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2017-07-17张玉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月相科学课教学内容

张玉美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下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因此,我认为科学探究不应拘泥于课本知识,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方面作适当地拓展与延伸,这样能更好地完成科学课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贴近课堂探究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

例如,在教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单元神奇的机械5.国旗怎样升上去》这一课时,在学生做完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实验并得出结论后,本课学生探究的内容就完成了,教学目的也达到了。可我接着追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如果我往楼顶运送物体时,我既要省力一半又要改变力的方向,那该怎么办呢?提出问题后,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改变力的方向是定滑轮的特点,省力一半是动滑轮的特点,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满足老师提出的问题的要求。我对学生的想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让学生大胆地尝试组装滑轮装置,居然就有小组组装出来了。我告诉学生这就是滑轮组,利用滑轮组移动物体,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我们的想法到底对不对,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在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和实验结果一致后,我并没有就此收兵,而是又追问了一句: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研究滑轮组方面的内容?几乎所有的同学齐声说“想”。我说那好,下节课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接着研究下面的内容:

这时,同学们探究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达到了极点,即使下课铃响了,可他们仍意犹未尽。我想绝大部分同学都希望下一节科学课早点到来。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

例如,我在教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3单元1.简单电路》课时,在学生做完“做一个简单的红绿灯,用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和灭”电路设计时,提出了这样一个生活现象:晚上,我们在进卧室前,摁一下门旁边的开关,卧室里的灯亮了;当我们要休息时,我们摁了一下床头的开关,卧室的灯熄了。这就是两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泡,我们能不能也设计一个这样的实验装置。先由各小组进行讨论并画出草图,然后全班讨论交流,确定探究方案后,各组通过实验验证设计方案是否正确。学生自己设计出来的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是正确的,这一过程使他们学会了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生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联系生活现象作适当拓展与延伸

联系生活实际,用实验结果解释自然现象,这是小学科学课最好的拓展与延伸途径。例如,我在教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这一课时,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实验,知道了“鸡蛋”和“马铃薯”在水里浮起来的秘密后,我并没有就此结束。紧接着我放了一段有关“死海不死”的视频,让同学们解释这一奇异现象的原因。通过这一细小的环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课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课外验证课堂学习的内容拓展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苏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看月亮》这一课,因为月相变化的规律,学生不一定能在课堂上弄明白,尽管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月相盒对月相进行了观察,但在头脑中不一定能形成完整的概念。所以教师有必要布置一个课后观察月相的活动,要求学生用一个月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把观察到的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等等都记录下来。学生在实际观察中验证并形成较稳固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搞科学研究是需要耐心的,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有利的,也是必需的。

五、课外延续探究拓展了探究的广度

例如,我在教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3单元5.电磁铁》这一课时,首先对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铁钉的粗细是否有关进行探究,在得出结论后,老师追问了一句:你认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提出了种种假设:跟电源有关、跟材料有关、跟导线的粗细有关、跟线圈的匝数有关……。课堂上我们选择了两个假设进行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可能跟电源有关;可能跟线圈的匝数有关。各个小组发放了实验材料后,我要学生按要求边实验边填写下面报告单。

这两个“假设”探究完了,并不等于完成了任务,因为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假设。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其他的假设就让同学们回去继续研究,在下节课上,让同学们各自汇报自己研究的结果。这样学生就能彻底弄明白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到底跟什么因素有关,心中的疑惑就全部揭开了。

科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性学习,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也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要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给学生创造科學的大教学环境。

做好科学课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能更好地完成科学课的教学目标。需要我们教师倾注大量的精力来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以更好地引领学生深人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持久的科学探究活动,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宝应县黄塍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月相科学课教学内容
阅读理解专练(三)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科学课教学反思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