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让师生在科学课中焕发生命活力
2017-07-17刘茹
刘茹
人在课中央,我的理解是,人和课首先应该是一个整体,在整体中,人的思想站在课的中央。这里的“人”,既是教师也是学生,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引领者;学生是思想的主体,是思维散发的创造者。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推进、提升价值。
一、因为需要.所以满足
在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五年级上册只对磁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孩子们初步了解了磁极、磁性等相关知识。但是,教材上浅尝辄止,孩子们觉得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他们还想了解条形磁铁两端强中间弱,它减弱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既然孩子们有这样的需求,作为老师,我必须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传统的实验方法无法解决孩子们困惑。怎么办?我翻阅了大量的书籍,查阅了《科学课》杂志,《小学趣味实验》《小学实验方法指导》等一系列书籍,从而发现了称磁力这样一种有趣的、创新的实验方法,于是自主研发设计了这一节课《称磁力》。
二、探究为体.成长为魂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生学习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什么,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基于学生的疑问和需求,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通过实验,学生自主发现称磁力的方怯;
(2)借助工具,培养学生控制变量法实验的设计;
(3)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4)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发现磁力变化规律。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三个活动的拓展研究:
活动一:学生初探,称出磁力,发现方法
活动路径:在学生的建议下,引导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称出磁力,并为后续的研究做铺垫。
活动二:学生再探,设计实验,发现规律
活动路径:在学生互动交流中,规范科学实验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平板收集数据,绘制折现统计图,提升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发现条形磁铁磁力变化规律。
活动三:学生三探,迁移方法,拓展研究
活动路径:丰富学生对磁铁研究的认识,从条形磁铁拓展到环形磁铁,通过对相吸和相斥两种情况的研究,让学生继续发现规律;在拓展中,打开孩子们对磁力世界认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方法创新.焕发活力
课标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本节课围绕师生共同探究这一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展开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第一,重心下移,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发现
把学生放在课中央,重心就必须下移,三大板块的活动设计,都是以学生发现方法,学生使用方法,学生迁移方法来进行互动推进。如活动一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称的方法,而是出示工具,让学生自主尝试,自行探究,并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数据差,发现方法。在前面一个环节的铺垫下,学生已经明确了称的方法,但此时实验的设计还并不完善,教师同样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发现每个小组磁铁产生的作用力都不同,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还需注意变量的控制。此时,再一次引出支架这一器具,教师分步出示实验器具,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思维认知的关注,分层出示实验器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二,开放课堂,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激发潜能
只有课堂开放了,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他们的活力才会进发,他们的潜能才能激发。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有个体的思考,有生生互动,也有师生互动,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到学生数据的收集,都由学生在课堂实践中达成。
教师并没有完全代替学生的思维,只是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体现在,教师再一次出示实验器材,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学生设计实验的自主性,让学生根据实验器材有目的地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法,并提出要求和思考注意点。之后在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补充的情况下,明确实验的方法。
第三,基于需求,师生在互动探究中进发活力
本节课,从课题的由来,到教学内容的推进,再到学生实验方法的讨论,都是在师生互动中展开。当学生有需求的时候,教师并不是直接给予,而是通过与他们的对话产生思维的碰撞。如活动二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出示实验器材,而是当学生发现问题、明确了对实验有控制变量的需求后,教师再次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推进教学。
小学科学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思,在合作与探究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科学素养。课堂上的“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站在课中央,尤其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探究中焕发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常州市西新桥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