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素养问题和对策研究

2017-07-17王菊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材素养活动

王菊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活动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通过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在活动中体验、探索以及对本校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调查,发现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素养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值得我们研究。

一、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素养——做积极的促进者

问题:部分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主课教学的“附属”“添头”和“装饰”,在教學中缺乏计划性,往往比较随意地看待这一课程,而不能把自己当作新课程的促进者。

课程标准将“综合实践活动”同等为其他学科的学习目标,这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其他学科的常规内容,是每一个学生必修的课程内容,而不是主课教学“装饰”用的花瓶,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添头”。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以下对策:

1.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学形式上有着其独特性,在知识与能力方面也是有序的、系统的,教材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块的编写仍然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与学生在共同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任务时不得随意打乱,必须经历准备(项目设计)、体验(过程实施)与表达交流(成果展示)三个阶段,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

2.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项目的聚会,师生为了完成这一项目,必须拟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过程实施就是按拟定计划进行探究的过程,没有计划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无意义的学习。如,在《找寻家乡的传统文化》这一活动中,首先制定活动方案,然后依据方案研究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分工合作的注意点等,由学生制定活动计划,重点围绕:①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展示成果。②观察、询问、调查、采访、展示、宣传等。③分工合作要注意根据组员的特长、兴趣、能力进行合理分工,在分工的同时,还要相互合作,发挥团体的力量,使得计划适合、可行。

二、树立新的课程资源素养——要做细心的发现者

问题:传统的教学中,教材作为知识的绝对权威而被教师奉为圣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没有教材只有课程资源,但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发生改变,无法用新理念去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虽有《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但不倡导统编的教科书或是教材,对此,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以下对策:

1.根据活动指南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2.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积累中去寻找适合学生的资源。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为每个学生设计课程,是最大的思想解放,是最大的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师生最大的自主权,是最能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

3.可依托已有的校本教材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如,我校开展研究的《“童话育人”的实践研究》这一重要课题时,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校课题研究的一个子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活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善于探究、勇于实践和团结合作的品质;以童话滋养童心,以童话陶冶情操,使素质教育更具儿童性、人文性、独特性,使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起真、善、美的标准。

三、树立新的课程设计素养——做平等的合作者

问题:当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存在一种倾向,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同于“科技类活动课程”,把学生引向运用理科知识探究科技类问题的轨道,这种倾向会造成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极度窄化。

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其对策如下:

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型课,它强调学生的亲历参与,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教材选编的内容更是学生亲历参与和实践体验的引子和基础。

2.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由师生共同合作确定学习主题,师生互动进行过程实施,最终以多种方式呈现学习结果的新型课程,那种上成传统课的综合实践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

3.综合实践活动突出让学生获得体验,注重让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方法、途径,去探究、去发现、去感悟,在获得体验的同时,懂得自尊、自信,能够自觉地反省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具有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与判断的能力以及迎接挑战、敢于创新的勇气,能在改变和完善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它打破了以往的预设和灌输,注重在活动过程中自我生成的兴趣、主题、形式、内容等,注重学生不断地建构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学生以此作文往往性情所至,率真朴实。有了实践,有了体验,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得丰富敏感,他们对生活的认识逐步深入,他们开始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四、树立新的教师角色素养——做有效的引导者

问题: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新型课程,教师往往怕在教学过程中出错,因此总会对学生提出非常详尽的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在活动中,教师主导整个活动的过程,学生“完美演绎”整个活动。

对策:教师在很长的时间里是一个管理者,制定了许多条例,不让学生做这个,不准学生做那个,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而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淡化权威,建议学生做什么,参与学生的一些活动,关怀、理解、认同、信任学生。活动时,面对科学上纷繁复杂的资料,教师可指导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方法,通过适度点拨,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来收集、处理信息。但综合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探究、亲力亲为,教师要把好指导的“度”,偶尔当当下手。在我班学生准备综合实践课《我读书,我快乐》的过程中,一次班上两个同学吞吞吐吐地告诉我,他们需要打印一些调查问卷时,要求我帮他们小组时,我欣然应允,并告诉他们遇到这样的困难就来交给我吧,我随时为你们服务。看着学生意外的表情和会心的笑容,我想我乐意做孩子们的引导者。

纵观新课程,综合实践留给每位教师上课的空间更广阔了,选择教材的权利更大了,老师背上的担子更重了——教师要成为教学资源开发者、组织者、引导者。如果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活”的课程,那么其课堂也应该是一个“活”的课堂。

[作者单位:太仓市沙溪镇岳王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教材素养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