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记者对法西斯独裁的反抗
2017-07-17郝洪健
【摘 要】安东尼奥·塔布齐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小说家。他的代表作《佩雷拉的证词》创作于1994年。作为一个长期旅居葡萄牙的意大利人,作者以1938年萨拉查独裁统治下的里斯本为背景,从小说主人公佩雷拉的角度,讲述他是如何从一个置身于事外的报社编辑,一步一步卷入社会变革的浪潮中的故事。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小说的有关死亡和有关历史与文学、文化之间关系的主题,来了解这部小说。
【关键词】死亡;文化;历史;塔布齐;《佩雷拉的证词》
中图分类号:I5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66-02
作为当代意大利著名小说家,安东尼奥·塔布齐(1943-2012)为意大利当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被誉为伊塔洛·卡尔维诺之后最伟大的作家。塔布齐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创作,笔耕不辍,出版了多部作品。他的代表作《佩雷拉的证词》曾荣获意大利坎皮耶罗文学奖、维亚雷焦文学奖、斯卡诺文学奖,以及莫内欧洲文学奖。虽然他是意大利人,却长居葡萄牙,他把这部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在葡萄牙。作者从主人公佩雷拉的角度,讲述了二战前夕,葡萄牙一位置身于政治漩涡之外的报社编辑,如何完成对自我的救赎并走上反抗独裁统治的道路,这里面有许多值得人们思考学习的地方。
小说发生在1938年的夏天,萨拉查独裁政权统治下的里斯本,那一年,西班牙的内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在同一时间,德国和意大利这两个法西斯国家正在把整个世界推向战争边缘。
小说的主角佩雷拉,是里斯本一家小报文化版的编辑,也是一位鳏居的中年人,他承受着丧妻之痛。每天回到家,他都要和妻子的照片讲话,这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习惯。对于1938年独裁阴云笼罩的葡萄牙和战云密布的欧洲大陆,他置身事外,他不了解也不想了解葡萄牙当时的社会情况。随着他和报社供稿人、大学毕业生弗朗切斯科·罗西,以及他的女朋友玛尔塔的交往,佩雷拉开始意识到葡萄牙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从一个对政治置身事外的人,一步一步变成一个有政治觉悟的人,在罗西被葡萄牙秘密警察追捕时,佩雷拉收留了他,并帮他躲过追捕,但这也没能挽救罗西的性命,在小说的结尾,他在他工作的《里斯本报》发文公开谴责萨拉查政权的暴行。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然后他走进书房,坐到打字机前,写下这样的标题:无辜记者惨遭杀害。然后他另起一行,开始写:遇害记者名叫弗朗切斯科·蒙特罗·罗西,原籍意大利。他与本刊合作,撰写新闻评论和讣文,文章主题涉及当代知名作家,比如马雅科夫斯基、马里内蒂、邓南遮、加西亚·洛尔卡。他的文章暂时还未刊出,但也许会有出版的一天。他是一名乐观的青年,热爱生活,却受聘本刊负责撰写死亡主题的文章。而他本人最终也无法逃脱死亡的宿命,于昨夜被死神觅得。”
以这种方式,佩雷拉展现了他作为一名记者为每个公民争取自由平等的信念。
对死亡的思考是贯穿于整部小说的一个主题。在小说的开篇,主角佩雷拉便考虑有关死亡的问题:考虑人死后是否有灵魂以及肉体是否会复活……不知是否因為他身体肥胖并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自己感觉时日无多,还是沉浸在对他的亡妻的思念中。总之死亡这个念头在他的心头萦绕不去。巧合的是,佩雷拉交给罗西的任务便是给那些重要作家写讣告,写讣告跟死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小说的最后,罗西被秘密警察杀害,他的惨死,让佩雷拉在政治上走向成熟,也让他走上了反抗萨拉查独裁统治的道路。
佩雷拉和罗西之间,既有着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伟大的友谊,又有着父子一般的感情,在小说中,佩雷拉也把罗西形容为他从未有过的儿子:身材修长、在气质上是非常害羞和安静的,但内在却有着与萨拉查独裁政府斗争的勇气。
