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7-07-17严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8期
关键词:急诊呼吸衰竭

严清

【摘要】 目的 观察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的效果。方法 60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 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 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气道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 60例患者中, 5例患者放弃治疗, 7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48例患者治愈, 临床治愈率为80.0%(48/60)。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3.11±3.62)d, 短于对照组的(30.74±5.33)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抢救治疗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过程中, 加强气道护理能让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缩短, 改善患者预后,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急诊;呼吸衰竭;气道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8.098

呼吸衰竭是因为肺换气和通气功能存在严重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类型, 静息状态下呼吸衰竭患者无法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发生低氧血症、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的几率较高[1]。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视力和智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对于中度患者来讲, 则会出现头痛、烦躁不安、精神错乱以及嗜睡等, 对于重度患者来讲, 则会出现昏迷或死亡。所以加强呼吸衰竭的治疗和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 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诊呼吸衰竭患者60例, 其中男34例、女26例;患者年龄42~68岁, 平均年龄(56.4±3.9)岁; 28例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6例患者为哮喘疾病, 12例患者为心力衰竭, 其他4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 各30例。

1. 2 方法 入院后全部患者均给予及时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 如口腔护理、吸氧, 开通静脉通路等。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 加强气道护理, 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

1. 2. 1 保持呼吸道畅通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痰液进行及时清除;对患者进行鼓励, 让其用力咳痰, 对于患者痰液比较黏稠, 则应加强雾化吸入治疗, 对痰液进行稀释, 如果患者咳嗽无力, 护理人员则应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 进而来促进痰液排出, 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 则应给予机械吸痰处理, 让患者呼吸道保持畅通。严格遵医嘱给予氨茶碱等支气管扩张剂。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或者病情危重, 则应给予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选择人工机械呼吸器辅助通气。

1. 2. 2 吸痰 加强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吸痰处理和气道湿化非常重要, 不管是心肺复苏还是气管插管, 都需要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异物, 防止异物、分泌物、呕吐物堵塞气管和呼吸道, 进而对氧气吸入造成影响, 防止误吸异物而发生肺部感染和炎症。所以在人工气道建立后, 会降低患者的咳嗽能力, 在对气道内分泌物进行清除时, 人工清理是唯一的方法。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时, 如果操作不合理则会损伤患者气道, 引起颅压上升、支气管痉挛、心律失常以及低氧血症等不适症状, 所以在进行吸痰处理时应对时机进行严格把握, 操作技巧应熟练和准确。

1. 2. 3 病情观察 对患者实施持续心电监护, 定时测量患者血压, 并对患者的心律、心率、面色、氧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密切观察, 并认真记录;听诊两侧肺呼吸音, 并观察患者的行为状态。对氨茶碱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严密观察, 对给药剂量和给药速度进行合理控制, 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对给药剂量进行调整。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例患者中, 5例患者放弃治疗, 7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48例患者治愈, 临床治愈率为80.0%(48/60)。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3.11±3.62)d, 短于对照组的(30.74±5.33)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近年来我国的呼吸衰竭发生率越来越高, 病死率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来讲,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高气道阻力、高呼吸功能消耗以及高功能残气量, 而且患者常伴呼吸肌疲惫, 进而增加患者的呼吸功耗[2-5]。在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时, 药物辅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在药物治疗期间选择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无创呼吸机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在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时, 给予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让临床疗效显著提高[2, 6]。

本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仅给予常规护理, 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加强气道护理;通过雾化吸入和吸痰操作, 让患者的呼吸道保持畅通, 对于临床抢救效果的提高非常关键;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 能让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 促进患者疾病康复;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3.11±3.62)d, 短于对照组的(30.74±5.33)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在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时, 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 加强气道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本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类似[7-11]。

总之, 在抢救治疗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过程中, 加强气道护理能让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缩短, 改善患者预后,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娜.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重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5, 30(6):875-878.

[2] 刘晓燕. 基于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的治疗和气道护理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36):228.

[3] 李红芳.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气道护理要点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20):238-239.

[4] 陆怀楠. ICU中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作用探讨. 心理医生, 2016, 22(19):156-157.

[5] 李丽萍.临床护理路径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评价.当代医学, 2016, 22(23):78-79.

[6] 叶秋梅, 潘開菊, 曹小红. 基于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的治疗和气道护理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8): 1511-1512.

[7] 门雨钊. 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 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7(19):2929-2931.

[8] 冯碧霞, 张会文, 朱福君, 等. 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55): 184.

[9] 陈梦瑶, 熊艳平, 王巍, 等. 采用呼吸机抢救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效果. 医药, 2016(5):00161.

[10] 高维玲. 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体会. 心理医生, 2016, 22(29):223-224.

[11] 苏雪容, 汤娟娟, 周月梅, 等. 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方法研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18):2882-2884.

[收稿日期:2017-03-06]

猜你喜欢

急诊呼吸衰竭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诊ERCP治疗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