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一粒珠造型
2017-07-15陈顺仙
陈顺仙
摘 要:紫砂壶作为传统的实用陶瓷工艺品,有着传统工艺品根深蒂固的民族根基,有着前辈们的丰富知识和经验积累,这些都是留给后人最可贵的财富,它也被一代代紫砂艺人所传承。紫砂壶自曼生以来器形不断丰富,样式日益增多。本文对紫砂壶——丽珠的造型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紫砂;一粒珠;造型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026-01
宜兴紫砂壶自明清成熟以来,已成为一种艺术与文化、实用与欣赏、材质与审美有机结合的中国民族工艺品,富有艺术的魅力和价值。光货是体现紫砂最纯粹艺术的,光货的走线和势态也是人们所喜爱的,光货是几何体、表面光素的壶形,以圆器和方器两种造型为主体,制作这种几何形的光素器时,除了将胚体修饰平整,还要有紫砂壶本质的造型特点和气韵。而圆形的紫砂器,讲究轮廓周整,由方向不同的曲线概括壶身,简洁自然的形态来表达自己的艺术之美,是最为符合人们欣赏的紫砂器形。
在紫砂壶艺中光器的数量点据了不少,每一件作品都有着其独特的构思和意义。这种真实简洁的表达形式,在塑造紫砂艺术之美的同理,也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展示自身的艺术修养,融于作品中产生今人遐想的美学情韵,这些从作品“一粒珠”中可以得到具体的展现。“一粒珠”是一种传统壶式,相传是惠孟臣所创。这种壶型的特点是“圆”,整个壶通过一个圆字来展开,以圆为革调,以弧线构图。此种以“珠”为主题的创作,不仅表现出一种纯粹的观感,也在同时将紫砂艺术的简洁之美升华。简单、自然、质朴才是最真实的存在。因为珠这样的主题在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常常以珠来表达月华 初染,一种静谧安详的势态让人感到无限的情致在其中,而在紫砂壶的艺术表达中,自然也不乏一粒珠这样充满极致美感 的艺术语言。此壶依据传统经典一粒珠的壶型,光润的色泽各个地方合“珠”的主题,一粒珠在造型的整体性上要求比较严格,统观全壶肉均亭,气韵饱满,力度恰到好处,给人视觉满满的感觉。一粒珠造型着实”体,来表达相应的“体量感 ”、“空间感”与“形象感”。经过长期实践的自我积累和多方位考量;研究后的反复精炼;体司中自然萌生,将流畅的“线韵”、充沛的“线气”与高雅的“线体”风貌,糅合在一起,对多角度、多层次的热衷体面关系进行微妙处理,极力精雕细琢、引人入微,以求在工艺术上在这到艺术升华。该壶的“线”韵,以为骨干,以气韵为灵魂,使一切创意、技术、灵气随着“线”气任意流走,着力追求“线”的舒展,“线”的生命气息,在多层次、多角度,多空间的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以全方位打造线条艺术的无究魅力来支撑其整个壶的美学情韵。
一粒珠造型古朴,古韵盎然,庄重又不乏新意,典雅大气又不失阳刚之气,造型惹人喜爱。一粒珠如西瓜的壶型,可以使人清心安静,来洗涤尘间烦躁的心情,原因在于有名话如是说;若瓜时,辄偃卧以瓜镇心。但一粒的造型又如同一颗珍珠般珠圆玉润,饱满而剔透,壶身一大珠,壶钮一小珠,如同“母子珠”般形影不离。然无论型如哪各路 造型,一粒珠大度豁达的造型以及其细腻精致都是一样的。
任何一种质的存在都是无意识的被动的,在此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意识。没有一种材料有能力决定紫砂壶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在任何一把紫砂壶中看到的是人的艺术构思和人对材料的驾驭。质地美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有方向的词,它以材料为起点,以人的主观美感为目标,使人赋予其生命。因此,所谓质地的限制诱发了形式美感这一提法,是站在一个相对的立场上谈的。它的条件确乎是美感形成的一个起源,但也仅仅是起源而已。真正的过程完成,是艺术自身所具备的聚合力在起作用。
所谓有意味,那是指作品中的思想,哲理,玄机,趣味,但是这种思想哲理玄机趣味又叫说不清道不明的特征。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揭示的就是这一种现象。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思想,哲理,玄机,趣味,许多人喜欢笼而统之地称之为妙,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天趣,是一种美不胜收的审美感受。如果一把壶你觉得它非常之妙,甚至到了妙不可言的程度,那么它一定是紫砂极品。
一件较完好的作品,必须使器皿自己能够抒发艺术语言,给人油然而生一定的艺术感受。具体反映在以下三方面的要素:一是形象,即物体本身的形状式样,展示给人们的视觉印象。二是神态,即通过形象表达散发出的情趣。三是气质,即器皿内涵的实质性的美的素质。能使这三者融会贯通,方可称为佳作。当代著名紫砂大师注重在传统中创新,正确把握中国文化和中国紫砂的内在结构关系,正确掌握中国紫砂发展的本质规律,充分估量前辈艺人传统技艺在中国紫砂發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走传统中创新的路子,增强了宜兴紫砂在中国紫砂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钱剑华.紫砂茶壶的造型与鉴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2]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1992.
[3]时顺华.当华紫砂图典[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2003.
[4]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M].香港:三联书店,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