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由“新装”引发的骗局

2017-07-17张毓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装

摘 要:对已经具有深度思考能力的初中生而言,《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在为人类社会存在的弊病敲响警钟。教师可以通过对文本中“新装”的解读,启发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类似“皇帝的新装”的事件。文章以“新装”为诗意点,从骗子欺人(“新装”是新特性的衣服)、人人欺人(“新装”是自我的检测器)、自欺欺人(“新装”是虚假的遮羞布)这三方面简要解读文本。

关键词:皇帝的新装 诗意点 新装

冯铁山教授在《诗意语文论》中指出:“诗意点”就是文本能够触发学生生命感动的情感点;教师语文教学启发学生学习的关键点与疑难点;进行言语实践的训练点;领悟人生哲理的深刻点以及人文精神的隐含点。总而言之,诗意点是“知、情、意”与“真、善、美”的巧妙融合。

《皇帝的新装》第一次被语文教科书收录作为课文,是在吴研因等编撰1923年初版的初小《新学制国语教科书》。直到今天,这篇童话仍旧是各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几乎固定的篇目。[1]教师通常将文本解读的重点引向讽刺当时的统治阶级昏庸无能、告诫学生做事情要实事求是、鼓励学生做勇敢诚实的人,等等。笔者认为:教师将这篇童话作为初中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文本进行解读时,面对已经具有深度思考能力的学生,显然将文本进行童话式的趣味性解读、伴随浅尝辄止式的深意探究,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了。

故依据冯教授的理论,笔者从《皇帝的新装》中选取“新装”作为文本解读的诗意点。下面筆者将从三个方面对诗意点进行解读,从而对文本进行简要解读。

一、骗子欺人:“新装”是新特性的衣服

《皇帝的新装》,课文的标题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这是一个由“皇帝”与“新装”引发的故事。皇帝是什么人?皇帝是封建时期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是一个封建国家权贵阶级的最高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笔者假定文本中的“皇帝”拥有的不比任何一位皇帝少,而且还多了一样嗜好:衣服。

从文本第一段中的:“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皇上在更衣室里”,从这几处描写我们不难发现出这是一位嗜衣服如命、为衣服而活着的“皇帝”。

正是因为“皇帝”对衣服的这种痴迷,所以给了“骗子”行骗的机会。

“骗子”是怎样行骗的呢?试想一下,“皇帝”既然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人们都知道他喜欢衣服,人们会将最好的衣服献给他,怎么会有他所不知道的布料呢?就算有“皇帝”所不知道布料,也不见得这种会符合“皇帝”的审美,他就一定会喜欢。而“骗子”的狡猾之处就在于将做衣服的布料赋予了新的特性:“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特性: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正是这一新特性使“皇帝”心动了,他说:“那正是理想的衣服!”

“皇帝”就算再怎样嗜衣如命,可他终究是一位皇帝。他想拥有这件“新装”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使自己能够轻易地辨别出身边那些不称职的臣民,是为了更好地、更轻松地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样的皇帝是贪婪的,但并不愚蠢。当“皇帝”给出“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之后,他并没有完全信任“骗子”,他谨慎地派遣了他认为“诚实的老大臣”去考察织布做衣的进度。

在这位“诚实的老大臣”进入“骗子”的房间之前,文本中前七段中的“新装”仍旧是一件据称有新特性的衣服。此时的“皇帝”并未受骗,“骗子”也只是刚刚布下骗局。

二、人人欺人:“新装”是自我的检测器

文本中的“骗子”用“新装”的新特性布下骗局之后是怎样进一步行骗的呢?这时的“新装”由骗子欺人的工具变成了考验人们能否坚持自我的检测器,而文本中的人物在这台检测器面前是怎样做的呢?他们经受住“新装”的考验了吗?他们选择坚持自我了吗?

