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的现象探析

2017-07-15蔡金桃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心理需求消费文化

蔡金桃

摘 要:“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话题来自西方,有其独有的语境与特征。在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虽然还不具备充分的普遍性但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这是一种实践的文化,使美从高高在上的圣坛地位走下来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成为大多数人都能够体验的文化,缓解了当代人的工作、生活压力,也促进了消费,改善了中国大部分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消费文化;实践文化;心理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费主义的浪潮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消费观及生活方式,人们生活在“物”的世界里,而且这种“物”是披着美丽的外表出现的。今天的人们不管是富人还是普通人都能够在购物中心、美容院、健身房、街道两旁的商店橱窗、电视屏幕以及人们正在使用的日常物品里寻找到这种美,美已从少数有钱人和有文化功底的人才能欣赏到的圈子里解放出来。“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话题从这种现象中诞生的,那么,它作为西方的舶来品,是否适合运用到我们中国的语境呢?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话题呢?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渊源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概念由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正式命名。费瑟斯通在1991年出版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阐述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三种具体表现形式:“第一,艺术亚文化的兴起,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他们追求消解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第二,将生活转换为艺术作品的谋划,具体是指追求生活方式的风格化、审美化;第三,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的符号和影像,消费社会就是通过影像再生产着人们的欲望,消解了实在和影像之间的差别[1]。”从中可知,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人们在追求着一种新趣味、新感觉的模范生活方式,以这种梦幻般的艺术生活方式来显示他们高高在上的贵族精神,显示他们服饰、举止、个人爱好乃至家居陈设方面的种种优越性,商家发现了这种消费心理,为谋求其最大的利益,将审美与消费联系起来创造一个充满符号和影像的幻觉化空间。真实与图像之间的界限不复存在,日常生活被审美化,变成了擬像化世界。

除了迈克·费瑟斯通外,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称:“当代西方正在经历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风格、都市规划和经济一直延伸到理论[2]。”这是不计目的地追求快感、娱乐和享受的新文化,将商品披上美的外衣,商品的包装反客为主。道理很简单,消费者追求的是商品身上的“符号价值”,追求的是广告所宣扬的审美化的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审美化带给人们的是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的是消费广告,消费图像、消费品牌、消费欲望,也消费符号。这是一个由仿真与幻想架构的‘超级实在,比真实还真实的文化[3]。”审美模糊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那么,“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西方的舶来品是否适合运用到我们中国的语境呢?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的现象成因

首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当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商品外观、包装装潢日益美化,促使日常生活走向审美化。

其次,“造成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文学性的社会化扩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代世界的媒介革命。现代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这就是从纸媒质的印刷媒介向电子、数字媒质的电视、网络媒介文化的巨大转变。媒介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影响、改变、形构着我们的日常工作、交往、休憩、娱乐以至内在心理世界的活动方式[4]。”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没法脱离网络,足不出户也能接收到世界各地的信息,消费文化也在“大张旗鼓”或者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再次,从个人的需求来看,人们的温饱问题渐渐得到解决之后面临的是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日常生活的感受与审美。人们更加在意个体的生命体验,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因此,生活随处可见审美的踪迹。人们对美的追求体现了人们的生活需求、生活态度和生活风格,且同人们的心态、爱好结合在一起,甚至是最贴近人们心灵层次的一种思想方式。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工作,在业余时间欣赏并体验美的事物,正好契合人们心中的情感诉求和解压期待。经济能力不太好的人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通过看电影、电视、广告、旅游、逛街等日常审美活动来缓解压力,可以说,“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还是有很大优势的,满足人们的个人需求。

另外,中国是一个城乡经济发展不太平衡的国家,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电视、电脑、手机的逐渐普及,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旅游的休闲方式等因素,较大地缩短了城乡之间甚至是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消费文化、消费方式快速地传播到各个角落。

由此可见,“日常生活审美化”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西方,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也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那么对于这种现象,中国学者该持怎样的价值立场呢?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思辨

面对这个话题,中国学者给出了两种不一样的态度。陶东风的解释是:“不管我们承认或者不承认,在今天,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5]。”王德胜在其《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文章里也表达了他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认可,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眼睛的美学”,认为视像与快感的一致性充分表征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感性特征,它源自我们身体里的享受天性。但也有一些学者看到了中国这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话题上具有不普遍性的特点,认为这是少数人的话语,人们并没有在日常生活审美中获得自由,反而受到了商品背后商业的操控。如鲁枢元教授在《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一文中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价值取向提出了他的质疑,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提倡者的目的是确立一种技术化、功利化、实用化、市场化的美学话语权力。接着他从价值颠覆、市场操控、生态危机与全球化陷阱等四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希望建立一种与人类精神和自然生态保持和谐的审美原则,一种诗性的智慧[6]。”

尽管中国学者面对这个话题有不一样的声音。但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西方消费社会的典型现象,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不具有普遍性。“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话题确实是学者们根据中国的某些类似西方的现象而从西方引进中国的,但不能等同于西方的语境,毕竟中西方的文化大背景相距甚远。中国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主要形成于都市,还未普遍流行于乡村,而中国的乡村对于城市来说占的比例还是较大的。因此在中国这个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方来说“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话题其实是不成熟的,西方话题的语境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只能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都市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带动了农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实践的文化,它改变了传统的高高在上的美的地位,使其从圣坛上走下来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成为大多数人都能够体验的文化,将原来重复性强、日益庸俗化、平淡化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味、有活力,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丰富了人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了当代人们的生活质量,舒展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也促进了消费,改善了中国大部分的社会环境。其次,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心理缓压需求来看,这种文化也是大势所趋。我们的日常生活难免不受到商业的操纵,成为商业的策略和谋划,休闲品、消费品的比重日益增加。我们只能选择勇敢面对,借用正面的消费观来缓解生活、工作上的压力。因为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心是愉快的、放松的,但同时也把我们赶上一条贪欲加强的不归路,如果人们不根据自身的能力合理消费的话,人们会成为商家牟取利益的对象,成为消费的奴隶。为了避免被某些有意威胁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集团、商家利用,中国政府要积极监督商业的合理发展,消费者要提升自身的辨识能力合理健康地消费,将“我”变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体,不仅仅是成为日常生活中“美”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成为日常生活“美”的创造者。“日常生活审美化”将来带给中国的东西是有利还是有弊的?那是属于未来的东西,我们无从猜测,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引导,毕竟这种文化现象已普遍流行于西方。当代学者可以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结合中国当前的语境来进行探析与优化,根据中国的实情作出大量实证性的研究到提出合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95-99.

[2][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4.

[3]陆扬.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00.

[4]金元浦.别了,蛋糕上的酥皮——寻找当下审美性、文学性变革问题的答案[J].文艺争鸣,2003,(06):12-13.

[5]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仁[J].浙江社会科学,2002,(01):166.

[6]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J].文艺争鸣,2004,(03):7.

作者单位:

華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

猜你喜欢

心理需求消费文化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