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浏阳祭孔古乐活态保护内涵及措施研究

2017-07-17张璨

戏剧之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古乐

张璨

【摘 要】浏阳祭孔活动历经百余年,遭遇的重大社会变革让一度繁盛的祭孔活動日渐式微,浏阳祭孔古乐由此面临生存的巨大考验。随着祭孔活动的恢复以及时代的变迁,浏阳祭孔活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仪式用乐也显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鉴于此,我们需秉承“活态保护”之理念,在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当下,要抓住机遇,科学有效地提升和应用古乐,实现浏阳祭孔古乐自身的存续和发展。

【关键词】文庙祭孔;古乐;礼乐并置;活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J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60-03

一、浏阳祭孔古乐简述

浏阳文庙祭孔古乐始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是浏阳礼乐局首任教习清监生邱之稑专为浏阳文庙祭祀孔子而创编的融礼、乐、歌、舞于一体的极具特色的祭孔仪式乐舞。浏阳祭孔古乐表演包括三个部分,歌工分两行手持物板站立演唱祭孔六乐章,乐生演奏八音古乐器,舞生则分别在第二至第四乐章以舞合乐。每次祭孔奏乐的开始时间为凌晨三时,历时两个小时,参加古乐表演的人数约为200人,规模宏大,气势壮观。①浏阳祭孔古乐一直被称为“中国雅乐的活化石”。②历史上曾名扬天下,浏阳也因其独具特色的古乐得名“南方礼乐中心”。③1956年,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专家杨荫浏教授专程来到浏阳,用五线谱记录下了祭孔六乐章,这也是国内唯一记录完整的祭孔仪式音乐乐谱,现在曲阜孔庙祭孔亦引用浏阳古乐乐谱。早在20世纪80年代,浏阳文庙祭孔就得到了浏阳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关注,以浏阳首任文化馆馆长潘信之为首的一批文化人士也一直在为恢复及保护古乐积极奔走。2014年7月,浏阳祭孔古乐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浏阳祭孔古乐保护现状

由于清末之后时局动荡,浏阳古乐遗失及损毁情况严重。“在军阀混战期间,北军劫去一个极宝贵的玉质特磬,抗战时期乐器被埋在土里,以致原制的铜质‘凤箫音质损坏,8个编钟被盗。1945年10月在耒阳的一次演出中又丢失了很多乐器。”④所以,1962年,虽有文化部拨款修复古乐器,但历经多年沧桑,浏阳祭孔古乐濒临消亡。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专门组织祭孔古乐表演的浏阳礼乐局在解放后解散,古乐表演失去了可以依靠的组织机构,以及赖以生存的演出及发展平台;另一方面,一些造诣颇高的歌工、乐生、舞生年事已高,相继离世,没有能力再从事古乐的教习和表演,以及培养通音律的古乐表演传承人,包括乐生对古乐器的演奏,歌生演唱歌曲的音准节奏,舞生动作的规范及统一,甚至通赞喊礼的腔调都面临消失的危险。目前浏阳祭孔古乐的传承人仅剩一位88岁高龄的邱少求老先生,表演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另外,修复各类古乐器、培养表演人员、恢复祭孔大典需要庞大的经费支撑,政府的专项拨款对于激活浏阳祭孔古乐来说是杯水车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浏阳古乐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即使是困难重重,浏阳市委、市政府对于浏阳祭孔古乐保护和管理工作一直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在成立浏阳文庙祭孔古乐抢救保护工作组后,迅速制定了相关保护方案。同时,相关部门还发掘整理出近40万字的浏阳祭孔古乐资料,组织老佾生们录制了百余分钟的音像资料,为再现祭孔盛况提供了最直观的参照。

三、浏阳祭孔古乐活态保护内涵

浏阳祭孔古乐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相关的保护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较为成熟的“活态保护”概念,无疑对浏阳祭孔古乐的后续发展,即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应用、提升及功能实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活态保护强调的是‘非遗的现代生存空间的构建和现代功能的运用,目的是帮助‘非遗实现现代价值,也可理解为在对‘非遗活态流变性认可的基础上,依托现代社会生存方式,构建‘非遗新的生存空间,实现‘非遗的现代价值,使‘非遗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生机,得以继续传承发展的一种保护方式。”⑤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活态保护”这一概念就得到了专家们的重视。⑥此后,诸多学者也都普遍认为“活态保护”是实现“非遗”保护和传承必不可少的途径。⑦

针对浏阳祭孔古乐这一类极具表演性、参与性、集体性及互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一直在政府的领导下进行,毕竟过度开发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丧失原貌,甚至遭到破坏,使项目价值贬损。但是,在浏阳祭孔古乐本质属性下,由于当前经济文化大潮的影响,浏阳祭孔古乐需要在领悟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去亲自感受古乐。也正是由于这一属性,浏阳祭孔古乐的活态保护有了产业化发展的商机,将传统文化与浏阳祭孔古乐紧密结合并加以利用,依据自身特色发挥其文化资源产业化优势,这才是对浏阳祭孔古乐实现存续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浏阳祭孔古乐活态保护的有效方式。

