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2017-07-15蒙晶

求知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创新思维

蒙晶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文章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难题,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出发,分析提高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整体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想、创新能力的技术型、实用型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712

一、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据2012年的社会相关调查,全世界每天大概有近亿条信息在广泛地传递,一年大概会产生720亿条信息,可想而知,目前社会的发展,正是以计算机的信息传播为途径和载体的。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教育如何才能紧跟社会的步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校课堂教学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一种能够突破传统,求新求异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情境,揭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运用教学方法,尽量采用新奇、独特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见解与多样化的实践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变通,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

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的一种新的历史任务。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特征及特点,开展“一刀切”式教学。这种被动式的教学往往会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感,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我们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与能力,就是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敢于发问、不落窠臼的精神,让学生始终对知识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工作以后,往往都能受到企业、公司的重视,具有良好的社会应变能力与自学能力。

二、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职业学校的学生多为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青少年,他们本来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多样化的思维能力,他们的智力和情感活动都是独特的、多样化的。只是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学生们的这种创新潜能被压制了,久而久之,他们的创新意识也会消失。我们所倡导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观点。另外,教师还要结合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根据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性质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1.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敢于求异创新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走向乐学、好学的一个外在的重要环境。在传统的计算机课堂中,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讲授知识为主要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对教师所讲的计算机知识,学生也不敢发言,不敢提出自己的主张,因此,这种“不对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定会导致学生丧失求异创新的能力。

在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地将学生推向自主学习、积极求知的道路中,所以,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是由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与营造的,所以,计算机课堂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开放式的课堂。例如,在Basic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把问题提出来,然后让学生搜索资料并进行思考、总结,然后自由发问,向教师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和不清楚的问题,让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进行解答,通过相互学习与讨论,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互助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传统的师尊生卑的关系,在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自然会对所获知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随后教师再引导他们上机验证得出结论,或者带着问题上机操作,共同探讨解决措施与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善于提问的学生,才能迈上创新之道路。

2.在兴趣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实践与创新。例如,在教学“计算机发展历史”的时候,为了提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对比尔·盖茨的采访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位计算机奇才是如何从传统的、守旧的思维中脱颖而出并成为世界首富的。学生观看视频后,肯定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介绍相关的计算机发展历史与传奇人物的故事,就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树立求异创新的榜样,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

又如,在学习“快捷键的使用”这一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的“复制—剪切—粘贴”的比赛,让学生将文字内容复制粘贴到固定的文档中,看看谁能最快、最熟练地进行操作。在学生比赛的时候,教师也同样参与到竞赛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什么老师能那么快完成“复制—粘贴”呢?到底有什么秘诀?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之下,教师再揭开谜底,让学生了解快捷键的应用方法,学生此时就会发现原来还有其他更加快捷的方式进行复制粘贴,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思想。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索求异精神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形成學习小组,共同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Excel表格的应用中,教师可以将4~5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如何使用Excel表格。教学任务是要用Excel表格记录小组成员的期末成绩、总分及平均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按照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在制作表格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动排序、套用公式等功能,很快就能制成表格。这一过程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发现新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

三、小结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作为课堂的指挥家,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有着直接影响,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去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符合教学要求的创新方法来开展教学,以兴趣为引导,带领学生走进创新思维的世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计算机知识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伟仁.创新才干的培育与运用研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白鲜霞.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版),2007(13):51.

[3]魏小梅.计算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6(4):285.

[4]薛雅丽.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S5).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创新思维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