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性语言在数学课堂中的使用

2017-07-17张一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言评价

张一方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课堂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数学课堂语言有着自己的特点,小学数学课堂更是比较特殊。我觉得教师评价的语言应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着幽默与风趣,这样的评价语言才会魅力无限。

一、赏识与鼓励给孩子带来温暖的阳光

《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同时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与“学”氛围,利用孩子们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让他们喜欢上这门学科。我还见过有的老师这样评价学生的发言:“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

二、诙谐与幽默给课堂带来笑声与欢乐

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它的知识系统显得非常的抽象概括,直接导致数学课堂学习没有语文、英语等其他学科那样形象生动,富有趣味。再加上传统的数学课堂语言片面地强调要规范、简洁、科学、准确,于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就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几乎成了“乏味”的代名词了。要改变这个现状,我认为还得从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开始,尤其是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数学课堂也可以充满激情和趣味,课堂评价语言也可以变得幽默、诙谐,教师的个性也可以渗透数学课堂,和学生打成一片,使整个数学课堂充盈着個l生和生命力。

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孩子们都喜欢幽默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能给学生以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如果老师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中去,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商榷与探讨让学生享受平等与民主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不喜欢老师尽是训诫和说教,他们期望着老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特级教师魏书生不喜欢在学生犯错时大声训斥,让他们哑口无言,而是让他们红着脸为大家唱歌,所以课堂评价语言要尽可能用商量探讨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平等,这样有利于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与交流。比如,我们可以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太小这样评价:“说得很精彩,如果声音能再响亮点儿就更好了。”学生回答时没有表情,也可以这样说:“读得真好听,你有一副主持人的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这些评价突出了问题的焦点,语气婉转,却能一语中的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对如何改进有明确的认识。

教师于是赞许地点点头:“你善于观察,勇于改正错误,最后又找出一种好的求周长的方法,你可真懂得读书啊。”这些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教师和风细语地帮助他们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中,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常常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

四、宽容与理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教育使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学生资源的发现和利用是我们今天教育生命的希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当然,评价语言不止局限于有声语言,多样的无声语言更具魅力。也许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次抚摸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中,它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飞扬。总之,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学习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个性化的评价,努力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评价语言。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在问题,也要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期望,体会成功的喜悦,也要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潜能,确立自己的发展优势,选择自己的最佳发展区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真正把学习数学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作者单位:灌南县小窑实验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语言评价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