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批评与《哀希腊》教学

2017-07-17徐龙飞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6期

摘 要:新批评将文学作品从历史背景和作家生平中抽离,排除读者对作品反应的价值,以一种“科学”的方式对作品的“外在形式”进行研究,如格律、结构、视角等,同时还挖掘作品的“内在形式”,如作品復杂性、模糊性和矛盾性及其之间的有序联结,并将之作为判断作品高下的标准。文章运用此理论对拜伦作品《唐·璜》选段《哀希腊》进行解读,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对作品本身进行观察,一则更为充分地理解作品的意义,二则开拓学生视野。

关键词:新批评 外在形式 《哀希腊》

一、理论简介

“新批评”这一术语源于约翰·科洛·朗逊(John Crowe Ransom)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J.C.朗逊在书中考察了新近一些批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批评观,后期与其意见相同者被统一称为“新批评家”。历史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观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根植于其社会历史环境之中,与作者的表达意图密切相关,与读者的情感取向也密不可分,但新批评论者认为理解文学作品与作者的创作意图、生平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几乎毫无关系,而理解作品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均在作品之中。[1](P135)这些信息包括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的外在因素,如场景、情节、人物、视角、结构、风格、主题等,也包括这些因素互相作用所产生的内在因素,如作品的复杂性、模糊性、矛盾性、对比、张力[2](P82)等。新批评的目的就是揭示这些因素如何相互冲突、共存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统一、有机的整体的,因此在实践中强调对文本进行细读,致力于发现作品中的此类因素并将之统一到一个共同的主题之下。

二、作品简述

《唐·璜》是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讽刺史诗,因诗人英年早逝而未能完成。现有十六章及第十七章的一部分。故事以主人公唐·璜在欧洲大陆的踪迹为线索,对欧洲的社会及性别传统进行了辛辣的揭露和讽刺。《哀希腊》节选自第三章,所表达的情感却又略有不同,讽刺之外,多了一丝哀怒。这一点情绪,构成了全诗的主题。

三、作品分析

《哀希腊》所表达的是诗人对异族统治下的希腊的同情和伤感,情绪激动,但并不高亢。相反,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哀伤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指斥。这种情绪显然不同于罗伯特·彭斯的Scots Wha Hae那般慷慨激昂,因为作者虽然积极投身于希腊革命运动,但终究不是希腊人,因此深沉的“哀怒”是最为恰当的表达。这种情绪是诗歌的主旨所在,其表达也得益于诗歌结构的精巧安排,本文试从视角、格律、结构三个“外在”方面论述诗人如何将这种“哀怒”抒发出来,同时探讨“内在”因素如何使此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唐·璜》全诗尽是讽刺,《哀希腊》这首“诗中诗”情绪深沉、伤痛,因为希腊被奴役的状态深深地刺痛了诗人热爱自由的心。诗人本可以将叙事者身份调换,以一个希腊歌者的视角展示诗中的内容,可是诗人并没有这么做,仍然采用讽刺,自然有其因由。作为一种艺术手段,讽刺能够揭露假恶丑,但目的并非显示讽刺者的高尚,而是使被讽刺者能够“知耻而后勇”;另外,这种手法还能表明诗人的立场,因为讽刺者与被讽刺者是相互独立的个体,采用这样的视角能清晰地界定诗人作为讽刺者的位置,避免自我代入太深(拜伦曾经说过“我只忠于两种情感:对自由的热爱和对虚伪的憎恨。”[2](P290),反而让读者误以为诗人太过矫情,其情感不再真实可信。此外,诗人并非希腊人,显然不能像彭斯那样号召族人采取行动,只能从第三方的角度发表自己作为一个关切者的看法。这也说明为什么此诗语气不是激昂慷慨,而是低沉哀婉。

此诗韵脚格式为“ABABCC”,以四音步抑扬格写就,与《唐·璜》主体部分并不一致。主体部分是八行,用的是五音步抑扬格。二者的区别显然并不仅仅是诗行的长短,更多的是这种变化所彰显的语气的变化,虽然“不过是”两个音节的区别而已。人的心跳、脉搏、呼吸、行动,都有相对固定的节奏,不同的节奏对应的是人的不同的情绪。诗歌的格律并非随机生成,而是基于对人的生理节律的深刻理解之上的把握和运用。英语诗歌中最常见的格律是五音步抑扬格,因为这样的节奏最接近人心态平和时的呼吸节奏,如果节奏变成了四音步,在诵读时人的语速就会自然加快,所造成的效果就是语气的急切。这种“急切”对于表达诗人的情感,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主体部分的五音步自然、舒缓,说明诗人对所描写的内容并不是特别在意,只是简单地讲述一个故事,但到了这首“诗中诗”,作为热爱自由的人,却不由语气急促起来,因为看到了希腊人民的不自由。

