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好奇心的科学教学策略
2017-07-17许飞
许飞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好奇心是其学习和探索的内部动力,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强烈的好奇心还是创造性人才显著的个性特征。笔者以为,好奇心虽为人之天性,但这种天性并不是静止和孤立的,它如同闪烁的星星之火,若要讓它熊熊燃烧,则需要我们去激发和强化。
一、寻找“新奇”,激发好奇心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想知道的心理倾向”。这说明好奇心是在个体受到外界新奇事物的刺激之后才产生的。如果没有了“新奇事物”,自然也就没有了好奇的对象,好奇心也就成了“无皮之毛”,不复存在了!因此,科学教学不能只给孩子们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更应该给他们提供“新奇的事物”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来自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这似乎给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带来了困难。但笔者以为,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来说,所谓“新奇事物”并不见得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那些常见的事物或现象中依然蕴藏着让孩子们感到好奇的“新奇”之处。比如,风是很常见的,但孩子们未必知道风到底是什么,自然界为什么会刮风;雨也很常见,但孩子们依然会问:“天为什么会下雨呢?”这些蕴含在“已知事物”中的“未知内容”也是科学启蒙教育需要挖掘的教育资源。科学教育的智慧发现这些常见事物中的“新奇”,巧妙利用儿童认知中的“已知”和“未知”的冲突,激发或重新激活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比如,同样是教学蚂蚁的身体结构。以前,我们直接通过图示让学生认识蚂蚁的身体结构,结果孩子们对此并无兴趣。后来,我改变策略,不再直接教他们认识蚂蚁的身体结构,而是先让他们画出自己印象中的蚂蚁。孩子们这才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清楚蚂蚁的真实样子。蚂蚁的身子到底是两节还是三节?蚂蚁到底有几条腿?蚂蚁的腿是长在肚子上吗?……一个个问题激活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带着这样的好奇,孩子的观察有了目标和动力,学习效率也显著提高。
二、引导提问,梳理好奇指向
在观察蚂蚁的教学中,我曾经也做过一次有趣的对比:一个班级在未有任何指引的情况下,就让他们到校园里观察蚂蚁。结果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去了,观察活动却很茫然,观察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后来,在另一个班级,在孩子们出去观察之前,我先让他们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关于蚂蚁的问题,并让他们写在观察记录纸上,然后再到校园里去观察,结果孩子们收获满满。
从两个班级参与的热情看,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可见孩子们对蚂蚁的好奇程度不相上下。因此,两个班级表现出来的观察行为和观察效果的差异,完全取决于有没有事先把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没有明确提出问题的班级,观察活动缺乏目标指引,显得盲目肤浅,收效甚微。与之相反,第二个班级观察前进行了提问引导。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把自己的“好奇指向”用问题的形式明确出来,“我想知道蚂蚁长什么样子?”“我想知道蚂蚁的家在哪里?“我想知道蚂蚁怎样吃东西?”……这些问题都成了他们观察活动的目标。因为有了目标,他们的探究也就变得有序而有效了。
笔者以为,上述案例至少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和一点经验:
一个事实就是儿童对各种事物自发产生的好奇心,有可能是模糊而缺乏明确指向的。他们只是对某些事物感到好奇,却没有认真想过到底想知道什么。这种模糊的好奇心理并不能提供清晰的探知目标,所以引发的探知活动也会是盲目、肤浅而低效的。因此,孩子们自发的好奇心需要科学教育的引导。
一点经验就是“引导提问”可以帮助孩子们明确“好奇指向”。只有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好奇用问题的形式说出来,他们才能搞清楚自己到底想知道些什么,从而确定探究的目标。只有具有了明确的探究目标,探究活动才可能有序和有效。
三、运用类推,启发“好奇群”
贝弗里奇说:“好奇心若不是成功地转移到智力方面的兴趣上,则开始减弱。”其实,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用智慧来产生好奇。这种智慧就是根据“已知”推想“未知”。
这种智慧可能在一些聪明的孩子身上已经具备。比如,一个孩子第一次看到蜗牛,于是他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蜗牛怎样吃东西?”“蜗牛怎样生小宝宝?”“蜗牛为什么总要背着房子跑?”……这些问题可能是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但只要稍微用心琢磨一下就会发现,其实他是在用“已知”类推“未知”,也就是说他在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来推想“新奇的事物”是不是也具有这些类似的特征。比如,他看到的其他动物都要吃东西,于是,他推想并产生好奇:蜗牛要不要吃东西呢?蜗牛会怎样吃东西?它的嘴巴在哪里?……他用这种自发的类推把自己的好奇变成了一个“系列”,一个“好奇群”。这个“好奇群”不仅会指引他更加全面地观察、了解蜗牛,而且会给他的探知活动以更加强劲的动力。笔者以为,这种用智慧启发“好奇群”的方法值得向每一个学生推广。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金桥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