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7-07-17徐琪忠
徐琪忠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一直以来,我们常常以阅读能力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语文成绩重要依据之一。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说说我的具体做法。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抱怨阅读课难上,越到高年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越不高,班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参与课堂学习,大多学生只是“听众”,个别学生光听不思,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我想,只有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才有可能实现。
1.制定目标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活动需要达成的目的、要求。每一个学段都有总的教学目标,需要体现在我们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每一堂课还有准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课堂阅读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明确本堂课具体的学习内容,需要做些什么?达到怎样的结果?带着这些任务学习,会引发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产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内动力。当然,教学目标的展示是逐渐地、不断地,让学生一步一步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并逐一完成。
如I: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蒲公英》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個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3)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以上三个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了三个“维度”,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有助于每个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2.设计问题面向全体学生
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动物过冬》一文,设计以下问题:
(1)课文中介绍了哪些小动物?
(2)课文中的这些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3)除了文中这三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你还知道小动物的哪些过冬方式?
每个学生对以上的问题都会有话可说,大家积极举手发言。不同层次的问题激发了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布置作业面向全体学生
为巩固课堂阅读教学,我们需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给他们分层布置作业,设计基础性和提高型的题目,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教学目标。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后,安排以下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给课文续编故事:“正当狼向小羊身上扑去时,……”;
(3)想象说话:如果我是小羊,……;
(4)自由组合进行课本剧表演;
(5)制作绘本,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份连环画,结合绘本给弟弟妹妹讲一讲故事。
不同的作业类型,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再觉得作业是一种负担。
二、要科学设计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课堂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阅读课文时,如果老师设计的问题过大,学生会无从下手;如果问题过于细碎,学生就缺少了体验的过程,容易造成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现象。教师设计问题,须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让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参与探索,要注意三个“突出”。
1.突出问题的开放性
问题的开放性是指设计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回答。
如,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一课,教师提问:“你喜欢课文中谁的做法呢?“学生的回答既能联系课文内容,又有了各自的个性化的感悟理解。学生A:”我喜欢小猴的做法,因为他把麦子全种下了地,收获到更多的麦子,把麦囤堆得满满的,这样它就有吃不完的麦子,而且它还能够与大家分享,心里就会感到幸福和快乐。“学生B:”我喜欢小牛的做法,因为小牛做事有计划,它没有把土地爷爷送的一口袋麦子一下子吃完,而是先吃家里的杂粮,还常常把麦子搬到外面去晒,一年后还有半口袋麦子,非常节俭。“学生C:”我觉得小猪的做法也不错,因为快过年了,小猪做些好吃的东西也是应该的,要是有好朋友来了,还可以拿出来招待呢!“
尽管大家的想法不一样,但都能说出各自喜欢的原因。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断加深,同时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2.突出问题的挑战性
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进入新课的浓厚兴趣。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军神》时,我先请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神”是什么样的,学生兴趣浓厚,很快说出各自心目中“神”的形象。那么“军神”是谁?他为什么被称为“军神”?问题一出,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把课文中的关键处找出来。课文中刘伯承重伤后依旧那么镇定;做手术坚决不用麻醉;手术时一声不吭,忍受剧痛数刀数;手术后谈笑风生。“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促使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在交流中感悟到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3.突出问题的延展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还需结合具体的课文高角度,审视文章内容。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鸟语》一文时,设计问题:作者为什么会喜欢“鸟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我”和鸟交谈的语句想象情境,揣摩推敲,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我”真的能“听懂”鸟语吗?要是能听懂,“我”跟鸟儿之间会说些什么呢?
延展性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要引导感悟体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体验和感悟。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能提高我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熟读文本,引导感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体验的途径之一是“读”。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读”的时间,让“读”架起学生与文本的桥梁。让学生通过多形式的读:朗读、默读、赏读、诵读、范读、分组读、比赛读……在读中感知语言,促进内化积累。如,教学《盲婆婆的蝈蝈》一文时,引导学生多形式反复朗读,读着读着,学生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情景:盲婆婆看到家乡清澈的小溪,看到四周美丽的风光,听到小溪缓缓流淌的声音……蝈蝈的声音让盲婆婆似乎置身于原野,心中溢满快乐。这样的感悟,激起了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爱幼的美好意愿。
2.创设情境,引导感悟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引导学生感悟体验语言文字。教学《世界多美呀》第4自然段时,为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创设情境:现在我们都是小鸡,刚刚从蛋壳里出来,让我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吧!此刻,同学们,你想说什么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把读书过程中得到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世界是多么美丽呀1
3.设疑质疑,引导感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在课堂上要善于设疑,引导学生质疑,引发学生体验感悟。如,教学《石头书》一课,揭题后,引导学生质疑:石头书是什么样的?石头书上有些什么内容?石头书有什么作用?……这些疑惑成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期待,有利于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阅读教学要追求有效,关键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通过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