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琼剧舞台表演艺术的认识
2017-07-17符芳珍
符芳珍
【摘 要】琼剧,也被称为琼州戏或者是海南戏,是海南群众十分喜欢的一个剧,十分具有地方特色。琼剧的历史悠久,和粤剧、潮剧、汉剧并称为岭南四大剧种,琼剧属于南戏中的一支。根据史书的记载,明末清初,当地就已经流行使用土语演戏,而土语就是琼剧的前身。后来,又吸收了闽南戏以及海南民歌的一些特色逐步形成了现在的琼剧,并且逐渐在海南各地传播。
【关键词】琼剧艺术;表演;舞台艺术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57-01
一、琼剧艺术概述
琼剧也被称为“琼州戏”或者是“海南戏”,属于南戏的一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根据当地歌谣的曲调发展过来的。琼剧起初只有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在清朝光绪年间逐渐发展到六个行当,增加了末和杂两个行当,并且逐渐得到了更广泛传播。
琼剧的传统剧目一般可以分为文戏以及武戏两个主要的部分,其中文戏的剧目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历史公案、家庭伦理以及爱情婚姻等题材的剧目,在清末民初时期提纲戏开始盛行,很多文戏的脚本逐渐失传,武戏逐渐增多,其中包括新编的历史剧,创作的现代剧等。
二、琼剧舞台美术
在古代舞台上,其上下左右都没有遮拦也没有前后台之分,因此在演出的时候往往只设置一个桌子两个椅子之类的装置。角色的化妆也相对比较干净,其中丑行会更为讲究一些,生行以及旦行则只需要略微施一些脂粉并勾眉畫眼之后就可以演出了,其他行当则更加简单。演出者的服装往往使用唐朝、宋朝或者明朝的样式,清朝的样式相对来说较少一些,往往使用布料制作服装,还有一些特殊的道具,如会采用竹制的布马来代替马。五四运动以后,舞台出现画面的布景,简单的动态场景以及具有象征性的机关场景,并且在服装、化妆以及灯光等道具上都有了进一步改善,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琼剧的舞台美术表现变得越来越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三、琼剧艺术特点
琼剧的音乐唱腔通常分为两大类,前期是“曲牌体”,同时有帮腔,其唱词都有牌子,并且其中有的还使用一些大字牌子以及小曲来进行演绎。随着时代的发展,琼剧也发生了变化,逐渐演化成了“板腔体”,早期琼剧中的曲牌体以及帮腔逐渐被淘汰,现在只能够在一些戏中找到其存在的痕迹。板腔体分为中板、程途、苦叹板、腔类、专腔专用类五种板式,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专业的操台的锣鼓谱,也可以称之为闹台。
除此之外,琼剧还吸收了海南道坛的乐曲并且将其融入到其中,如芙蓉、志高等曲调以及其他的一些民间音乐等。在具体的唱腔中,中板处于核心地位,并且这种唱腔是由帮腔的七色板逐渐演化而成的,分为中、慢、快、散、正线、反线、外线、内线等不同板式,这种唱腔的优点在于其有较大的适应性,无论是哪一个行当在表演喜怒哀乐的不同感情变化时都能够对其进行应用,因此也是琼剧中较为古老的一种唱腔。
琼剧中武功属于南派,曾经使用真刀真枪进行表演,也有杂技表演。在清末时期有很多著名武师,能够使用十几种武器并且同时还能够进行穿刀圈等杂技表演,在建国以后北派的武打也逐渐融入其中。琼剧的剧场布景最开始的时候大小班都会在台中挂一个白布,并且乐器以及乐工等分别放置在左右侧,在清末的时候这种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改成了使用黑色或者花布幕,在两侧挂着观众们赠送的彩色条幅。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五四运动以后开始使用彩色以及绣绒的幕布,并且同时还使用各种绘画作品进行布景。服装也随着时代变化逐渐发生改变,随着剧本以及当前的时代对服装进行特别设计。
四、 舞台表演特点
在琼剧的舞台表演中由于表演的强弱、高低、长短等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舞台节奏,不同的人表演不同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舞台节奏不同。其中,语言节奏、情绪控制、肢体节奏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表演特点,演员只有深刻理解了剧本的中心思想以后才能够更好地将演员的性格演绎出来,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很好地控制语言节奏将角色的特点展现在群众的眼前,演绎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如著名的琼剧《狸猫换太子》中寇珠的饰演者,在演绎的过程中不求形似而求神似,她通过对这个角色的深入揣摩抓住了人物的特点,用具有特色的语言表现出角色的心情与处境,用表情表现出角色的内心想法、通过肢体动作将角色的状态很好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很好地抓住了人物的精髓,使得演出更加成功。
五、结论
琼剧在我国有着较为久远的发展历史,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对其进行了解,因此本文对琼剧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然后对其所具有的艺术特点及舞台表演所具有的艺术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希望这个艺术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符传杰.琼剧舞台上公正廉明的清官形象——我演海瑞的点滴体会[J].中国戏剧,2014,(08):41-44.
[2]崔志杰.戏剧舞台表演中对节奏的巧妙把握[J].大舞台,2013,(02):5-6.
[3]张卫山.谈对琼剧舞台表演艺术的认识[J].大舞台,2010,(06):74-75.
[4]臧保云.舞台表演视角下的“扮演类”游戏——从“扮演类”游戏看游戏精神对舞台表演的启示[J].艺苑,2010,(0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