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美 创造美 感受美 分享美

2017-07-17韩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萨沙清平乐雨衣

韩波

苏教版《清平乐村居》和《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两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将这样一中一外的两篇课文放在一起来谈,是否有点牵强附会呢,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首先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难得一见的,叙述的是古今中外2个普通家庭之间的故事情境再现,它们不同地域之处却透着和谐之美,它们不同风情之处却折射人性之美,它们不同时段之处却呈现永恒之辉。在听完了2篇文本的教学之后,感受颇多,觉得很有必要来反思梳理一下,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结点。

教学案例一:

《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笔下不多见的一首质朴、清新的田园词。

最近听了一节教学片段实录:

师:谁能用“媚”字组个词?

生:媚态

师:“你知道什么叫媚态吗”?

生:就是美好的姿态。

师:你们觉得“媚”是什么意思呢?

生:美丽、美好的意思

师:很好,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个“媚”字的组成,左边是一个“女”字,右边是一个“眉”字,好像在说女子的眉毛。古时,人们把女子的眉毛称为“柳叶眉”,细细的、长长的、弯弯的,美吗?

生(先是十分惊讶“媚”字的解读,然后若有所悟)齐答:美!

师:(充满陶醉的神情)那请你们想想什么样的话听起来心里才美呢?

生:(沉思片刻后开始发言)

生1:亲热的话听起来心里才美!

生2:赞美的话听起来心里才美!

生3:畅想未来的话听起来才美!

教学案例二: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中,是国外一家人在大雨来临之际,互让雨衣的情景。

师:同样是萨沙的三句话,它们所表达意思一样吗?

生:第一次就是说萨沙不明白别人都需要为什么要给我呢?

师:萨沙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把雨衣给他。谁来读读?(要求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生读:萨沙不解地问妈妈:

师:你读出了疑惑不解的语气。

师:第二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第二次萨沙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他是用不服的语气跟妈妈说的。

师:你体会得真好,能读出这种语气吗?

生:读第二句话。

师:那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说我把雨衣给了蔷薇花,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

师: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要读出勇敢和高兴的语气。

赏析心得:

1教师要学会发现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清平乐村居》全词46个字,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几百年来脍炙人口。走进童心,或许我们更能从具体的课堂中发现策略与方法。《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学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不知为什么,学生是在用朗读告诉——他们的理解。萨沙快乐吗?由学生的感受引出了问题。“快乐”“不快乐”“不一定”……这正是我们期望的。

2教师要学会创造美

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课标》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在以上这个片段中,教师首先通过对“媚”字创造性解读,引导学生从形象上去感受那种美,再加上自己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表现,让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处在一个轻松和谐的美好境界之中,“文”与“图”的结合,不光给学生练习说话提供了参考的依据,也增加了这个教学片段美的因素。最后,通过教师富有诗意的语言加上古朴典雅的乐曲,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文的意境之美。

3教师要学会感受美

一个“媚”字,不仅把老两口互相喜爱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同时也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学生奇怪地看着这三个问号,期望解答。“萨沙是怎么做的呢”?琅琅的书声响起: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

4教师要学会分享美

走进文心实际上就是与作者的精神世界建立联系,文背后其实是人,文本其实是生命灵魂的歌唱。《清平乐村居》呈現的是“阅尽人间”后“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感悟与人生思考,儿童是极难品味。辛弃疾的“醉”显然并不在于“火热”的生活与“神仙”的日子,而醉于平平淡淡。《我不是最弱小的》中“萨沙不是最弱小的,萨沙是伟大的!”这是花儿的酬谢。这是妈妈的回答。这也是学生的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是诗化的,诗化的语文课堂是遵循审美教育规律的,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以情与景的交融互渗为表现,达到“人境”“妙悟”与“升华”的主体情态的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文本所蕴含的意境,再以含蓄、感性的诗性语言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引导,使学生在体味课文的诗化语言过程中进人其意境,对隐含在文本里的历史、文化、艺术、生命和情感等因素进行深刻体验。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儿童灵魂的唤醒、心灵的充实、精神的重塑及思想的升华的佳境。语文教学的春在哪里?就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在孩子们思想、语言、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

[作者单位:灌南县汤沟镇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萨沙清平乐雨衣
气球雨衣
清平乐
雨衣变形记
萧娴《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
能变出雨衣的18升大容量背包
雨衣·天空
清平乐
小路上的画
勇敢的萨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