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中国文化创造力研究

2017-07-15李洪良周冀宁吴军伟

新闻爱好者 2017年6期

李洪良+周冀宁+吴军伟

【摘要】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需要梳理文化创造力的相关研究,深刻认识中国传统的文化创造倾向,从而形成适合中国发展的文化创造理念,并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探索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多元文化传播;文化创造力;创造性古典主义

随着通信技术和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共识。文化全球化产生的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1]“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带来的是多元文化的相互传播,多元文化传播下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关系到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的关键问题。[2]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和提升主要通过文化发明和文化接受两种形式来完成,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文化创造力的提升除了自力更生、努力进行文化发明之外,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接受和文化再创造的重要性。

一、文化创造力研究的梳理

文化创造力研究是一种有关文化和创造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创造力将文化和创造紧密联系起来,而当前中国文化创造力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化创造力的理论研究

李燕的《文化释义》(1996),对文化创造活动原理进行了专门的、详尽的、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内容涉及文化创造与人的创造力的关系、文化创造的分层与整合、文化创造活动的规律。万资姿发表的《符号异化:现代人类文化创造焦虑之潜在根源》(2008)、《文化创造:一种人类符号能力的实现与被规定》(2009)、《符号:文化创造之逻辑起点》(2013)等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文化创造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文化创造体现为一种人类主体性的实现与被规定,同时在本质上也表现为一种人类符号能力的实现与被规定。杜刚在其专著《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文化创造力》(2012)一书中抓住文化创造力这一核心问题,一方面进一步阐明了文化创造的现实内涵、生成原则;另一方面,对文化创造力的含义、构成要素等进行了剖析。同时对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文化创造力的现实生成提出了独到的理解和建议。

(二)发掘中国文化创造力的研究

刘仲林所著的《中国创造学概论》(2001)在比较中西创造观的同时,通过对《易经》的分析,总结出了中国传统创造观中创造力构建的思维、技法及总体追求。王忠的《中国传统创造思想论纲》(2007)从创造价值观、意会认识论和意象思维模式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造观进行了解读。艾四林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2012)分析了中华民族创造活力的激发对国家软实力增强的促进作用。辛向阳的《让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2013)从文化生产力、学术和艺术民主等方面论述了文化创造力的提升。沈壮海教授发表的论文《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创造力源泉的作用》(2016)认为,中华文化中蕴含着可以转化、生成为或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当下创造力的文化因素。

通过对当前中国文化创造力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的文化创造力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还未形成得到学界广泛认同的文化创造理论,相关学者虽然从全球化视野探讨了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问题,但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外来文化融合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探讨中国文化创造力提升的研究还较少。可以说,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对创造力的发掘和现实转化,而创造力的发掘和现实转化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外来文化两个方面入手,形成一定的文化创造理论,并在相关文化创造理论的指导下提升文化创造力。

二、多元文化传播下的文化创造

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必然带来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传播状态,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创造都会多多少少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而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文化接受在文化创造实践的展开和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多元文化传播的解读

多元文化传播下各种文化客观存在,自立共生;相互交融,和而不同。[3]一方面,一个国家、民族、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反映着各自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无论在范围、速度、强度方面,还是在规模方面都是先前社会所无法比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范围和领域的文化冲突。在多元文化传播的背景下,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虽然不像之前那样以政治、军事等强硬手段冲击着其他国家和地区,但仍然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立和文化安全。其中,文化自信是基础,文化自觉是动力,文化自立是目标,而文化安全是保障。文化创造力的实现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唤醒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立、保障文化安全,总而言之,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对中华文化的复兴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文化创造的含义以及实现形式

文化创造是产生文化价值的人类活动,文化创造包括文化发明和文化接受,文化发明主要是通过自力更生来实现,文化接受来源于文化接触和文化融合。[4]創造学视野下,文化接受包括文化复制和文化再创造。因此,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也应该寻求得以实现的多种途径,在文化创造力处于劣势的一定时期内,应该积极地吸收外来文化,并充分利用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促进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

文化创造力作为文化创造的实现形式,包括文化生产力、文化精神力、文化传承力、文化批判力、文化传播力。文化生产力是文化创造力的经济基础和力量源泉之一;文化精神力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政治等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是文化创造实现的一切精神动力;文化传承力体现的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文化批判力则体现着对内和对外两个指向上的文化批判;文化传播力与多元文化传播直接相关,文化传播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际话语权的强弱,是文化软实力的突出表现。

