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新教材 践行课改理念 打造高效课堂

2017-07-17杜宏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摸球概率教材

杜宏生

许多教师在课改面前停滞不前,抓住“应试教育”这根稻草不放,“分数至上”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有的教师教学远离生活实际、远离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一言堂”使课堂黯淡无光、精彩不再。也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们虽然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但“新曲旧弹”“穿新鞋、走老路”,甚至“力不从心”的现象制约了课改的步伐,也与有效课堂、精彩课堂失之千里。

因此,探讨精彩课堂、高效课堂的创建有必要且重要。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的“统计与概率”为教学案例,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根据新版数学教材,适应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依据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怎样创新教学,构建基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生活化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等,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和感悟。

一、“统计与概率”教材分析

搜集、整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时代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的重要部分。“统计与概率”运用数据进行思维判断的思维方法成为社会最强有力的思维方式。小学数学的“统计与概率”反映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教学时应把握时代脉搏,立足课改,创新教学,以期打造“统计与概率”的精彩课堂。

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反省自己教学的得与失,在反思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断创新和改革,精心设计问题和活动方式以及活动任务,使学生探有方向、议有主题、思有过程、做有实事、学有兴趣,从而顺着儿童的天性而教,达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二、“統计与概率”教学的意义和教材特点

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教材分成四大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许多“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原因,主要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高度重视。

(一)“统计与概率”的意义

1.形成理解数据的能力

认识、收集、描述、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是每一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我们被信息所包围和控制,因此,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

2.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

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随机性、可能性,从这些随机中,找到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英国作家W.G.Wells预言:就像读和写一样,统计的思维将会成为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

(二)“统计与概率”的教材特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的“统计与概率”在教材中呈现循序渐进的方式,第一学段主要以统计与概率的分类、直观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简单统计表、可能性、数据分析、平均数等为主要内容。第二学段的内容包括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可能性和中位数、统计数据的分析等。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由经验到实践不断深化,教材的特点也显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可操作性强。

三、“统计与概率”的实践策略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运用于生活,且统计与概率是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内容,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学习《统计与可能性》时,运用生活中的游戏——摸球,体验概率、可能性的大小。如,从一个口袋中摸出5个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的球中,哪种可能性较大?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从而实现经历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某种颜色的球放得越多,摸出的可能性就越大。

再如,给学生们展示一个条形图,条形图反映的是小林调查班级的16位同学喜欢吃水果——苹果、梨、香蕉、草莓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条形图,说出喜欢吃苹果、梨、香蕉、草莓等各多少人?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熟悉的话题,也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是可行的措施。

3.增加实践体验活动

统计不是“计算+制作图标”,而是应该在活动中体验收集数据的必要性,经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提高分析数据的能力。

如小学三年级的《统计与可能性》,教学时,课之伊始,开展一个摸球游戏:一位学生闭上双眼,从装着三个黄球一个白球的容器中,每一次摸出一个球,再放进去,再摸出一个球……猜一猜,哪种颜色的球摸出的机会大?摸球继续,另两位学生记录每一次摸出的球的颜色,并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摸球。这样,分组将摸球的结果记录并每一次涂一个方格,并制成条形图,再根据制作的条形图,分析统计的结果,再分析统计的结果和自己猜测的结果是否一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样的活动,显然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摸球、猜测、制图、分析条形图等诸多环节,体验学习的快乐,理解统计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凸显学生能力的提升。

4.开展第二课堂

小学生对所学知识总有试一试的愿望,并且喜欢动手,对什么都喜欢探究,并且,开展第二课堂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加课外实践量,并且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如,调查是收集数据的有效方法,通过调查可以获得一手材料,是分析数据、统计信息的起点、得出结论的依据。因此,学习“统计与概率”时,开展调查活动有必要性。如,同学们日常关心的实际问题——气温的变化情况;调查骑自行车、坐公交车上学的同学;调查一天或者一周自己家庭扔弃塑料垃圾的情况。这些活动的开展,既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也基于教材的实践、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的需求。

总之,“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数学教材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而编写,教材体系成渐进性和复现性。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新教材、践行新课改理论、实施新课改理念,以学生的发展观为宗旨,以培养能力和提升能力为终极目标,创新教学,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活动任务的设计、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等,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课堂模式,构建“统计与概率”的精彩课堂。

[作者单位:盱眙县旧铺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摸球概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摸球游戏
小灵通摸球
有趣的摸球游戏
摸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