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色游戏之三则随笔

2017-07-17左丽云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小班小朋友儿童

左丽云

有童年就有游戏,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游戏需要。孩子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不断体验着成功与失败,体验着自由与规则,体验着过程与结果,在满足自身游戏需要的同时,逐渐形成自我。对于幼儿来讲,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他们的态度是认真的。它能帮助幼儿按照自己特有的模式去发展和成长,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地位。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能够自主地选择活动而不受现实世界的各种限制和约束,能够自由地组织对自身有挑战性的活动并进行体验。从成功中获得快乐,从失败中反省自我。儿童的各种情感,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需要得以表现,游戏是幼儿表现自我的最佳途径。孩子在游戏中全神贯注、无拘无束,陶醉在自己的活动之中,不再意识到自我,显露了自己真正的本性,各种情感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得以自然流露。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发展具有其他活动难以替代的作用,能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人格和身体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游戏和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幼儿教师应注重通过游戏达成教育的目标。

教育随笔一

游戏终归是孩子们的天地,无论什么游戏,最重要的是要看孩子的开心程度。以尊重孩子为主体的游戏理念就是要让孩子自主、乐意地参加游戏。

我们在小班建筑区搭积木时,有的小朋友不用积木来搭房子,而是把积木放在地上,当鞭炮来放。有一个胆子比较小的孩子也被拉去放鞭炮,一开始,他还不太敢放,后来别的小朋友给他壮胆,他也开始放了,而且放得很开心。后来其他的小朋友都散了,他一个还在那个游戏角里“点”积木,玩得很起劲。

案例分析

有道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刻意塑造往往难以收到期望的结果;相反,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给予幼儿自由自主地进行游戏的机会,才有益于幼儿在活动中完善自我。

反思

从前我也许不会让孩子去自发游戏,那这个孩子就不可能在这种游戏中克服胆怯,体会快乐。教师只有把自己也看成一个儿童,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儿童,让认知、情感、生活经验的目标在游戏中自然地达成。

教育随笔二

施洋在小班从来就不愿做角色游戏中的“爸爸”。我问他为什么不愿做爸爸,他说:“爸爸很烦的,要整理东西,小结时要告诉老师做了哪些事情。”“我喜欢做哥哥,做哥哥可以到处去玩。”所以,我知道孩子的心是很向往自由的。他在游戏中也喜欢自由,不要那么约束。

案例分析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在游戏时对自己的活动格外专注,不愿受外来干扰的影响,如果非要让他说出个所以然来,孩子就会害怕,宁愿放弃自己喜欢的角色游戏。

反思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应做些什么,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观察,在观察孩子时,教师的智慧和经验就显得格外重要。有智慧和经验的教师有时凭借孩子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可以把握孩子的心靈。所以有人说:“教师,既是一个职业,也是一种艺术。”“艺术”在这里的含义是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在活生生的过程中去把握,游戏教育对教师的挑战也正体现于此。

教育随笔三

小班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所以在游戏中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发生,这是一定要经历的过程,教育就是一个等待的过程。

有一个男孩在游戏中一定要做妈妈。按照以往的教育思维方式,我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扭转过来。但是我在新游戏理念的影响下,没有将这种性别意识强加给孩子,没有干预孩子的游戏。过了一个月,情况改变了,用不着提醒他,他就知道做爸爸了。还有一个小朋友,他喜欢把“西瓜”放在“煤气灶”上烧,我也没有制止他的做法。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四个星期之后,他就自然知道用锅烧饭了。有时教师硬要教给孩子一些知识,可能很累,却没有效果;经过一段时间后,没教过的东西却在游戏中逐渐被孩子理解了。

反思在游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因为幼儿的游戏活动似乎没有教师的指导也可以自然发生,但这不等同于“无为而治”,要做孩子游戏中的观察者、问题的解决者、机智的引导者,就会有很多事情要做。

教育感悟通过教育活动中发生的一个个不经意、不起眼的小事,让我认识到无论是集体教学、区域游戏,还是主题拓展教育活动,教师都应该以合作、支持的身份和孩子讨论讨论、商量商量。一起动手操作试一试,一起参与游戏玩一玩;也提醒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不要做教育工厂的熟练工”,只有悉心关注孩子情感、认知需要,分析原因、调整教育策略,积极建构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才能走进童心世界。

[作者单位:镇江市润州区朝阳楼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小班小朋友儿童
找茬儿
留守儿童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