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

2017-07-15柴伟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21期
关键词:外包防范风险

柴伟

摘要:随着近年来人力资源领域的逐渐完善和发展,企业人力资源外包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現象。人力资源外包是企业将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部分或全部内容交给第三方公司或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素,近年来这种工作方式逐渐受到各类企业的重视。外包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如服务商的选取、外包企业和接受外包的企业的文化之间的冲突、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信息安全性、员工的流动性等等方面。文章阐述了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主要源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险产生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些许对策。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防范

人力资源外包的含义是指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将公司的一项或多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者职能外包出去给其他公司,这些被外包的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战略性,这样有利于提升外包方(企业)的最大化收益。近年来,人力资源外包的逐渐兴起和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它在为企业降低成本、将风险转嫁、提高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很大。可以说,人力资源外包的确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好处,近年来在我国也发展的相当不错。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国内的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失败的事例,这说明企业需要充分重视在人力资源外包时的风险问题,需要正确认识这个过程中的风险,并加以防范。

一、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主要来源

1. 从企业自身来说,企业自身能力是一个首要的约束条件。这里所说的企业自身能力主要包括一个企业的决策能力、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团队管理的能力、资金周转的能力等。企业在自身能力的约束下,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在外包的过程中会出现能力不足、无法监督等的尴尬局面,这样企业的外包失败也就平淡无奇了。

2. 在外包过程中,企业对外包成本的错误估计。一家企业之所以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其首要的考虑在于降低企业管理经营成本,这是企业的第一动机。由于承接外包业务的公司一般具有较高的专业性,相对于一般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不那么健全的公司来说,的确可以节省资金。但是,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时,虽然会先对资金使用做一个大概的预算,但是一般的企业只会将注意力放在显性的成本上,而忽视一些隐形的可能性成本,尤其是企业员工对于外包工作的满意度等等,这会造成企业在决定是否选择外包时做出错误的选择。

3. 在外包服务商的选择上,稍有不慎也将会直接带来风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的首要关键环节就是服务商的挑选,服务商挑选的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关系到企业外包业务能不能良好开展,严重者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效益。由于人力资源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公司和猎头公司拔地而起,向外发展业务。众多的服务商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连专业性都需要质疑。而企业在选择服务商时,很少会先去进行市场调研与实地考察,一般都是靠关系等开展的业务,这种情况下无法了解服务商的真实情况和背景,难以保证其业务开展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外包业务的直接负责人会将个人倾向加载工作中,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带来损失。

4. 企业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会带来显性或隐性风险。所谓的企业文化,是指公司内部的每个员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内在的价值观。这些个体的价值观加总在一起就会形成整个公司的价值观体系,这既可以约束员工,也可以反应该企业的精神状态。如果一家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业务,那么就会减少很多向员工传输企业文化的机会,另外一方面,如果承接业务的服务商与公司的企业文化相互冲突,这更加会给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带来障碍。

5. 信息安全问题所带来的风险。在人力资源外包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向服务商提供很多关于公司的资料,如招聘信息、绩效信息、部分客户资料等,这些都属于一家企业的商业机密,如果服务商不小心泄露了信息,则会给企业的工作和发展带来损失。

6. 在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也将会面临着员工流失或抵制的风险。人力资源外包虽然对企业来说有诸多好处,但是对于员工来说,人力资源外包会造成员工心理上的不稳定性,从而不利于公司员工归属感的培养,增加员工的流动性。

7. 企业在外包过程中无法对服务商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也会带来风险。对外包服务商提供的项目进行有效监控是企业的权利,也是外包业务有效进行的必要措施。

二、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理论原因分析

1. 交易成本理论。科斯首先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当企业自己完成这项业务的成本比较大的时候,外包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以及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人力资源外包由此也会产生很多的风险和问题。

2. 委托代理理论。实际上,人力资源外包业务体现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所具有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代理人往往比委托人占据更有利的信息优势,基于此种分析,则在业务进行过程中,企业将会面临“道德风险”。

3. 资源依赖理论。所有的个体都不是独立的存在的,都需要与周围的其他东西产生作用。该理论认为,一家企业的成功和生存都需要依赖周边的一些必需资源,但是这种依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是每一家企业都必需的,如果将该项业务外包出去,那么将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在企业内部比较缺乏,综合来看,不大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防范对策

1. 在外包开始之前,确定所需要进行外包的业务选项。对于企业来说,完全外包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所以在选择外包开始之前,要先分清楚哪些业务需要外包哪些不需要,这是外包成功的关键。进行取舍时,企业要同时考虑到长期和短期的目标,不能只看短期利益,而忽视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

2. 企业自身要对外包业务予以充分的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领域都具有不同层级的风险,在进行外包之前,要对企业的内部能力、外包服务商家的能力、成本收益等进行充分深入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

3. 在选择好服务商之后,双方需要签订保密协议并严格执行。外包企业向服务商提供的信息中很多都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这些机密是与企业的长期或短期利益相关联的。服务商经常会将自己曾经服务过的客户放进自己的资料库中,方便后续的查阅与学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机密泄露的事件。所以,企业在选择好服务商的时候,一定要充分重视商业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 在企业层面建立外包业务的风险预警机制。选择将业务外包的公司需要在公司内部成立相应的机构来对外包进行全面策划,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外包风险的来源和成因,并对此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组织专人专部门对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加强前期的控制工作,将风险损失最小化。

5. 建立完善外包风险的奖励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企业和服务商签订协议之后,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道德风险。在这种风险面前,企业可以在适当的契机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来激励服务商,同时,在签订合同时应当对服务商提出明确的要求,以便于日后的监督和控制。

四、结论

人力资源外包是这些年来人力资源领域所出现的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创新机制,越来越受到各个类别和各个层次的公司的青睐。但是,在人力资源外包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例如企业文化的冲突、信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服务商选择不当等等。这些风险的成因尤其理论基础和现实场域,本文笔者主要是从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视角出发加以分析,接着本文提出的防范措施主要有加强思想上的认识和学习、慎重选择外包服务商家、建立预警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等。

参考文献:

[1]赵航.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J].企业经济,2011(07).

[2]许峰.浅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J].中国科技信息,2012(11).

[3]宋博.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研究[D].长江大学,2013.

[4]田永娟.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策略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

[5]付燕萍.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J].中外企业家,2016(27).

[6]李恩平,苏文,赵红瑞.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因、风险及防范策略[J].经济师,2011(02).

[7]叶昌军.XNBX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

[8]曹国涛.人力资源外包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07).

[9]付建国.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与防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

[10]雷香明.人力资源外包中潜藏的风险隐患及防范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4(11).

[11]陳虹.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A].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2008.

(作者单位: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猜你喜欢

外包防范风险
企业竞争中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风险及应对措施分析
SQL注入防护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中国外包市场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