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医肝郁痰凝证型与性激素受体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17-07-18张艳景吕素君李德辉
张艳景 吕素君 李德辉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乳腺癌中医肝郁痰凝证型与性激素受体相关性的Meta分析
张艳景 吕素君 李德辉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目的 系统评价乳腺癌中医肝郁痰凝证型与性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全面检索乳腺癌中医证型与性激素受体相关性的中文文献,检索日期截止至2014年7月27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研究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进行资料提取,采用 Rev Man4.2软件对乳腺癌肝郁痰凝证型与性激素受体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中医肝郁痰凝证型与其他证型相比,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假设检验Z=2.12,P<0.05,合并OR值2.52,95%置信区间(CI)为(1.07~5.94)。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趋势与ER表达情况一致,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中肝郁痰凝证型与ER表达相关。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所限,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
乳腺癌;辨证分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癌症病例总数的23%,死亡率为女性癌症死亡率的14%,是最常见的女性癌症及死亡原因〔1〕。对于乳腺癌的治疗,虽然多数以手术疗法为首选,但是人们也注意到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中医疗法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其在减轻患者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精髓所在,乳腺癌性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是公认的预后因素。研究表明肝郁痰凝证组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组〔2〕。研究表明ER、PR在中医证型中分布相似,无特殊性〔3〕。因此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收集及Meta分析,评价乳腺癌中医肝郁痰凝证型与性激素受体关系是否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文献检索为电子检索,检索的数据库包括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关键词为:“乳腺癌”;“辨证分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ER”、“PR”。根据不同数据库的特征进行综合检索。检索日期截止到2014年7月27日。初始检索到16篇文献,符合要求文献5篇,均为肝郁痰凝证型。均采用免疫组化(IHC)的方法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乳腺组织进行检测,所用的标志物以性激素受体(ER、PR)为主。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研究特点描述
1.2 纳入标准 ①有明确、完整的乳腺癌病理诊断的新发乳腺癌女性患者;②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分为: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正虚毒炽证;③有ER、PR检测结果;④入院前未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未使用过抗肿瘤药物;⑤在国内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文献。
1.3 排除标准 ①复发乳腺癌患者;②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③存在第二肿瘤者以及合并严重内科、精神科疾病的患者;④近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抗肿瘤类药物;⑤统计方法不恰当;⑥文摘、综述、述评重复发表的文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发表性偏倚的检测采用“漏斗图”分析。
2 结 果
2.1 ER阳性率 对5项〔2,4~7〕研究进行Meta分析,见图1。异质性检验,表明研究间具有异质性(χ2=19.48,P<0.05),故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假设检验,多个研究的合并效应量有统计学意义(Z=2.12,P<0.05);合并OR值2.52,95%置信区间(CI)为(1.07~5.94),表明乳腺癌肝郁痰凝证型组患者的ER阳性率高于非肝郁痰凝证组患者,既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中肝郁痰凝证型与ER表达关系密切。漏斗图显示所纳入文献具有发表偏倚,见图2。
2.2 PR阳性率 对5项研究〔2,4~7〕进行Meta分析,见图3。异质性检验,表明研究间具有异质性(χ2=18.75,P<0.05),故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假设检验,多个研究的合并效应量无统计学意义(Z=1.38,P>0.05)。说明乳腺癌肝郁痰凝证型组患者的PR表达阳性率与非肝郁痰凝证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既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中肝郁痰凝证型与性激素受体PR表达无关系。漏斗图显示所纳入文献具有发表偏倚,见图4。
图1 肝郁痰凝证型与非肝郁痰凝证型乳腺癌ER阳性率的Meta分析
图2 肝郁痰凝证型与非肝郁痰凝证型乳腺癌ER阳性率比较漏斗图
图3 肝郁痰凝证型与非肝郁痰凝证型乳腺癌PR阳性率的Meta分析
图4 肝郁痰凝证型与非肝郁痰凝证型乳腺癌PR阳性率比较漏斗图
3 讨 论
乳腺癌性激素受体表达常用来作为判断临床治疗的重要预后指标及推测乳腺肿瘤临床内分泌治疗和预后的效果。ER、PR属于核受体家族中的甾体激素受体,ER与PR水平越低,乳腺癌恶性程度越高,预后也越差。乳腺癌组织中ER或PR的表达常表示该组织的分化程度较高,同时提示肿瘤对三苯氧胺和其他内分泌治疗有更好的反应。研究表明〔8〕ER与PR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率较低,治愈率高,总生存时间也较长。 ER与PR是乳腺癌良好预后的指标。肝郁痰凝型是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中最为多见的证型,中医证型在乳腺癌不同分期中有一定的差别。在乳腺癌的Ⅰ期、Ⅱ期,相对处于疾病早、中期阶段,此时病机变化主要是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气血阴阳虚损程度并不严重,临床所见大多为属于实证的肝郁痰凝型〔4〕。
本研究提示:肝郁痰凝证患者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受激素受体调控的影响较大,其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好。肝郁痰凝证患者乳腺癌PR表达情况趋势与ER表达情况一致,但无统计学差别,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由此,可以推出肝郁痰凝型乳腺癌患者预后可能较好。本研究说明在中医对乳腺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西医的内分泌治疗,可以使治疗更为有效,但是Meta分析属于描述性二次分析,存在混杂偏倚、文献报道偏倚以及分析方法本身的一些缺点〔9〕,这一结论还需要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
1 Jemal A,Bray F,Center MM,et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2 林韵如.台湾地区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类型分布规律及与受体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38.
3 谢 丹.乳腺癌中医证候分类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21-2.
4 陈 杨,王成华,余晓琪,等.乳腺癌辨证分型与临床分期及分子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J〕.新中医,2012;44(9):47-9.
5 胡作为,杨 航.乳腺癌术前中医证型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医药,2012;32(4):62-4.
6 杨 敏.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16-7.
7 易维真,汪晓明,张福忠,等.乳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及分子标志物关系〔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5):23-5.
8 杨海松,毛大华,黄建军,等.P-gp与er及pr在原发性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贵州医药,2006;30(5):399-401.
9 Tonelli MR.The limits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J〕.Respir Care,2001;46(12):1435-41.
〔2016-01-04修回〕
(编辑 苑云杰/曹梦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603412);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No.2015104;201716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216113119)
李德辉(1982-),男,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
张艳景(1981-),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
R737.9
A
1005-9202(2017)13-3230-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