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用“心”进行教育

2017-07-17陈艳菲

戏剧之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对症下药恒心耐心

陈艳菲

【摘 要】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情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探究具体原因,做到“对症下药”,并不断反思和总结。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想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起应有的威信,还必须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班级的微小变化,处理事情及时果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让耐心、爱心和恒心贯穿其中。

【关键词】探究原因;对症下药;爱心;恒心;耐心;民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11-02

班主任工作繁琐复杂,而一代代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多变性,又给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如果忽视学生的个性,不能用心去探究问题的本质,而是用“老眼光”“老经验”对待,甚至“倚老卖老”,摆出长辈架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的话,不仅会使问题恶化,还会失去“民心”,失去班主任的威信,使日后的班主任工作更加寸步难行。笔者作为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也走过上述弯路,以下就处理学生迟到问题,交流笔者失败和成功的经验。

一、出现问题

自从升入三年级,班级学生的迟到现象越来越严重,表现在迟到时间越来越长,有的甚至破坏了第一节课的正常教学,影响了授课教师的情绪,也大大降低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听课效率。久而久之,懒散的风气开始在班级蔓延,迟到的人数开始增加,且为了逃避责任,一些迟到的同学开始编造各种谎言欺骗家长和教师。在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班级部分同学上课睡觉、吃东西、迟交甚至不交作业,导致其学科成绩一落千丈,有的还出现了厌学情绪,让教师们头疼不已,家长们更是万分担忧。

二、处理失败

为了遏制这种不良风气,笔者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比如让迟到学生背《学生手册》上的相关条例、写检讨书,还在放学后实行过罚留制,甚至规定凡无故迟到两次以上者,给予相应处分。这些方法实施后,只对部分学生有效,更多是引来学生的强烈反感,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

三、冷静反省

为什么这么努力仍效果不佳?笔者不得不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笔者发现了问题的症结:一刀切,方法单一,且处理问题过于急躁。作为一名德育教师,笔者怎么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忘了呢?

四、探究根源

笔者开始深入班级,与学生谈心交流,与家长联系沟通,对迟到同学进行分析和归类,发现导致他们迟到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是装扮型。这种类型集中反映在女同学和个别男同学身上。过于爱美的心理使他们开始注重打扮。早上本就起得晚,又要洗头、弄发型,又要搭配服装鞋袜,有的还要化妆。养成习惯后,觉得每天不打扮就无法出门见人。

第二类是游戏型。这种类型集中反映在男同学身上。他们大多在学习上缺乏目标,在家很少与父母交流,总是躲在自己的房间打游戏直至深夜,导致第二天早上起不来,白天上课没精神。

第三类是退宿型。住宿生本就是因为家远才选择住校的,但一些同学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受不了学校早锻炼、晚自习等规章制度的约束,而提出退宿。但路途遥远,起床时间、公交车班次时间、天气等稍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迟到。

第四类是赖床型。这种类型男女生都有。早晨起不来,特别是天气寒冷的时候,因为这种原因迟到的学生很多。

第五类是无人管束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一是离异家庭或重组家庭。家长要么“踢皮球”,互相推诿;要么觉得亏欠孩子,在物质上进行补偿,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引导和必要教育。二是事业型家庭。家长为了生计,为了给自己和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环境,四处奔波,忙于工作,没时间也没有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和在校表现。三是家长本身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对孩子要么过于溺爱,帮助孩子逃避责任和惩罚;要么觉得管不住孩子,从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而把希望寄托于学校和老师。

五、成功解决

首先,营造出良好的大环境和氛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所以,笔者努力让自己每天都早早进宿舍检查,早早进教室开展晨间教育,同时自己的穿着打扮大方得体,在各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与此同时,笔者利用教育活动课时间,加强对美的宣传和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积极开展与专业相结合的班会活动,不定期发布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情况等信息,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和健康生活中。

其次,改善局部,争取个个击破。从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迟到很少是故意的,主要是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没养成。因此,笔者和学生展开不定期的交流谈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惩罚措施也进行了改变,转而推行为班级做实事等更人性化的措施,让班级其他同学共同监督。

