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爱的阳光驻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2017-07-17丁浩然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师爱关心后进生

丁浩然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孩子们。师爱是一种由衷的、崇高的感情,它是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教育的纽带和动力。作为一位人民教师,要想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就必须心中充满着对学生深沉的爱,并将之无私地奉献给每一位学生,让爱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那么,怎样将这爱的阳光真正地撒向每一个学生心上呢?

一、要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应多方面关心学生。既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指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做人的道理,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实课余生活,发展兴趣爱好,真正做到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积极地发展;同时,还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能够乐观向上地幸福生活。现在青少年犯罪率有逐步增高的趋势,中小学生心理脆弱,经受不了一点挫折,缺乏心理承受力,常常出现离家出走、逃课,甚至轻生等问题,都需引起我们教师足够的重视。如果我们对学生的关心和爱只局限于学习方面,那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能全面发展,甚至会是残品、次品。因此我们要全面关心学生的点滴成长,这是真正爱他们的具体表现。

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时时感受到爱的关怀与温暖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学生群体。每一个学生因为受到遗传、家庭、社会的影响,都会表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异。如果我们只是对一部分学生施以爱心,而对另一部分学生毫无感情,不仅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感情对立,而且会影响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得不到师爱的学生往往会自卑自贱,情绪消沉,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影响他们对美好未来的积极追求。那些被偏爱的学生,不仅在同学中会受到孤立,而且会形成任性、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意志力薄弱等不良性格,影响他们的进步,甚至影响到个人前途。因此,我们要真心地、平等地愛每一个学生,既爱优等生,也爱后进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以极大的努力向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即使是后进生也会有所进步。

三、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不同的个体。”要教育学生,就必须全身心地爱他们,而要真正地爱学生就要全面地了解他们,特别是后进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经过教育可以转变的人,一个不懈追求、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人,当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学生形象矗立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一种要把学生培养好的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同时也从内心深处感到学生的可爱。因而,对学生的了解和热爱是互为因果的,了解越深,爱就会越巩固,越持久。

四、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他们的个性

教师和学生都是社会的人,我们在要求学生尊重自己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自己的存在对别人、对集体是有意义的,进而产生对自身的信心和希望。积极地肯定自己,才会逐渐懂得自尊并且自强不息,在各方面获得进步。因此,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那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特别是我们要注意尊重后进生的自尊心,多给他们以鼓励和期望,让他们提高自信心,认识自己,尊重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促其加速转变。

五、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而有方

我们爱每一位学生,决不意味着对学生可以溺爱、放纵、护短、姑息、迁就。只有严格要求学生,帮助他们逐步克服自己的弱点、缺点,循循善诱,才能促其早日成长。但是我们一定要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掌握好分寸,不能随心所欲、感情用事、揠苗助长,不能只有限制、命令,没有疏导,不能一好遮百丑,不能一个尺度要求学生。严中有度,严中有方,这是我们教师对学生真诚关心、热爱,渴望学生进步的体现。

总之,教育事业是一项爱的事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让我们全面地关心学生每一点一滴的成长,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并对之严格要求,让爱的阳光进驻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为培养出优秀人才而奋斗不息。

[作者单位:丰县孙楼街道办事处中心校 江苏]

猜你喜欢

师爱关心后进生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开心与关心
以师爱诠释教育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