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高校排球选项课中的运用探讨
2017-07-16王龙飞
王龙飞
摘 要: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础以游戏为形式进行,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特殊体育活动。它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练习的主动性,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本文在总结体育游戏的运用意义和遵循原则及以往的体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为例,进一步阐述体育游戏在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体育游戏;排球选项课;教学应用
游戏本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古老文化。体育游戏它融体力发展、智力发展、身心娱乐为一体,既是游戏的组成部分,又与体育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将体育游戏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育、美育、德育的良好发展,它符合我国眼下体育课程改革中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体育游戏运用于体育教学中,也体现了快乐体育思想的本质特征,注重学生在体育参与中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1分析与讨论
1.1体育游戏概述
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础,以游戏为形式进行,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主要目标的特殊体育活动。它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练习的积极性,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中,是教育性游戲的一种,它主要是作为体育教育手段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掌握生活中基本的活动能力。
1.1.1体育游戏特征
体育游戏具有目标性,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所有体育游戏都有其一定的目标性,有的目标是为了教授日常生活技能,有的目标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的目标是为了陶冶情操促进智育。因为体育游戏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 所以在游戏当中,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定游戏的内容规则,教授游戏的经验以及创造新的开展形式。
体育游戏具有模仿和假扮成分。在游戏过程中人们可以假想扮演各种不同事物,这些事物可以与假扮者现实中的角色没有丝毫联系。正是源于游戏的假扮成分和模仿的特点 ,在游戏开始前无需训练和准备。
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情节性。体育游戏和体育竞赛相同都要受规则限制 , 规则自身可以起到教育意义,可以规范参与者之间的联系,使游戏的开展公正顺利地进行,促进了游戏的发展。体育游戏常常采用体育竞赛的方式,这样也提高了游戏参与者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1.1.2体育游戏的种类
①以提高注意力,热身为目的的准备性游戏。主要有集体游戏“集体过障碍”、“贴烧饼”、“网鱼”等。
②以辅助完成教学目标的辅助练习游戏 。主要有“围圈垫球”、“发球打点”、“摸地接力”等。
③以发展身体素质为目的的专门性练习游戏 。主要有“蛙跳接力”、“扔球比赛”“反弹排球”等。
④以缓解压力、陶冶情操为目的的休闲游戏 。主要包括“转圈接力”、“反向思维”、“聚气长舒”等。
1.2体育游戏在排球教学实践中遵循的原则
1.2.1安全性原则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因此在进行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意贯彻安全性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以免发生伤害性事故
1.2.2锻炼性原则
体育游戏与其他各种体育活动相同,都是以体育参与者身体活动的方式开展,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是体育教师依据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教学目的有针对、有计设计的,因而它不单具有各种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健身锻炼作用,还具有陶冶情操缓解压力的功能。游戏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自愿自觉的参与到游戏当中,这种行为能够最大的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体育游戏过程中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这是其他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
1.2.3娱乐性原则
娱乐性是体育游戏的突出特征。由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活动方式,可以轻松、休闲、公正、平等地参与体育游戏,使学生情绪得到充分释放,起到缓解压力陶冶情操的作用,因而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思维敏锐,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主动积极。
1.2.4竞争性原则
体育游戏常常是以激烈的竞争和比赛的方式来开展的,活动双方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以获得游戏的胜利为目的,在进行体育游戏过程中不断肯定自我。很好的地培养了学生拼搏奋斗的精神。
1.3体育游戏在高校排球选项课中的运用意义
1.3.1准备活动中的热身作用
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中传统的方法都采用:慢跑几圈,做几节徒手操。虽然这种方法确实有热身作用,但是学生对于固定的练习方式往往会产生厌倦心理。如果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准备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尽快活跃起来,达到热身的目的,而且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运动学习情趣,使基本部分的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2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练习的主动性
学习排球运动技能,须经过学生的不断反复练习最终才能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在练习过程中,不断重复练习某一技术动作,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厌烦情绪,这种情况的产生对教学效果具有消极作用。如果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加入一些排球游戏,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体育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因而能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练习的主动性。
1.3.3协调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逐渐发展和派生而来的,融智育、美育、体育于一身,在体育课中合理安排一些体育游戏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体育教学,都具不错的效果。与此同时体育游戏大多是在奔跑、闪避、变速、跨越障碍和竞争等情形下进行的,因此在体育课中依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合理的穿插体育游戏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1.3.4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endprint
体育游戏在改善人的心理品质,发展个性方面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体育游戏都有其一定的规则,游戏的完成还需要学生不断思考,探究,发挥机智。通过体育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相互协作、互帮互助的品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进取、顽强拼搏的优良品德。另外体育游戏内容多样,游戏的动作、方式、外界环境不定,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智力、对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环境变化起到良好的效果。
1.4体育游戏在高校排球选项课中的实际运用
1.4.1准备部分阶段
良好的准备活动能够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机体产热;使学生更快的进入稳定状态。提高肌肉温度,降低组织的粘滞性,增加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但要注意,运动量不要太大,一般身体出汗即可。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安排一些抱球接力游戏,并要求不准违规。
游戏:抱球接力
目的:通过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身体进行预热,提高心肺机能,减低肌肉粘滞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1.4.2基本部分阶段
基本部分的任务是学习新的教学内容,复习和巩固已学的教学内容。这部分的游戏可根据排球技术、战术组合来编排,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能力。
游戏:垫球比赛
目的:提高学生对排球垫球的控制力
1.4.3 游戏在排球选项课结束阶段的应用
为了有利于快速消除学生在排球课后造成的运动疲劳和代谢产物,游戏在排球选项课结束阶段的应用设计和安排主要是注重游戏的娱乐性、趣味性,比如“盲人埋地雷”、“垫球传花”、“合抱运球”等游戏都有有助于消除疲劳,使机体的生理、心理得到调整、放松,使学生很快的从紧张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的状态。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把体育游戏穿插在排球选项课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进取心。体育游戏的运用还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形成团结的集体作风和强大的凝聚力。体育游戏更好的促进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更好的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为他们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建议
2.2.1合理编排体育游戏,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编排游戏时,必须围绕课的基本教学任务,使排球游戏真正成为排球基本技术教学的一部分,对排球教学起到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在编排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及场地器材和活动时间的长短和人数等情况。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为他们终身锻炼打好基础。
2.2.2对体育游戏规则的具体制定
因为排球游戏具有竞赛性,在每次进行体育游戏,教师要客观地评定游戏结果和监督遵守规则的情况,才能保证游戏的教育作用。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时,应严格对学生活动规则的时间或次数做出要求,不能拖延或缩短规定时间,以免学生间发生互相争执,不能达定的预期教学目标。
2.2.3体育游戏过程中应与教育相结合
在进行排球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协助的精神。如果出现违反规则的行为,要对学生及时进行批评、教育,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在游戏结束后要及时总结,首先要让各组的学生自我评价,教师作总结性评价。做到公正的讲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使学生通过体育游戏受到锻炼和教育。
参考文献:
[1]杨钰.体育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岱宗学刊,2009,06(02):99-101.
[2]孙培全,王建军,赵亚洪.体育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科技,2010,11(21):194-195.
[3]李小雄.浅谈体育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05):198.
[4]张博.游戏教学让学生情趣飞扬——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成功(教育版),2013(22):255.
[5]王金华.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2(7):91-91.
[6]张金顺.浅析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19):124-124,125.
[7]顾洪庆.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5(18):94-94.
[8]金正伟.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运用的策略探讨[J].未来英才,2015(6):133-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