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再重构的舞蹈《家·梅表姐》
2017-07-17张媛月
编导:梁群
表 演 者:殷硕
表演团体:北京舞蹈学院
荣获奖项:获第八届全国文华艺术院校奖“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青年组表演银奖、优秀教学剧目奖和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表演三等奖,优秀剧目奖,编导奖。
【编导介绍】
梁群,1970年生,湖北武汉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国家一级编导。作品《萋萋长亭》荣获第五届桃李杯优秀教学剧目金奖、首届荷花杯舞蹈比赛编导银奖、表演金奖、首届CCTV舞蹈大赛优秀编导奖及作品表演金奖。《那片血色山冈》荣获第二届中国舞蹈节暨第五届“荷花杯”全国舞蹈比赛作品银奖、编导金奖,荣获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表演三等奖、优秀剧目奖、编导奖。《九歌山鬼》荣获第六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编导银奖、优秀教学剧目奖。作品还有《洪波曲》、《咬定青山》、《家·梅表姐》、舞剧《桃花扇》、《柜中缘》等。
【创作手法分析】
一、作品选材
作品选材自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家》梅表姐的形象。《家》中描写了在五四运动之后在成都的一个大的封建家庭逐步走向衰败的故事,梅表姐是当时青年的一个典型代表:受当时五四运动影响,学习进步知识拥有着进步思想,奈何社会的大环境却还是封建落后的,一个过早清醒的灵魂接受的就只是痛苦罢了。梅奋力反抗但最终不得不屈服于封建的婚姻制度,加上当时战争的爆发,抑郁成疾,最终伤心病故。《家》作为文学作品经典,拥有大众基础,故事矛盾激烈具有可舞性,符合作为舞蹈素材的基本条件。
二、结构分析
(一)文学作品的解构。文学作品《家》故事梗概:其中描写了成都的一个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这三兄弟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各有各的悲剧。与梅相恋的是大家庭中的长子长孙觉新,但他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婚后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梅嫁与他人但不久却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了她无穷的痛苦。在战争爆发后的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文学作品与舞蹈作品的特性不同,除了表达手段(文字与肢体)的不同之外,文学擅于在叙事中抒情,而舞蹈直观且具有强烈感染力但舞蹈的叙事和人物的塑造则要进行虚化。舞蹈从文学作品中提炼素材时要从“表现主题”出发,不能烘托主题的细枝末节则需进行舍弃,从选取的这个人物的角度来表现故事。
(二)舞蹈作品的再结构。舞蹈结构(分为三段):1.舞蹈开始定位在觉新已另娶,而自己的丈夫去世,梅回娘家成都居住时常能看到觉新的时间点。2.梅拾起掉落的手绢,想起以往与觉新在梅园赏梅的无忧时光,心情雀跃激动。3.战争的爆发成了最后的一根稻草,梅不堪重负。手绢掩面“病逝”在梅花树下。
舞蹈结构没有单纯按照时间顺序而是采取插叙的手段,在梅逐渐病重的过程中加入一段往日的欢乐时光,对比明显,凸显时代给她一生造成的影响,产生一种悲剧美。
三、动作设计
梅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因心情抑郁而患病,严重时会咳血。因此她右手拎手绢,动作端庄中透着虚弱。以下选几个典型的动作造型进行分析:(一)舞蹈开场动作是梅静静伫立,右手拎手绢捂在胸口,左手端庄背后,右脚后踏步,侧对观众。后背是直的但气息下沉,虚虚站立,勾勒出一个人物的基本形象。(二)在舞台左前侧三个大幅度的定格动作后,身体下沉重心后移,脚下碎步移到舞台中央,停住,一口“血”吐在右手的手絹上。(三)上前一步并腿转,右侧上举的手中手绢飘落,梅回头,蹲下捡起。前面的动作情绪紧绷,这时一个掉手绢的状况外的动作,使整个动作节奏一懈,自然过渡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之中。(四)第三段中动作支离破碎,情绪爆发后一个深俯身,梅慢慢起身整理头发,恢复冷静,向前稳稳地迈了一步,双手端放在腰间。象征着一种回光返照,回看自己的一生。然后转身,静静死在梅花树下。
《家》中在梅表姐死时的章节中有着这样的一段话:老三觉慧在棺材四周绕了一转。跟别人一样他也向梅说了告别的话。他不哭,也没有悲哀,他有的是满腹的愤怒。这让人不禁想:这样的人还有千千万吧,都这样在整个社会的漠然中死去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是个人的一种极端的不自由和人们对他人甚至于对自己的一种漠视。幸而现在是新的社会了,这种得之不易的自由万万不可轻易舍弃。
【启示】
舞蹈作品最终目的是为了传达一种思想和意识,以及对世界的态度。舞蹈作品《家·梅表姐》以叙事性的舞蹈表达对文学文本中的梅表姐进行二度创作。以肢体艺术形式再度解读文学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将文学中的经典人物以更具象和鲜活的方式搬上舞台,站在当下去回首旧中国社会中的女性命运的苦楚与凄凉,从而引发观者的无限深思。
作者简介:
张媛月(1993-),女,汉族,河北邯郸人,全日制学员,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江南大学舞蹈学专业,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