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7-07-17罗安云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水杯科学知识科学

罗安云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教学模式(理念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将科学探究融入小学科学教育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同时也能够加强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知识架构,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完整性、实践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融入科学探究环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走进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必须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意识,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由于一切科学成果都是根据人们质疑所展开,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融入科学探究环节,首要条件就是让学生学会质疑,这与小学生的好奇特点相吻合,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此同时,科学知识毕竟是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抽象、逻辑性强的理论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加强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鼓励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生活,并在生活中不断挖掘科学探究机会与动手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例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前,教师可以提前几天组织学生浸泡种子,让学生自主探索浸泡种子所需条件,并体验到耐心等待的过程,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直观认识到种子的内部构造等知识,并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欲望,为后续科学实践环节奠定基础。

二、鼓励学生天马行空,让学生学会质疑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将科学结果教授给学生,对知识过程涉及相对较少。但从科学实质上分析,科学教育应是一种结果与过程、理论与实际并重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能够天马行空地思考问题,尽情发揮学生的想象力,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验证,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程度有限,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多种问题。基于此,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当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想法时,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与猜测,并在后续教学中逐渐打破学生错误的想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知识。例如,在讲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前让学生猜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吼出来的、自然产生的、碰撞产生的、摩擦产生的……有些回答已经接近正确答案了,这时再进行分组实验活动,让学生自主弹直尺、弹橡皮筋、敲打瓶子等,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来源,让学生自主探究声音发生时的特点。学生经过一系列的探究后,尤其是将发声的音叉快速放入水槽中后,就会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通过科学探究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体验,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实现学以致用。

三、采用实验验证假设

验证假设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实验来证明某些观点,而假设环节更是实验开展的基础,只有学生能够提出相应的假设,才能够针对假设内容制定实验计划,从而证明学生假设正确与否。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假设内容,一步步进行实验操作,并在关键环节让学生来操作,教师则需要进行说明或引导,做好实验各个环节的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满足预期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否能够验证所提假设,进而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水珠从哪里来》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在课桌上放一个装有冰块的水杯,提问:“同学们,为什么水杯壁上会出现这么多水珠呢?”此时学生可能会说是从杯中渗透出来的(该观点是错误的)。这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假设,即“水杯外壁的水珠是从杯子里渗透出来的”,实验内容在水杯内放人黑色的水,并在黑水里放入冰块,之后重复之前的实验步骤,从而发现水杯外壁水珠并不是黑色的,也就是说水杯外壁水珠不是内部渗透而来的。待到实验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出“水蒸气遇冷液化”等知识。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学生走入水与水蒸气的误区,教师在实验结束后引人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同学们,冬天早上坐车时,有没有发现前挡风玻璃上的水珠呢?”该问题并没有涉及到“水”,但挡风玻璃表面的确出现了水珠,从而帮助学生走出“杯子里的水渗透到了外壁”的错误理念,进一步验证“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科学知识。

四、加强学生之间的谈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探讨的形式加强学生交流。通过学生交流,实现学生们在认知问题上的思想碰撞,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深度,同时也能够实现知识共享,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再者,通过学生沟通,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漏洞,或者让学生发现其他学生的问题,从而起到警示作用,避免犯同类错误。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科学探究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考能力。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点来设置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实验环节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科学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合江县神臂城镇高陵小学校 四川]

猜你喜欢

水杯科学知识科学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移水杯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