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村之力”学做好家长
2017-07-17顾月华
顾月华
非洲古谚说,“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教育应是社会共同责任的真谛。在整体的社会环境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影响最早,并且影响时间也最长,贯穿于人的一生。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营造良好的家风、弘扬家庭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考量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初发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指示;同年10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些都从国家层面对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家庭教育正逐步从一个封闭的家庭内部系统,走向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联系与合作的开放系统。将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必将成为新时期教育的重要使命。
家庭教育指导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斯宾塞指出:“要对孩子进行教育,父母首先要教育自己。”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家庭的结构和类型正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由家庭生育状态和代际生活状态的变化引发的家庭人数变化,以及相应的家庭结构变化,如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核心家庭的增多等;二是由社会变迁过程中家庭不同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境遇引发的家庭类型变化,如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面对复杂的变革,家长对于自身的教育已不仅仅是个体行为,学校及整个社会都应对家庭教育给予重视和关注。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教育行政部门一直以来是重视的,但在新的时期需要从终身学习、系统培养、合力育人的角度重新审视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应有的地位。以苏州为例,苏州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外来移民城市,城乡居民原有的家庭基础、背景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学段、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群体,在原有家长学校等多样性家庭教育指导的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更需要主动作为,引领家庭教育的创新和转型,以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015年11月18日,苏州市正式启动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确立以“课程引领、项目实施”的工作策略,面向苏州全市90多万义务教育家庭的家长尝试开展系统、科学和有效的服务指导。
公共经济学理论指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本身而言,属于准公共产品,它不仅给受教育者本人带来“效用”,即经过指导的成年人可以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而且社会其他成员也会从教育中受益,子女经过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之后可以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应更多地体现政府在其中的责任。日前,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等九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特别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要推动各级政府在指导推进家庭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切实为家庭提供普惠性、常态化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这一重大政策的出台,体现了教育公共服务的内涵与范围应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作出动态调整,切实提升教育治理能力。苏州市一直高度重视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履职能力,1992年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13年率先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地级市。2016年,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被列入政府实事项目,在当地被誉为关切每个家庭幸福晴雨表的民心工程,这一先行探索表明:苏州已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标志着义务教育公共服务范畴与职能的新拓展,其落脚点真正使学校教育延伸到每一个家庭,将公共财政惠及每一个家庭,不仅提升了义务教育的内涵水平,而且用制度保障了新时期政府公共教育服务履职能力的提升。
家庭教育指导需科学化、专业化
家庭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大学》中所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蕴含了关于个人、家庭、国家的深刻理解,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与实现国家、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近代中国,陈鹤琴、陶行知等教育家也提出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并认为家庭与学校应紧密合作。在国外,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的服务开展比较早,英文为“Parents Education”,也被翻译为“亲职教育”。1900年,美国成立“家长教师协会”,代表着美国家长正式介入孩子的学校教育。英国成立“家庭和学校协会”“全国双亲教育联盟”等民间团体,为家长以及未来的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课程,同时学校和社区开展合作,增设针对家长的“社区服务”课程。除了自发的志愿者活动及社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外,欧美也有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展专业的指导工作。我国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开展初期主要借鉴了国外亲职教育的部分经验,大力提倡家庭与学校合作,由学校牵头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1983年,中国第一所家长学校在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成立。上世纪9 0年代以来,许多城市也开始启动提供家庭教育公共产品的相关工作,如1993年上海市教委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试行)》,2 0 1 0年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发布《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等。这些都标志着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健全。苏州市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家长学校,2005年成立了家长学校总校和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家长学校运行以来累计服务对象超过1 1 7万人次,覆盖了全市一半以上的家庭。国内外教育实践足以表明,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事业中,学校与家庭已然成为最紧密的育人共同体。
家庭教育指导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科学化、专业化的工作。苏州市在实施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的过程中,以成立中小学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为依托,开展家庭教育的研究、指导、服务、引领等工作。通过编写《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家长读本》,由政府埋单免费发放到全市9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建设线上“苏州父母”APP和“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号,形成线上线下、传统读本与移动学习相结合的立体化课程开发与传播体系,同时还通过培育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开设千场名家大讲堂、遴选百所項目实验学校、优化家长学习积分管理、寻找“苏州好家长”、征集家庭教育优秀案例等活动,初步形成了由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综合教育体系。项目的实施亟待突破两个难点:一是如何通过家庭教育课程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二是如何在课程实施中,实现对不同家庭科学有效的分类指导。项目的推进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实证的检验,尤其需要研究与实践、教育与社会各方尊重家庭的私密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成长支持中来自家庭教育的正能量,力求把全纳、公平、优质、适切的家庭教育服务送进每一个学生家庭。项目的实施不仅依赖学校与家庭两个主体的共同发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唤醒,教育是包括每一个家庭在内全体社会人的共同责任,责无旁贷,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