笔者认为文本中“骗子”行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利用“新装”的新特性,让人们在利益与自我相矛盾时,做出选择。自我,即自己反思后纯净公正的内心世界,是人心中的一片净土,是人生活的底线。“骗子”让人们在“新装”面前迷失自我后丢掉了底线,不但自觉地进行自我欺骗,同时也开始帮助骗子欺骗他人。

下文中笔者将文本中的人物分为三类,分别进行浅析。

(一)诚实的老大臣

当这位“诚实的老大臣”走进“骗子”的房间后,他开始面对“新装”这台考验自我的检测器。他为了防止他人认为他并不称职,而变得不再诚实:“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不敢把这句话说出来。”

从文本中的第十段:“‘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可以看出,这位“诚实的老大臣”在面对利益矛盾时迅速地放弃了自我,选择了成为“骗子”口中那“不愚蠢、称职”的人。

而在“皇帝”心目中,这位“诚实的老大臣”是理智的、称职的,从“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称职”可以看出这位“诚实的老大臣”在“皇帝”心中地位很高,受“皇帝”的认可,大臣也应该是受众人尊敬、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

当“诚实的老大臣”在“新装”面前迷失了诚实的自我后,他变成了帮助“骗子”骗局成熟的第一位助产士。

“诚实的老大臣”将“骗子”的描述禀报给“皇帝”之后,“皇帝”给了“骗子”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此时是“皇帝”虽然已经损失了两次财物,但他仍然是清醒的:他“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考察织布做衣的进度,从“又”“另一位”可以看出,“皇帝”并不愚蠢,他虽然信任“诚实的老大臣”,但仍懂得将权力分散的为君之道。

(二)骗子的帮凶们

“另一位诚实的官员”走进“骗子”的房间后,和前一位“诚实的老大臣”一样,什么也没看见,他心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这位自私的“另一位诚实的官员”在“新装”面前同样迷失了自我,他在向“皇帝”禀报时描述了他自己的想象,催化了骗局进程的速度,是帮助“骗子”实施行骗的帮凶。

在这两位大臣的帮助下,“骗子”的行骗进行得畅通无阻。

终于,“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听到两位大臣禀报后的“皇帝”带着“特别圈定的随员”亲自去考察织布做衣的进度。“皇帝”在听了之前两位大臣的话后也变得不知所措了,尽管他自己也什么都没有看到,但在心理压力之下也从众地表示“我十二分地满意!”此时的“皇帝”已经迷失了作为皇帝的自我,变成了这场骗局中最有影响力的施骗者,同时也是骗局最大的受害者。

那些“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向皇帝建议,用这种新奇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他们都纷纷丧失了自我,从众的成为了“骗子”的帮凶。

在第二天的庆典上,“最高贵的骑士们”“托后裙的内臣”“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和“皇帝”自己,所有人都表达他们对“新装”的赞赏:“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人们纷纷将自我迷失在了利益(名誉)里,他们担心说出真相后会被视为一个愚蠢的人,丧失掉自身的利益(名誉)。而为了守护这名誉,他们选择了丧失自我。

“骗子”骗得彻彻底底,这场由“新装”引发的骗局,不仅成功地骗走了“皇帝”的财物,还骗走了人们的自我,使人们丧失了他们的自我中美好的品格。使这些原本的受害者都变成了骗子,而这些骗子们把“骗子”的骗局变成了一场人人欺人的闹剧。

而文本中经过了“新装”的检验后,坚持自我、揭穿骗局的第一个人是一个“孩子”。

(三)选择自我的人

孩子,往往代表着纯真无邪。在童话的结尾处,作者设计一个“孩子”来揭穿这场骗局是有着深刻寓意的:故事是通过孩子的形象来揭示受社会侵染的成人们虚伪的性格弱点。成人是发自内心的追求虚伪的假象吗?成人也曾是孩子:一部分孩子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被骗局般充满利益诱惑的陷阱所恐吓住,在社会上变得患得患失,渐渐地迷失了自我。

人在面对利益诱惑的陷阱时,选择自我等于坚守底线。选择自我的人要有勇气坚持。文本中的“皇帝”“大臣”“骑士”,等等,代表着当时社会的统治阶级。这些拥有社会地位的人在面对选择时都无法坚持自我,选择了利益。很难想象那些每日面对生存问题的普罗大众,当他们面临选择时,需要怎样的勇气才能选择坚持自我。生活中的我们,每天都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考试时要不要选择作弊;自习时要不要选择睡觉;运动时要不要选择尽力……