小说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是文化和历史之间的关系。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佩雷拉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最开始,他一直在强调自己是非政治性的报纸《里斯本报》的文化版编辑,这家报社一直避免刊登那些可能会惹恼当局的新闻,佩雷拉第一次和罗西通话时这样介绍:“我们是非政治性的独立报纸,不过我们相信灵魂,也就是说我们有天主教倾向。” 此外,他还认为,文学是游离在世界之外的东西。比如在小说前三章,佩雷拉期望从罗西这儿得到一些有关天主教作家的讣告,而在罗西写的讣告中,却显露出他对受萨拉查政权欺压的作家的同情和对支持法西斯主义的作家的鞭笞,可以说,罗西对这些作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批判性的见解。在通读这些讣告之后,佩雷拉却认为,一篇讣告应该着重评论一个作家的作品,而不是评论作家的思想或者讨论他的死亡原因。佩雷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葡萄牙那时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随着跟罗西的深入交往,佩雷拉一步一步地陷入了认同危机,于是他找到了他的老朋友席尔瓦,他俩在一个浴场里会面,席尔瓦在一家研究所工作,负责收集和研究葡萄牙王国时期的民歌,他一心从事研究,从不过问政治。佩雷拉问他,作为一个记者,应不应该告知读者社会的现实情况。席尔瓦认为,在文化和政治之间存在着不小差异,而他却不明白,文化是基于意识形态而存在的,这一点正是艺术家们想要贯彻的。
《佩雷拉的证词》讲述的是主人公佩雷拉从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一步步走向为争取新闻自由和反抗独裁统治道路的故事。作者选择这个角色是很成功的,主角佩雷拉是一个可怜的普通人,而不是英雄,使很多读者对这个角色的遭遇感同身受。小说是以主人公的角度来叙述的,好像小说主角是在出庭作证一样,小说的每一个章节都以“佩雷拉坚称”开始,也都以这个词来结束。这便是这部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就是文本的重复性。
在小说中,这里的重复性不仅是指词汇的重复,也指小说人物、主旨的重复。这些重复不但可以使文本更加紧凑,也可以使小说的意义更加丰富多彩。当读者在阅读小说的时候,“佩雷拉坚称”这几个字好似钟声不断地在他们脑海中回鸣。叙述者并不是无所不知的,而是遵循主角叙述事件的过程来讲述这个故事的。读者是不可能忘掉小说叙述的是佩雷拉讲述的故事。这样,现实读者的视角就会聚集到佩雷拉愿意展示的东西上。塔布齐的语言简洁优美,可以被读者大众所接受。
小说凭借它对独裁统治下的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困境下的危机描写吸引了大量的读者,这本小说不到十万字,但它的信息量十分丰富,从文学到政治,从历史到哲学,作者信手拈来,驾轻就熟。有艺术特色的是塔布齐通过佩雷拉和罗西,为不少欧洲作家撰写了回忆性的文章,这也从侧面表达了他对这些作家的看法。此外,小说中充满了人物之间的对话,通过这些对话来展现作者对当时欧洲政治情况的看法和对文学、历史关系的看法。
总而言之,《佩雷拉的证词》告诉人们:自由和民主是需要争取才能得来的。虽然这部小说是在讽刺1994年代表新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力量党登上意大利政坛,但是也可以看出,安东尼·奥塔布齐的创新之处和高超的创作技巧。这也是为何他和《佩雷拉的证词》广受读者欢迎的原因。
参考文献:
[1]Flavia Brizio-Skov, Antonio Tabucchi: Navigazioni in un arcipelago narrativo [M].Cosenza: Pellegrini Editore, 2002.
[2]张世华.意大利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3] 安东尼奥·塔布齐.佩雷拉的证词[M].邓婷译.: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郝洪健,河北省张家口市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 意大利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