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多措并举 完善模式

2017-07-18阳爱国郭莉毛光琼侯巍文豪陈冬伊力军莫茜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包虫病驱虫感染率

文│阳爱国 郭莉 毛光琼 侯巍 文豪 陈冬 伊力军 莫茜(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庆(四川省广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朝辉(四川省甘孜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袁东波(四川省南充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鲁志平(四川省遂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多措并举 完善模式

文│阳爱国 郭莉 毛光琼 侯巍 文豪 陈冬 伊力军 莫茜(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庆(四川省广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朝辉(四川省甘孜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袁东波(四川省南充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鲁志平(四川省遂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包虫病(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及牛羊猪等多种哺乳动物的肝、肺等内脏器官,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等食肉动物肠道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包虫病防控工作,农业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卫生部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2009年农业部、卫生部将其列入人畜共患病防控名录。

一、项目背景

四川省川西地区是全国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囊型和泡型包虫病混合流行区,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简称阿坝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及雅安市的35个县,疫区总面积达25.6万平方公里,按流行区推算患病率为人平均感染率1.08%计算,估计现有患者数约为2.79万(依据2010年四川省流行区常住人口数据推算),根据2015年四川省动物包虫病感染情况统计,犬阳性率20.45%、羊阳性率0.51%、牛阳性率5.43%。由于包虫病流行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条件恶劣,人文环境独特,宗教习俗多样,农牧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率较低,防治机构和队伍不够健全,动物宿主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管理难度大等因素,使包虫病防控工作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然而,目前包虫病的防治工作还存在防控手段单一、流行形势复杂、缺乏防控技术规范和评估标准等问题。因此,搞好包虫病防治,必须提高综合防控能力,加大防控力度,运用科学知识提升防治水平。

目前,国内已基本建立用于犬、牛、羊等动物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成功研制犬驱虫药物,建立驱虫方案;引进和研制了羊用疫苗;建立了包虫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多项包虫病防控单项技术,为包虫病综合防控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因此,研究分析基本问题,收集整理基本数据,应用评价现有研究成果,集成优化国内外防控技术和经验,完善包虫病综合防控模式并在流行区域示范推广,对有效控制四川省包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起,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了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持的“动物包虫病(包虫病)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子课题。根据项目实施方案,2011—2013年,在四川省若尔盖县开展1期项目,主要内容为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回顾性调查、传染源控制和管理、羊免疫试点、多个单项技术研究和综合防控模式研究等,建立综合防控技术试点。2014年9月至今,在四川省若尔盖、理塘县和红原县进行2期项目,主要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控技术成果示范推广。在四川省石渠县等包虫病流行严重地区,推广应用包虫病防控新技术、新措施和新模式。

二、项目总体思路

在四川省包虫病流行区域选择示范点,开展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传染源控制、犬只驱虫、牛羊屠宰管理、羊包虫病免疫、棘球蚴诊断及抗原抗体检测、宣传培训等各项单项防控技术,建立包虫病综合防控模式,形成针对四川省牧区的包虫病防控技术规范及防控技术规程评估标准,完成效益测定,并在重度流行区域加以示范推广,有效控制四川省包虫病的流行。

三、项目实施情况

1. 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一是流行病学调查。

①问卷调查。对若尔盖县的2个乡(班佑乡和求吉乡)4个村(多玛村、求吉南哇村和嘎哇村、下旺则村)和理塘县的2个乡(村戈乡和奔戈乡)4个村(托热村、芒康村和萨戈村、卡灰村)开展实地问卷调查。经调查,若尔盖县的4个村有854户4688人,其中46户中有46人(农业村10人,牧业村36人)感染包虫病;理塘县4个村有151户957人,存栏牦牛11544头、羊1291只、犬454只。

