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池塘
2017-07-15杜学峰
杜学峰
华灯初上,静坐窗前,高悬天边的明月,与微风下抖动的树枝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寂静的晚景图,稀稀疏疏,摇摇曳曳,散发出浓浓乡情。
故乡坐落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的一个小村庄,山泉水从海拔近千米的山上顺流而下,形成了一条蜿蜒绵亘的小溪,村里人世代依水而居。每到傍晚時分,小溪两旁阵阵炊烟袅袅升起,在夕阳的映照下,十分别致,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
起初,村子里是没有池塘的。有一年夏天,暴雨初至,一夜之间雨水几乎冲断了村里通往外界所有的路。村里老者灵机一动,提出在低洼的地方挖一个池塘,撒下鱼苗,种下水草,雨季蓄水,旱季灌溉。于是,池塘就这样出现了。
春夏之交,是多雨的时节。每年此时,池塘要开闸放水,这对于儿时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件天大的喜事。我们就在池塘顺流而下的河沟里闹腾。调皮的男孩子们会脱掉鞋子,挽起裤腿,跳入河沟里捉鱼、捕虾,女孩子们胆小,只能在岸边看着,一脸的羡慕之情。而我,最喜欢拿着旧蚊帐制成的渔网,透着浑浊的流水抓些从池塘中逃出的小鱼,然后在自家屋后的流水旁挖上一个小水沟,将它们养在里面。
七月下旬常常是晴热少雨,稻田干涸,禾苗枯死,池塘又成了全村人的希望。开闸放水,灌溉农田,池塘滋润一方水土,养育了一群朴实的农民。池塘里的水不仅用来灌溉农田,也供村里的牲畜饮用。夏季的午后,干完农活的汉子将水牛赶入池塘里,算是对一上午辛勤劳作的奖励。
冬季是打鱼的季节。每到此时,村里的年轻汉子们便会协作分工,有人负责开闸放水,有人负责准备打鱼的大网,有人负责在池塘中间驱赶鱼群。在岸边观看的我们,此时也忍不住心痒痒起来。褪去鞋袜,端起小盆,在池塘的岸边捡些小鱼。大半天功夫,鱼塘里的鱼捕得差不多了,我们也捡了满满一盆小鱼。虽然满身泥泞,但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满足和开心。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于在大山里长大的我们,也只有每年的这个时节能够喝上鲜美的鱼汤。大自然造物养人,让饱受艰辛的父辈和我们能够围在一起品尝这样一顿美味,这种感觉足以让人一生回味。
一湾池水,承载了乡村里古老而又漫长的故事。故事里,有炊烟,有鸟鸣,有老人的咳嗽,小孩的啼哭……而池塘,依旧静静地躺在古老的大地上,倾听着村里人每一丝细语。
这几年,村民靠党的富民政策富起来了,各式各样的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村子里,竞相媲美,欧式的,美式的,还有中式的,层出不穷。小溪里的流水几近干涸,破旧的老屋静静地矗立在小溪的两旁,池塘依旧躺在那里,只是没有了昔日的生机,妇女洗衣的欢笑声、捣衣声早已绝迹于耳,池塘里水也浅了许多,水草疯长,池水清澈见底。
起身走到窗前,我伫立良久,池塘仿佛若隐若现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知道,池塘里仍有我儿时丢下的石头,仍有我儿时种下的水草,只是池塘里的鱼儿早已游出了池塘,游出了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