选择自我的人需要他人支持。文本中的“孩子”叫着说出真相后,“孩子”的爸爸说:“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或许“孩子的爸爸”没能有勇气大声地叫喊出事情的真相,但可以从“孩子”的行为看出,这位父亲至少没有与大众一起描绘皇帝的新装是多么地美丽,也没有勒令教唆“孩子”住嘴、或者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惩罚,反倒是对“孩子”的行为表示默许、对“孩子”说出的话表示肯定。生活中的我们,或许没有勇气像文本中的“孩子”那样无所顾忌,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不放弃自我,至少我们可以做到默默地支持;倾听他人的情感;鼓励他人的表现;无视他人的诋毁……

选择自我的人可能揭示真理。克尔凯郭尔强调指出,只有一种“我愿意为之生或为之死”的真理才是那种使生活有意义的真理。[2]在文本中的真理是通过“孩子”说:“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揭示出来的,而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这表明很多人都已经接受了真理。每个人的生活中所信奉的真理是不同的,一个迷失自我的人,他对生活的体悟是虚假的,也就很难有可能揭示出生活中的真理。在生活中的我们,要选择自我,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揭示自己生活的真理。

总之,自我是身体,自我是意识:只要一个人的心灵似乎未变,那么他身体外观的变化是可以被我们接受的。只要一个人的心灵未发生任何改变,他几乎可以变作任何东西。[3]在文本中,认为:“皇帝的新装是不存在的”的人们,通过了“新装”对他们自我的检验,坚守住了生活的底线。

三、自欺欺人:“新装”是虚假的遮羞布

文本中“皇帝”意识到了“新装”是虚假的、不存在的:“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真的”,从中可以看出,“皇帝”已经明白了事实的真相。作者巧妙地运用“似乎”一词使“皇帝”的心理情绪隐藏起来,也迎合了“皇帝有点发抖”的动作描写。

紧接着作者写到:“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其中:“必须”“更”“并不存在”可以看出此时行骗的人并不是“骗子”,而是“皇帝”和“内臣们”自己。

对于那些当事实已经明了可见但仍旧选择自欺欺人的人们而言:此时的“新装”是一块遮羞布。这块遮羞布是他们贪图的利益、是他们妄想着要守住的底线,可悲的是:当人迷失自我时,他的底线也就很难明确,所以连他的遮羞布都是虚假的。

在生活中的我们,虽然已经离“皇帝”所生活的时代很远,但类似“皇帝的新装”般的事件仍时常发生在身边,为了避免重蹈“皇帝”的覆辙,我们在生活中探求真理时要具备无所畏惧的精神、不迷信权威,勇敢地坚持自我。或许不能像文本中的“孩子”那样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我们至少可以选择做一个对自己诚实的人。或许不能像文本中“孩子”的父亲那样敢于发声支持“孩子”,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是是非非面前选择缄默。或许不能像文本中的那样,但我们至少可以……

结语

安徒生的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至今整满180年。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的人对其有着不同的解读。笔者从“新装”是新特性的衣服;“新装”是自我的检测器;“新装”是虚假的遮羞布这三个方面解读诗意点“新装”,意在通过对“新装”的解读划分出文本中骗局实施的环节:骗子欺人——人人欺人——自欺欺人。并且在这三个环节中,对文本中的物象、語象、意象、意境进行勾勒,使语文课堂教学文本与学生个人生活进行圆融,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产生的文本体验与其自身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进一步使学生将文本内化为个人独特的情志(经验、教训),并外化表现诗意的生活。

注释:

[1]张心科:《<皇帝的新装>在民国时期的接受与阐释》,语文学习,2012年,第2期,第36-40页。

[2]所罗门等:《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29页。

[3]所罗门等:《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41页。

(张毓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15000)

猜你喜欢

新装
小刺猬的新装
舞会新装
《皇帝的新装》续编
新装度新季秋装套路没那么深
加油,小电梯 两色风景
披新装的有理数运算题
《皇帝的新装》后传
一抹湛蓝
印花新鲜搭
开关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