②田间调查。甘孜州检测13岁以下学生血清阳性率4.92%(1013/20602),全州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17.39% ~65.45%,犬粪抗原阳性率39.36%(8203/20839);牲畜平均发病率高达26.99%。阿坝州的犬感染率为38.70%(12/31);粪抗原检测阳性率为17.01%(989/5814), 狐感染率为20%,牧区县牦牛感染率为21.0%,藏系绵羊感染率为15.8%,半农半牧区县黄牛感染率为17.4%,山羊感染率为10.7%,猪感染率为18.0%。

③实验室检测。在若尔盖的班佑乡检测牛包虫病1000头,出现脑包虫10头,感染率1%;羊包虫病检测1500只,出现脑包虫24只,感染率1.6%。对屠宰场的500头份屠宰牛肝、肺进行了包囊检查,检查出包囊阳性23头份,阳性率为4.6%。

采用氢溴酸槟榔碱泻下法检测犬31只,检出10只犬感染了棘球绦虫病,感染率为32.26%;采用粪便虫卵法检测犬34只, 12只犬为阳性,感染率为35.29%;采用粪抗原ELASA法检测犬粪样本213份,检出阳性犬粪84份,阳性率为39.44%。

二是回顾性调查。采用查阅资料、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调查了大量农牧户,对若尔盖县家畜、人包虫病和犬棘球绦虫病近10年来的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2002年若尔盖县家畜包虫病乡(镇)发病率为100%、村(场)发病率为82.18%、户发病率为78.80%;通过对牛、羊、犬剖检,牛、羊、犬的阳性率分别为:18.10%、14.21%、34.09%;通过B超检查,人阳性率为1.20%。调查资料显示,2002—2011年,人、牛、羊、犬的感染率逐步上升,流行面也在缓慢扩大。到2011年,若尔盖县家畜包虫病乡(镇)发病率为100%、村(场)发病率为89.10%(上升6.92个百分点)、户发病率为81.20%(上升2.40个百分点);剖检牛、羊、犬,阳性率分别为:20.75%(上升2.65个百分点)、16.46%(上升2.25个百分点)、38.27%(上升4.18个百分点);B超检查,人阳性率为1.48%(上升0.28个百分点)。

2.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

一是犬驱虫情况。要求村民限制养犬数量(每户养犬不超过2只),犬只尽量拴养;制定犬类动物驱虫程序,推行强制性定期驱虫:在若尔盖县利用吡喹酮驱虫815只次,扑杀野犬68只;在理塘县开展驱虫908只次,均无副反应。

二是犬只粪抗原检测情况。制定犬粪等废弃物处理程序,强制推行犬粪无害化处理。在理塘、若尔盖两县采用犬粪抗原ELASA法检测犬粪511份,检出阳性136份,平均阳性率为26.6%。

3.屠宰环节牦牛包虫病感染荷囊检查。家畜屠宰季节,采用剖检方式检查牛包虫病感染荷囊情况。对若尔盖县现场检查牦牛2002头,共查出带荷囊牛271头,平均感染率为12.54%。其中肝包囊121头,肺包囊感染43头,肝、肺均有包囊感染的34头,感染强度1~5个,包囊直径1~10厘米。对理塘县抽检3141头,查出带荷囊的牛256头,感染率为8.15%。

4.项目区羊免疫及效果检测。使用“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若尔盖县辖曼种羊场700只新生羊进行了免疫,观察基本无副反应;2013年在若尔盖县班佑乡求吉南哇村对藏系绵羊进行首免注射和第二次免疫注射,共免疫3286只次,同时对实验动物进行溯源耳标佩戴共2069枚(实验组1643只,对照组426只)。

在若尔盖县、理塘县分别免疫1643只、1141只羊,间隔1月二免。首免后在两个县分别采集羊血清115份、102份进行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达93.04%、89%;二免后6个月、12个月,两县分别随机采集85份羊血清进行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率达90%。

在红原县、若尔盖县共免疫绵羊3000头,基本无免疫副反应,然后每个县免疫前随机采集羊血清各40份,免疫后羊血清各40份,进行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

5.包虫病防治培训情况。全省共培训州级技术员8次,举办县乡级包虫病防治骨干培训班3期,培训146人次,举办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37期,培训乡村兽医人员866余人次。其中,项目村的村兽医(防疫员)包虫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到85%以上,召开农牧民防治知识宣传会4次,培训457人,试验村牧民对包虫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达50%以上。

