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语言的优化策略
2017-07-17徐顺义
徐顺义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运用语言和学生交流,表达过程准確、生动、得体,让学生乐于接受,完成高质量教学任务,这被称作体育课堂艺术。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是体育教学的基础和桥梁,所以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载体。对同一内容,一些教师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快速领会,掌握要领,但一些教师即使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不一定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和精髓。体育教学虽然是以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特殊教育科目,但体育课程涉及力学、美学、医学、逻辑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现今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掌握规范的示范动作,还要具备娴熟的语言技巧。
一、语言艺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学习的动力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于学生本身的心理暗示“我要学”所引起的。
在小学众多科目里,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有一种浅层的“我要学”的动机,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本能和浅层动机,进行深入地引导,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语言技巧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在有声语言中,教师是通过语言的不同表达效果来实现教学需求的,主要包括音调、语势和降调技巧的变化。在讲课时,为了准确地表达意思,教师应配合稳定的语速与完整的语句,注重语言流畅性和语速快慢,并结合所讲内容和环境,有效运用语言的轻、重、缓、急、停顿等技巧。在讲课中,教师要做到自然流畅、优美高雅、合情合理,不矫揉造作。要做到上述要求,只靠词汇与发声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准确、生动、清晰、恰当地表达情感,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态势技巧。态势可以细分为两种:情感态势和教学态势。情感态势是指面部表情、体态姿势和手势隐含的非常微妙的思想情感;教学态势就是体育课堂里的示范性教学,是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显著特点。
三、体态语言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教学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其中,体态语言包括表情、眼神、手势和姿态等,它是体育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的一个显著区别。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示范动作要漂亮、潇洒,过程要自信、开朗,要用饱满的热情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听见、看见,特别是在讲解重点知识时。首先,教师要目光扫视,提醒学生注意集中精神,让他们重视接下来所要讲授的内容;其次,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不时移动身体位置、手势和眼光,以确保学生集中精神,做到身心俱到。面对调皮的学生时,教师可以短暂停顿,用眼光提醒,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行为已经引起教师的注意,这个行为是不对的,而不能直接训斥学生,应尽量维护学生自尊心,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授新课时,对动作要领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赞许的目光,以示表扬;对动作要领掌握速度慢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的目光,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师和颜悦色,会让学生感到亲切,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能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在一些需要勇气的项目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用坚定的眼神告诉他们“一定行”。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教师在旁边鼓励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蹲在垫子旁进行帮助、讲解。教师不经意的托和推,会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当学生成功完成动作后,教师一定要夸奖和鼓励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喜悦;当学生不能完成时,教师要多鼓励,让他们感觉有信心完成任务,师生的感情也在教学中得到自然升华。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探索语言的魅力和精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高,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