再次,学习充当“多面手”。学习成为“桥梁”,多与家长沟通,教会家长正确科学的教育方式,取得家长的信任与理解、支持与配合,从而在家校两种环境下,都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壓力和动力;学习成为“谈判高手”,和迟到学生“约法三章”,再次出现问题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培养学生不仅能承认错误,也能有不逃避惩罚的担当意识和积极改正错误的勇气;学习成为“定时闹钟”,坚持每天打电话给“无人管束”的“迟到王”,督促他们起床,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学习成为“心理辅导员”,既关注迟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又主动去了解他们的家庭、朋友等,从而寻求到谈心的共同话题,消除隔阂,用尊重换取信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这样执行一段时间后,班级迟到的学生明显少了,“老油条”迟到的次数也呈递减趋势。

六、反思总结

(一)细心察觉微小变化,处理问题及时果断。学生刚入校时,因为对环境感到陌生,所以想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一般都比较能够遵守校纪校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环境越来越熟悉,也摸清了老师的脾性,一些存有陋习的学生,“原形”开始毕露。他们每犯一个错误,既是对自己压抑过久的一种释放,也是对教师处理问题的态度和采用方式的一种试探。因此,在班级刚出现问题的时候,班主任就应该表明态度和立场,采取有效方法,“杀鸡儆猴”,剖析利害关系,使其他同学引以为戒。如若麻痹大意、任之由之,或是害怕麻烦、一拖再拖,只会使问题变得更严重,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班主任工作会变得更加操心费力。

(二)处理的方式和方法要行之有效,要有毅力和恒心。学生犯错,教师为了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给予必要的惩罚是无可厚非的。但“法不责众”,如果惩罚的对象过多,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让犯错学生“结成同盟”而变得无所畏惧,联合起来挑战班主任的威信,使问题变得更糟糕。所以“擒贼先擒王”,要抓典型,如第一个犯错的、犯错特别严重的,或是屡教不改的。在其“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杜绝此类行为的再次发生。

当然,除了要找准对象和时机外,班主任自身的意志力也很重要。这个意志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采取的措施要落实到位。比如惩罚迟到的学生为班级做件实事,做什么实事?由谁决定?什么时候执行?谁来监督?谁来评价?事后如何总结?如果能够做到民主决定、严格监督、自我和他人共同评价与总结,那么这个惩罚才可能有效;反之随意指派,草草了事,那就不具备威慑的效果。二是班主任如果缺乏恒心,怕麻烦,不能很好地坚持措施,那么这个措施被轻易取消之后,带给学生的信号就是,随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或是老师也拿我们没辙了。这种朝令夕改的作风,会使班主任在班级的影响力荡然无存,以后处理任何问题都会异常棘手。

(三)学会提前营造积极正面的班级舆论,争取“民心”。沟通是消除误会的最好武器。班主任要学生做好某件事情之前,應该利用恰当的时间和场合,向学生阐述这么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结合学生所关心的专业、就业情况,以及社会需求等话题进行分析,从而取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分清是非。如此一来,一旦有学生犯错,班级内容易形成正面的舆论谴责,班主任工作就容易开展。反之,如果事前的铺垫不到位,一味用“强权”压迫学生“达到标准”,那么学生不仅不会理解教师的“苦心”,反而会认为教师是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如想着评优评先,而把学生当成玩偶和棋子。如果是这样的话,教师想要惩罚犯错的学生,不仅得不到其他同学的支持,反而会听到他们的声援和抗议,班级就会出现混乱。

(四)处理班级问题要有耐心和爱心。作为年轻班主任,笔者有冲劲和拼劲,肯在学生身上花心思、花精力,付出努力后,笔者就开始期盼学生突飞猛进,但结果往往是越期望,越失望;越急躁,越糟糕,越来越没有信心和斗志。处理迟到问题的经历让笔者明白,学生的行为是具有反复性的,因此教师的工作也避免不了会有重复性。于是笔者告诫自己:如果学生不会犯错,要老师干什么?所以,当学生昨天才答应好的,今天又犯了同样错误时,或是大错小错从不间断时,笔者收敛起急躁想发火的情绪,冷静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合适,还有没有其他可行的方法;利用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开始学会不厌其烦地尝试各种手段,直到取得效果为止;也学会了向有经验的前辈取经,或者放下架子,和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取得进步时,不吝啬表扬的同时,和学生一起庆祝,与学生亦师亦友。

以上就是笔者处理学生迟到问题的过程和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与学生差距不大,易于沟通”的优势,把细心、恒心、耐心融入到班主任工作中,争取“民心”,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对症下药恒心耐心
“燕子垒窝”显恒心——“思想政治受洗礼”评论之一
政贵有恒——为政应有“恒心”
恒心是成功的基石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
人参虽好,也要“对症下药”
台媒称海峡论坛“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