6.编写单个技术规范。完成了四川省《羊的包虫病免疫技术规范》(初稿) 和《动物包虫病(包虫病)检疫技术规范》2个技术规范的起草,以及《动物包虫病防控指导手册》的第六章“流行病学调查与风险评估”的编写工作。

四、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实施后,在包虫病流行严重的试点区和防治示范县,犬驱虫率达100%,感染率下降80%以上,牛羊等家畜的感染率下降60%以上,人群的新发病例数下降90%以上,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人口,避免了因包虫病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5亿元以上。通过对包虫病项目的开展,激励公司开发出新一代包虫病诊断试剂、疫苗等。

本项目研究成果将极大地提高包虫病的防治技术和水平,改变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困难局面,有力推动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高当地农牧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保障西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

五、技术创新点与先进性

1. 犬粪包虫病病原检测方法的选择。在项目示范推广中,采用犬粪抗原ELISA试剂盒检测犬粪包虫病,进行犬的感染率流行病学调查和驱虫效果检查;该法较传统的氢溴酸槟榔碱泻下法和粪便虫卵法操作更简便、技术要求低、受主观因素小、对实验条件要求低、检测效率高等优点,更适合于实验条件差、检测数量大、技术人员缺少、地区偏远的包虫病流行区。

2. 羊棘球蚴疫苗和免疫程序的选择。羊棘球蚴免疫选择“绵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简称Eg95苗)”,该新型疫苗对绵羊免疫保护率达90%以上。在免疫程序上,开展新生羔羊免疫,一开始就对包虫病产生免疫力,28天进行二免,1年后进行加免,可确保免疫效果一直处于保护水平之上,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在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方法中,使用羊棘球蚴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免疫后7天、6个月、12个月的抗体水平,可确保免疫效果检测的准确性,有效掌握羊棘球蚴抗体水平。

3.包虫病技术规范的制定。本项目集成并优化了包虫病传染源控制、诊断、监测、检疫、流行病学调查、驱虫、免疫等各项防控技术,建立包虫病综合防控模式,形成针对不同地区(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的包虫病防控技术规范及防控水平评估标准,完成了《羊的包虫病免疫技术规范》(初稿) 和《动物包虫病(包虫病)检疫技术规范》2个技术规范的制定。同时,完成了《动物包虫病防控指导手册》的第六章 “流行病学调查与风险评估”的起草工作,对我国各地包虫病防控措施和技术方法提供了指导。

六、存在问题

1.投入不足。两州均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州、县财政保障能力弱,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又不足,各项防控措施很难得到全面开展。前期国家没有羊包虫病免疫专项经费,仅在2个县搞试点,对中间宿主不能形成有效的群体保护。

2.犬的驱虫工作难度大。由于犬只数量较大,全部由防疫人员来实施,可以保证驱虫质量,但工作量太大,实际可操作性小;把驱虫工作交由牧民自行开展,又不能保证驱虫质量。

3.防治能力依然不足。防治设施设备、防治人员严重不足。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地域辽阔,防治任务重,人员流失严重,人少质弱,无专用设备,不能满足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包虫病防控的硬件条件欠缺。

4.包虫病防治知识普及率不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配合、参与防治工作积极性不高。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将继续使用绵羊包虫病基因工程新型免疫疫苗,选择犬粪抗原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羊包虫病ELISA检测试剂盒等诊断技术,在四川省建立以免疫为主的包虫病防控模式;在石渠县、理塘县设立包虫病防控模式核心推广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落实传染源控制,调查分析包虫病流行情况;培训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向农牧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整理出更加合理、科学有效的技术路线,将更加完善的包虫病综合防控模式在四川省包虫病流行区域推广,使包虫病得到有效控制直至消除。

猜你喜欢

包虫病驱虫感染率
生猪驱虫正当时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青海 打赢包虫病防治攻坚战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