四、浏阳祭孔古乐活态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搭建与相关学校的教育传承联系

邱之稑在创编浏阳文庙祭孔音乐之时,成立了专门掌管音乐教育和表演的浏阳礼乐局,该礼乐局不仅教学体制完善,规章制度严苛,个体分工也十分明确。通常在礼乐舞传承教习方面,需经过层层筛选,择优为用。自从礼乐局解散,专事音律的人员已不复存在,浏阳祭孔音乐面临活态传承的断裂,唯一一位参与过解放前祭祀大典的乐生邱少求老先生已是88岁高龄,实难参与演出。在采访邱老的过程中,老先生多次强调,祭孔音乐的传承,政府单一关注是远远不够的,乐器制作以及各类乐器的演奏技巧才是浏阳祭孔音乐活态传承的关键。

如今,祭孔活动的参演人员都是文化馆、体育局临时抽调的职工,现场采用音频播放,歌工、乐工“依葫芦画瓢”,未能真正表演出古乐之美。因此,在教育传承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两种路径,其一,与高校音乐专业建立联系,定期进行古乐舞的表演培训,保证音乐活态传承的专业水准。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都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表演功底,表演会更得心应手;其二,可以由政府或企业联合成立培训机构,或者政府指定培训机构,安排专业人员对幼儿进行祭孔音乐的教习,学费优于其他的音乐培训,并定期举办相关仪式活动,在活动内容、服饰、表演等方面吸引民众的关注。

(二)对浏阳祭孔古乐生存环境的构建

首先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浏阳文庙祭孔保存下来比较完整的只有祭孔场所—文庙,大部分盛器、古乐器早已损毁,服装、道具也已老旧无法使用。为了再现祭孔盛典,所需重建和改造的项目繁多,花费巨大,积极把握当下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的时机,完成基础设施的重建和改造工作,恢复必备的一些盛器、乐器、服饰、道具,为祭孔礼乐的传承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其次在意识上引导礼乐并置,不宜有所偏颇。在中国早期礼制中,礼乐总是相伴出现的,浏阳文庙祭孔礼乐则不然,佾舞教习李春煇在邱之稑所编《律音汇考》序中描述“文庙向无乐舞。戊寅岁余同谷士与修邑乘得读颁定文庙乐章,谷士谓可遵而谱之也,余心志不忘。”⑧故邱之稑根据文庙乐章开始专事音律谱曲,自制古乐器,考究古舞谱,浏阳文庙祭孔大典才算真正意义上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乐文明。

作为“中国雅乐的活化石”,浏阳文庙祭孔古乐一直受到关注。1956年,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专家杨荫浏先生组织老佾生们于长沙表演,对六乐章的乐谱做了五线谱的详细记录;1962年文化部拨款修复古乐器,训练乐生进行表演,并由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录音;浏阳县还编印了《浏阳古乐资料》,将祭孔六乐章译成了简谱。很显然,浏阳文庙祭孔音乐不能脱离礼制仪式而单独论之,因为即便有演唱、演奏、舞蹈等本体形态表演,却未能承载乐德、乐化等文化理念内涵,如此表演必定空洞乏味,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谓“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礼记注疏.卷二十》)。只有两者内外结合兼修,方具塑造人格之功能意义。所以,在活态保护方面一定要两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礼制上要积极收集上古时代的相关祭祀史料,加大祭孔礼制的理论研究力度,最大限度发掘礼制仪式中仁以处人、见利思义、礼貌待人、学无止境、诚实不欺、宽以待人、廉洁奉公、孝顺父母、尊老爱幼等优秀品质;多考察不同地方的祭孔大典,清楚自身特点,力求开创独具浏阳特色的祭孔大典,并使之逐步发展为浏阳特有的“名片”。

所以,作为用于仪式且固定化的礼乐,乐与礼制仪式要相须为用,并置互融,缺失了礼乐的任一方面而单独解读礼乐文明,都会导致曲解和误读。

再次,善用政府资源,同时吸收社会各级力量。在当代经济社会的利益驱动下,个体或小团体利用现代传媒进行宣传所需费用惊人,时间和推广范围也无法保证。但是,以政府部门牵头,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体达成一致,进行全方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不仅可以节约推广经费,而且还会提升宣传效果。通过媒体的立体式宣传,更容易将浏阳文庙祭孔礼乐带入公众视野,扩大社会影响力,为传承提供基本的人员保障。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主要思路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这也表明了政府具有所有权和主宰权,而“社会参与”通常只是“客串”或者“陪衬”,无法发挥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只有调动社会上的各种力量,将祭孔礼乐融入民众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完成祭孔礼乐文化的自我良性传承。因此,若能成立浏阳文庙祭孔有关礼或乐的大小民间协会,以定期集会的方式展现其风采,形成一个普通民众参与的运作机制,必能与政府主导的操作模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补。