(三)多元文化传播下的文化接受

多元文化传播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文化接受路径创新的可能。既要深刻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产生充分的文化认同,确立理性的文化自信,又要激发文化自觉,对自身文化进行扬弃;同时批判地借鉴先进外来文化,彰显文化活力,强化文化安全意识,维系主体文化传承。因此,多元文化传播下文化接受在文化创造实践的展开和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接受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路径。判断文化接受路径积极与否的依据在于主体文化如何借助于客体文化进行文化创造。主体文化在接受客体文化时,不以改变主体文化为目的,而是将客体文化作为内容或者手段,用以实现主体文化继承和更新的积极的文化接受路径;与之相对应,主体文化丧失生命力,接受客体文化后所形成的新文化与传统的主体文化之间形成断层的文化接受路径,则是消极的文化接受路径。可见,文化接受路径的评价依据是主体文化自身调节机能的强弱,即在某一文化接受路径下,主体文化在时间上能否延续、在空间上能否扩张。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消极文化接受路径可以向积极文化接受路径转化。在消极文化接受路径中,主体文化迫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原因,不得不以隐忍的形式发展、扩大,当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时,其文化记忆被激活,得以复苏,则文化接受路径也有可能由消极转为积极。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固有文化在消亡后,经过一定时期其文化记忆能够得以复苏,而这一文化也会得到重生。

三、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理念下的中国文化创造力提升策略

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是关注传统内发性和积极的文化接受理念,对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一)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符合多元文化下中华文化复兴的要求

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首先是建立在文化多元理解基础之上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地球村”逐步形成,多元文化和其深层次的价值观都在产生着接触、争执、冲突、融合,简单的一元论、二元论、冲突论以及多元论都不能充分地解释和说明当前多元文化交融的格局。而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关注文化的“多元一体”,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相互接触在广度上和强度上都是之前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并且相互的联系也十分紧密,既有共同发展的契机,也有此消彼长的冲突,既有人类文明整体发展的共同向往,又有各自文化发展的国家利益。

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华文化的复兴已经上升为中国发展的国家战略之一,创造性是当前中华文化复兴的关键和奋斗目标,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其创造力的发掘和现实转化,应该关注一切创造力的源泉,让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稳步提升文化创造力。创造性的发掘和现实转化需要在古典主义和异文化接受中寻找力量源泉、转化手段和实现路径。这里的古典主义不是一味地复古,而是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转化;融合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和中体西用,而是动态的文化接受,也就是说,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提倡传统内发性基础上的积极文化接受和再创造。传统内发性是载体,积极文化接受是动力,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因此,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可以加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立、维系文化安全,对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中华文化的复兴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注重传统内发性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和提升都来源于中华文化的传统内发性,农耕文化的发源、发展,诸子百家学说的出现、儒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文化创造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在近代之前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一直是东亚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中心,因而可以比较从容地将传统内发性转化为强大的文化创造力。而近代以来,随着文化优势地位的丧失,中国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显得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了全盘否定儒家思想、盲目破除传统文化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轉化,造成了中国文化创造力发展的严重滞后。

而在多元文化传播下,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和壮大仍然应该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转化,因而,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以创造性古典主义为中心和基础。创造性古典主义意味着以传统内发性为发展的核心,传统内发性是中华民族谋取发展的方向指引和基本的力量源泉。创造性古典主义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创造性因子,这必然需要批判性地继承文化传统,而不是一味地盲目复古和照搬经典,因为传统内发性本身就有着去除旧质、吸收新质的趋势,因此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文化发展的内部动力必然是一种除旧更新的过程。例如在文化生产力方面,中国农耕文化中的“天人”思想对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生态经济创建都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创造性古典主义要求认真研究中国文化创造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发现中国文化创造的发展方向,确立文化自信。然而近代以来,百年的屈辱史并没有使中国人民丧失文化创造的自信,因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创造性古典主义仍然会对文化自信的确立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创造性古典主义要求认清当前文化创造的内外环境,激发文化自觉,一方面要做好文化创造传统的继承和调整,另一方面做到尊重其他文化,积极借鉴不断创新。