从结构上来看,《哀希腊》全诗有十六小节,每一小节有六行。这六行的前四行写的都是希腊过去的辉煌,但最后两行却都是写今天的不堪,如此不断重复,试图使人惊醒。重复得多了,不免有啰嗦之嫌,但好在诗人历数希腊诸般成就,并无不实之言,反而将沉痛的感觉体现得更加深刻,哀怒之情,益发深痛,警醒之意,更为殷切。

全诗[3](P152)虽然结构严谨,韵脚整齐,但也有一些地方显得比较矛盾和模糊。如前文所言,诗人使用讽刺的方式,意在唤醒希腊人民为自由而战,同时避免代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显得矫情,毕竟诗人生活的时代距离希腊全盛时期过于遥远。在此诗的第一节最后一行中,诗人还有意识地保持这种距离感,“But all,except their sun, is set.”诗人论及古希腊的荣光,使用的指示代词是“their”,而不是“our”,就说明了这种距离的存在。第二节中“Have found the fame your shores refuse”和“Than your sires‘Islands of the Blest”也同样说明这一观点。但是,在第三节第六行,“I could not deem myself a slave”,这一观点就受到了质疑。或许可以理解为此时诗人的伤心之情尚未全面爆发,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是到了第五节第二行,“My country? Only thy voiceless shore”,诗人就开始直接称呼希腊为“我的祖国”了,在同一节最后一行还说“Degenerate into hands like mine?”这显然就是把自己视为希腊子民的证据。此后各节,皆有如此指称,将诗人与希腊人等同,除了第十节的一、五、六行和第十四节最后一行,“Would break your shield,however broad.”等处再次将距离拉开。在最后一节中此种矛盾更是明显,最后两行说“A land of slaves shall neer be mine|Dash down you cup of Samian wine!”

新批评论者致力于发现作品中的复杂性、模糊性、矛盾性,并解释其内在和谐,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指称的变换显然与自己的身份不符合,有代入太深导致“矫情”的危险,但诗人却偏偏这么做了。当然,也有读者认为或许是诗人在诗歌开端部分情绪还比较稳定,但写到后来,悲从中来,实在无法控制,也就放任了。这样来看,这种矛盾的存在应该是说明诗人情绪的强烈与真挚。那么,哪一个解读是正确的?新批评论者对此并不会给出明确答案。相反,作品的复杂性、矛盾性与模糊性正是新批评论者判断一个作品高下的标准之一。因为这一点,对此作品的解读获得了一种开放性,符合新批评体系内“优秀作品”的标准。

四、结语

新批评论的出发点是将作品完全从社会、历史语境中剥离出来,独立地进行解读。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做法还是有缺陷的。在对此作品进行解读的过程中,笔者还是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些历史知识,如古希腊败亡的时间与拜伦生活时代之间的时间间隔,这一点在作品中就无法得知,但对判断诗人情感真挚程度却又十分重要。或许是因为笔者对该理论把握不到位,但确实有论家说过新批评论之所以能够在二战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占据主导地位,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关系密不可分。言下之意是新批评的理论体系并不是那么严谨。“固执的新批评论者于是成了学界叛逆的西部英雄形象的化身,所谓的‘包容性极强的美国文化的光荣范例,与对其国民思想以及其它方面钳制的非常严格的苏联体制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4](P23)当然,新批评也有许多的优点,其中之一就是使得历史知识以及跨学科知识储备相对较少的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因此特别适合在课堂内使用。

注释:

[1]Griffith,Kelly:Writing Essays about Literature,NY:Harcourt Brace,1998.

[2]Wilfred L.Guerin,Earle Labor,Lee Morgan,Jeanne C.Reesman and John R.Willingham: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4th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5.

[3]劉洊波:《英国文学史概述及作品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4]Booker,M.Keith: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New York:Longman,1996.

(徐龙飞 湖南邵阳 湖南邵阳学院外语系 4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