两年以上,正在使用或订购电梯之前已使用过的建筑物,或者更换已有井道的在用电梯,才适用此标准,对于在用电梯需要对部件的更新或改装则不适用,同时也不适用GB7588-2003和GB21240-2007范围之外的应用。

此标准必须与GB7588-2003结合使用。电梯的制造与安装都必须遵循GB7588-2003或GB 21240-2007,而此标准仅针对因受建筑物限制而不能满足某此特定要求时才可以采用,也就是只对减小的底部间距和顶部空间这两项作了特殊的规定,其余部分的技术要求全部要遵循并满足GB 7588-2003或GB 21240-2007的规定,只有两者紧密结合,相互补充,才能确保安全。

1.4 现实意义

本标准使老旧城区建筑物加装电梯可能性大大增加,也为加装电梯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起到了有据可查,有方法可依的作用,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加装电梯的安全性、减小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另外,老旧城区加装电梯,如因建筑物结构限制等原因,若强制满足GB 7588-2003或GB 21240-2007的规定,可能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局部重新设计,甚至对建筑结构需要改造,对防水、防火的要求也会有所提高,对住宅的通风和采光也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这些都会大大增加加装电梯的成本。而执行GB28621-2012标准,则无需对建筑结构有较大的变动,可节省不少的成本,相比之下,不仅省事,经济效益还十分可观。

2 一起现有建筑物加装电梯的检验实例

2.1 基本情况

某国企一栋职工楼,为20世纪80年代建造,加装了一台乘客电梯。因加装电梯处有各种管道,无法开挖。为保证房屋安全,也不能改变原有房屋结构。经某电梯制造单位现场勘察,认为符合“因结构限制造成的底部间距减小”这一特定项目,该“浅底坑”的现场条件,可以按GB28621-2012相关要求进行制造安装。

本台电梯基本情况如下。

主机: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拖动方式:交流变频;钢丝绳绕法:2:1;层站数:6层6站6门;额定速度:1.0m/s;额定载荷:1000kg;底坑深度:0.50m。

2.2 检验方法

因与普通电梯在制造标准和底坑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检验时除需要满足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电梯与强制驱动电梯》的检验要求外,应该着重注意检验以下几个方面。

2.2.1 适用标准的审查

根据上述情况,符合GB28621-2012的适用范围,其中,除对于因房屋结构限制造成的底部间距不足所涉及的项目,按照GB28621-2012的要求制造安装外,其余部分均按照GB 7588-2003的要求制造安装。

2.2.2 技术资料的审查

审查因底部间距减小而以GB28621-2012为依据进行设计的图纸,包括底坑布置图、电气原理图等;审查基础证明,井道、底坑强度满足GB 7588-2003和GB/T10060-2011《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的规定;审查针对底部间距减小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以及采取的安全措施;审查电梯安装记录、自检报告中按照GB28621-2012相关项目检验的记录;审查产品合格证,电梯制造主要依据应增加GB28621-2012标准。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中应增加了因底部间距减小,对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养、救援操作的详细说明。

2.2.3 现场检验

对于电气系统、安全系统,采取查看图纸后,人为动作和检修操作轿厢动作两种方法;对轿厢机械制停装置,采取目测、检修操作下的动作试验,检查验证其功能。

(1)保证底坑安全空间的装置的检验。此台电梯采用GB28621-2012中规定的“可移动止停装置”,即采用两套缓冲器,一套用于电梯正常运行(图1),一套用于检修运行(图2),因此,两种工作状态下的安全性能均需继续检验。

在可移动止停装置的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即图1状态下),底部安全空间测量值为0.6m×0.8m×1.5m、底坑底与轿厢底最低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7m、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与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6m,满足要求。检修状态下人为动作可移动止停装置在完全伸展和完全收回位置时的电气安全装置,验证功能有效性和互锁性。

(2)安全系统的检验。目测检查电气安全装置的设置,检查其是否为双稳态开关,是否有清晰的中文标识。人为动作电气安全装置,电梯应不能正常运行。验证当打开进入底坑的层门时,电气安全装置应动作。

图1

图2

目测检查安全系统复位装置的设置,是否有清晰的中文标识,并且人为试验复位装置锁具是否有效,旁边明显位置是否设置有复位装置危险的警示标志说明。在复位装置动作时,断开主电源,验证其故障锁定功能,再接通电源,复位装置应不能自动复位。检查是否设置有附加极限开关,并试验验证其功能有效性。轿厢以检修速度向下运行,当撞击附加极限开关时,轿厢应不能向下运行,但可以向上运行。极限开关动作时,检查其是否在撞击可移动止停装置的缓冲器前起作用。

(3)护脚板的检验。目测护脚板的设置是否为可伸展的形式,并只能用三角钥匙动作,是否有检查伸展和缩回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使用开锁三角钥匙验证伸展和缩回可靠性,人为动作电气安全装置验证其有效性。检查护脚板上是否有设置安全须知和警示标志。

2.2.4 记录填写和报告出具

对此类电梯的检验,需要制定专门的《检验方案》,并经检验单位编制、审核、批准三级签字后方可依此实施检验。

记录和报告中,在3.14项“底坑空间”及4.9项“地坎护脚板”应增加针对这两项的附加项目的检验,且宜增加附加项目的检验表附页。此外,在检验报告的“备注”栏中宜注明“此台电梯根据GB 7588-2003、GB28621-2012标准制造,其中3.14项底坑空间和4.9项地坎护脚板按GB28621-2012标准检验”的字样。

3 结语

随着GB28621-2012的实施,老旧城区加装电梯越来越多,但面临的问题还有制造技术的成熟性、安全系统的稳定性、安装维护保养的特殊性、紧急情况下救援方法的完善性以及涉及费用增加等。检验机构也要严格执行法规标准,不断完善我们的检验方法和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做到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确保电梯检验安全。

[1]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电梯与强制驱动电梯[S].

[2]GB28621-2012 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3]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TU857

A

1671-0711(2017)07(上)-0182-02

猜你喜欢

安全装置轿厢间距
双子电梯轿厢防碰撞技术分析与设计*
关于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检验的讨论
常见的电梯电气安全装置失效形式分析
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小间距LED应用探讨
轿厢式垂直升降立体车库的研制及应用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小孩遗留小汽车内智能安全装置
起重机设备抗风防滑安全装置的选型与设计分析
冲压机械安全装置有哪些较大危险因素,如何预防
算距离
基于离差的被动电磁装甲板间距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