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研究

2017-07-15高继超

求知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

高继超

摘 要:如何使得中学生学习效率最佳,这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有待解决。文章对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初步学习物理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引导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物理的殿堂。教学方法必须通过在实际的教学中观察和总结来完善。文章通过总结物理课程中出现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帮助学生学好物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一、三个根基:清楚基本概念,熟悉基本规律,掌握基本方法

学习物理首先要做到基础牢固,对物理知识的定义有着明确的认识。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和运用物理的基础规律,有助于学生做到触类旁通地解决问题。比如有两个公式计算平均速度,经常使用V = S / T和V =(VO + VT)/ 2。前面的公式是定义变量V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后面的公式是通过推导得出来的,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其他情况下并不能使用第二个公式。然而推导式也使得在特定的情况下计算更加简单。

在研究中学问题过程中常有两个基本方法一个是整体法和另外一个是隔离法,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在同一道题中既可以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也可以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最后说一个三个基本方法之外的问题。就是对物理现象的总结和归纳,通过总结和归纳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些用物理解决问题的好的推论和论断,对学好物理也是很有帮助的。有些学生做过很多的题,但是成绩依旧不理想,原因就是没有明白课本上基本原理的真正内涵和解决问题的规律、方法。教师在讲解习题时,学生不仅需要认真听讲、仔细做好笔记,而且要在课下通过课上的讲授总结解题方法,理清解题思路,只有在基本功牢固的前提下,才能学会触类旁通。

二、引导学生养成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三步走的习惯

预习过程中将不明白或不理解的部分予以标注,对以前学过但忘记的知识进行再次记忆。在开始学习过程中,一般学生并没有预习的习惯,这个时候教师要详细讲授预习方法,甚至在开始阶段也可以对学生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并提供给学生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笔记,并定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培育学生的预习习惯。

上课过程中尽可能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虚心学习,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相似的知识总结归纳起来,尽量确保学生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等学生们基础牢固了可在课堂上增加一定的交流机会,有学生对老师的题问,学生回答老师问题的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间分享学习经验以及提出个人见解,也就是说鼓励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系统地解释,使分散的知识得以系统地发展。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更加网络化和具体化。

指导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概括,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使学过的知识能够有层次地表述出来,运用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基本规律去解决物理问题;同时,有一部分课后复习的过程是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实现的,所以需要留一定的课后作业,监督学生课后复习,并且要求学生整理笔记,讲授课程中穿插章节总复习的课程。

三、笔记本、学习资料、错题本三者缺一不可

上课学生以听讲为主,记笔记为辅,笔记上所记的内容有:老师上课所讲解的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所以说在课上讲授时要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做课堂笔记。课后要求学生整理笔记,对笔记的内容补充完善,帮助学生消化课上所讲解的知识。

学习资料在学习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学生需要把得到的资料做好分类,整理和保存好。学习资料可按照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模块分类整理。做标記指的是,一般的题不用做记号,易错并且有价值的题做单独的记号,为将来的阅读做好准备,标记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错题本可以直观反映出学生所出的问题,并且可以根据问题进行有效的改正,集中突破容易出错的地方,大量地练习巩固。这样做题才是有效率的,而且这样的做题才真正起到效果。

参考文献:

[1]黎 坚.施教之法,贵在启导[J]. 中学物理(初中版),2001(1): 28-29.

[2]邵宝钧.浅谈物理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J].中学物理,2009(3): 2-3.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