最后是在本体形式上充分发挥祭孔节日及文化空间的作用。俗话说“活鱼要在水中看”,祭孔之礼乐就如同“活鱼”,祭孔活动就当属“活鱼”赖以生存之“水”。因此,祭孔活动是浏阳祭孔古乐的物质载体,也是浏阳祭孔古乐得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土壤。2005年,国家相关部门颁布《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号召通过节日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可见,保护和传承浏阳文庙祭孔古乐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每年定期开展春祭、秋祭、诞祭等祭孔活动,吸引民众关注,弘扬祭孔文化,如此才能将祭孔古乐生生不息传承下去,并且这种形式的保护有助于祭孔古乐的整体性保存,也利于实现祭孔活动的群体性传承。

(三)对浏阳祭孔古乐产业化途径的尝试

1.传统基点下的新型仪式开发。所谓传统基点下的新型仪式开发,是指所开发的项目有助于民众文化生活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是与时俱进的。对于浏阳祭孔古乐的开发利用,首先要确保建立在有效保护基础上,只有在良好的保护运行机制下才能开发能够持久延续的相关新型仪式和环节,如果只注重创新开发,遗忘传统之根,势必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在推广祭孔活动的同时,必须以传统祭孔礼乐为基点,再拓展新型的活动环节和仪式项目,使祭孔礼乐的活态保护具备更广阔的功能意义。

浏阳市政府在這一点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如开笔礼、场外朗诵等。虽然地方政府更倾向对项目旅游的发展,但客观上却为祭孔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尤其对祭孔文化内涵的挖掘更加深入。在保护传承中创新,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保持活力,同时通过仪式的增设,多方位诠释儒家文化内涵及孔子教诲,让人们进一步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厚重。从产业化角度出发,新型活动仪式的培训及参与都可以适当收取费用。

2.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下的古乐展演。浏阳祭孔古乐的展演必须依托文庙这一物质文化遗产载体,因此,定期在浏阳文庙进行祭孔活动,将浏阳祭孔古乐呈现在世人面前。浏阳祭孔古乐与浏阳文庙有着密切的关系,依托特定的环境以及特定的祭孔时间,才能进行祭孔古乐的展演。当然,在浏阳文庙建筑、景观及其文化价值的多重影响下,浏阳祭孔古乐增添了文化韵味,且高质量的定期古乐展演也能吸引大量游客。如今,曲阜孔庙每年游客在500万人以上,浏阳即便以其十分之一即每年50万的游客量计算,古乐演奏门票按40元/人计算,仅门票一项,每年收入可达2000万元。⑨可见,这也是浏阳祭孔古乐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3.打造浏阳祭孔古乐的品牌特色。浏阳祭孔古乐在展演时,可能会促进一些物质性产品的生成,这些物质性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浏阳祭孔古乐,甚至成为其品牌标志。所以在发掘浏阳祭孔古乐典型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大众的生活需要及市场需求,制作出符合时代审美和消费特点的工艺产品,如各类古乐器的缩小版纪念品;身着演出服的各类玩偶;各类演出道具等。如此,不仅打造了浏阳祭孔古乐的品牌特色,也满足了游人购买浏阳当地纪念品的需求。此举也是浏阳祭孔古乐实现产业化发展的途径之一。

五、结语

浏阳祭孔古乐是依托浏阳祭孔活动而存在的,从社会生活角度来看,浏阳祭孔活动虽不是民众生活中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载体,却是普通民众所追求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特别是在古乐表演中,不仅寄托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也是民众精神追求下的一种情感表达。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盛行之势,发挥浏阳祭孔活动的平台优势,促进浏阳祭孔古乐项目的活态保护,最终实现浏阳祭孔古乐的完美呈现和持久延续。

注释:

①喻意志,章瑜.浏阳祭孔音乐初探[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2).

②朱用休,唐寿明.浏阳古乐——中国雅乐的活化石[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

③④⑨王娟.试论浏阳古乐及其开发构想[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

⑤丁燕妮,郑耀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5(6).

⑥赵宋光.确立传统文化活态保护系统化机制[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3).

⑦王丽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可行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7.

⑧朱用休,唐寿明.浏阳古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3.

参考文献:

[1]朱用休,唐寿明.浏阳古乐[M].长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

[2]张士闪,狄波.中国艺术民俗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3]方俊吉.认识孔子、孔庙及祭孔[M].高雄:高雄市文献委员会,2008.

[4]邹律资.湖南文庙与书院:儒家文化的载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5]柳雯.论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现代旅游业[J].新疆社会科学,2007(4).

[6]唐红炬.文庙的保护和利用:应在冲突中寻求和谐[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6).

[7]廖国强.文庙与云南文化[J].云南社会科学,2006(2).

作者简介:

张 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所研究员,三湘音乐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 “浏阳文庙祭孔礼乐文化价值及其有形化利用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XSPYBZC079。

猜你喜欢

古乐
弦管古乐是泉腔戏曲的曲库——从梨园戏三元老论南音与梨园戏关系说起
南诏古乐源流初探
琴之大雅:中正而和
龟兹古乐
非遗口述史系列之七: 觉囊梵音古乐
雄安古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我院“编钟古乐”登上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
泉州北管:地域文化交融出的古乐
How to Use Games in English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