(三)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注重积极的文化接受

多元文化长期并存相互交融,文化接受作为文化创造力实现的途径和重要力量源泉显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因而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一方面需要将文化创造建立在古典主义之上,另一方面又需要积极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近代以前的中国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农耕经济,或者是儒家思想等都被周边国家所吸收,刺激了这些国家的文化创造,并促进了这些国家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和提升。这些国家通过接受中国文化所取得的文化创造力的发展可以说明:借鉴先进文化的有益成分会为本国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事半功倍地提升本国的文化创造力。中国近代以前的文化更多作为中心文化同化外来文化,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允许外来文化的进入和并存,并将外来文化同化为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中国在近代之前的文化接受方面展现出的是强大的文化同化力。虽然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的文化转型有所滞后,但也已经开始积极地接受外来文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西方市场经济理念的借鉴。创造性融合是一种文化接受路径的创新,这种创新依托于积极的文化接受路径并及时地进行动态调整。具体而言:

1.尊重多种文化的并存

求同存异一直以来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也可以运用为对待外来文化的整体思维,充分尊重异质文化的存在,加强对异质文化的认识,找到共同发展的契机和途径;另一方面,积极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比如自古以来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爱好和平的民族愿景,和平崛起的中国梦,等等。

2.注重扬弃外来文化

对待外来文化尤其是先进文化,不应该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或者体用论,而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和本国的传统对外来文化进行扬弃。拿来主义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就已经被鲁迅等学者所批判,而“中体西用”等体用主义,也同样无法指引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国的异文化接受。体用主义只是关注器物、技术方面的扬弃,而不提倡思想文化方面的更新,在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价值体系等思想方面的扬弃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平等、自由等的追求便是扬弃外来文化的一种体现。

3.创造性融合提倡文化接受路径的动态调整

积极的文化接受包括两种路径:第一种是允许异质文化的存在,并在不与内在文化发生碰撞的基础上接受异质文化,从而创造出并存性文化;第二种是将外来的异质文化同化到内在文化的行为逻辑或内在价值体系中,创造出融合性的综合文化。创造性融合建立在积极文化接受路径之上,注重以上两种文化接受路径的动态调整,即在力量对比不能取胜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平行发展的文化接受路径,而当我们认清时代发展脉搏以及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优缺点之后,应该将外来文化内化为自身文化,形成文化接受的创造性动态调整。同时,西方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占有优势地位,中国文化被西方价值观所捆绑、走向消弭的危险客观存在,因此,我们应该警惕外来异质文化替代原有本土文化,造成本土文化消失的危险。

(四)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策略

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理念注重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转化和积极的文化接受,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和展开:

1.依托市场规律与人文关怀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规律的指导,经济实力的持续提升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源泉;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最終目标是人民的安居乐业、健康幸福,因而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更多地注入和谐、生态等概念,改粗犷式发展为集约式发展,注重和谐发展、生态发展。

2.融合多元文化,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挖掘中华文化优良传统,适应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先进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做出的创造性诠释,是当前促进我国文化创造力提升的精神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为我国文化创造力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3.结合时代背景再认识经典文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需要在既有的文化传统之上不断地创造,如果失去了文化传统,必然会产生对自身文化的怀疑,同时在文化发展的走向上也会感到迷茫,文化的自信和自觉更无从谈起,因而当今文化创造所需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亟待经典文化的再解释、再创造。

4.以辩证的眼光审视国际和国内形势

文化创造需要批判思维,一方面要认清历史、立足现状、着眼未来,准确地了解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需要洞察国际形势,分清敌友,警惕“和平演变”,维系文化安全。

5.和平崛起与平等互助

中国的文化创造还需要将和平崛起的观念传播到国际领域,向其他国家展现平等互助的大国风范,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为文化再繁荣赢得充分的国际话语权和良好的国际环境。

四、结语

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多元文化客观并存、相互交融,文化自信的增强、文化自觉的激发、文化自立的确立和文化安全的维系都迫切需要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又为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求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以传统内发性创造性转化为基础;另一方面,要求积极进行文化接受,并对文化接受的路径进行动态调整。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正是结合多元文化传播背景,立足于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转化和积极的文化接受而形成的助力中国文化创造力提升和发展的文化创造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应该做到:依托市场规律和人文关怀发展文化生产力;融合多元文化,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结合时代背景再认识经典文化;以辩证的眼光审视国际和国内形势;和平崛起与平等互助。

(本文为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文化创造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HB17ZX010)

参考文献:

[1]裔昭印,徐善伟.论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N].光明日报,2004-02-10.

[2]杜刚,邢巨娟.文化创造力:当今中国文化变革与发展的重要依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3):9-13.

[3]伍柳氏.和而不同 多元共生——略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策略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11(9):181-183.

[4]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1.

(李洪良为衡水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博士;周冀宁为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助教,在读博士;吴军伟为衡水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