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思潮下城市涂鸦艺术的创意解读

2017-07-15周丽芸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美学特征设计

周丽芸

摘 要:涂鸦起源于街头艺术,在现代城市文明中出现了新面貌,逐渐渗透到各个设计领域。文章解读后现代思潮下城市涂鸦艺术,给流行视觉设计带来启迪,重点介绍了涂鸦艺术的发展历史、反叛精神和美学特征,指明了涂鸦艺术设计新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涂鸦艺术逐渐变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一种具体艺术表现形式,广泛存在于城市公共领域的各个角落,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符号和色彩搭配,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

关键词:涂鸦艺术;美学特征;设计

一、引言

涂鸦艺术既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环境艺术。艺术家通过涂鸦这种形式,将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涂鸦艺术广泛存在于城市中,城市环境的变化使涂鸦艺术快速发展。涂鸦艺术自由创作的无秩序性,极大地颠覆了传统的审美[1]。涂鸦艺术不同于涂鸦。涂鸦艺术独具后现代的特征,被运用到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行业中,并被赋予新的艺术价值。在充分保证作品的原生态创意、展现个性和抒发感情的基础上,利用产品诉求与涂鸦作品互相点睛,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涂鸦艺术的反叛精神

“涂鸦”在英文中用“Graffitisti”表示,该词意指“即兴之作,个人的随意书写的行为”[2]。“涂鸦艺术”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州,被公认为嘻哈(HIPHOP)文化四元素之一,具有一种知性的反叛主义、反精英的后现代精神。起初,这种反叛精神来源于想通过涂鸦来为生活在社会底层、遭遇不公平待遇的人群呐喊。这种行为由一个墙面发展到一个区域甚至一座城市,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至它诞生起就被划入亚文化的范畴,一直在合法与非合法之间挣扎。随着后现代艺术理念的强势扩张,一大批专业涂鸦者在纽约市大学社会系学生的领导下成立了涂鸦艺术家联盟UGA,这种行为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认可,涂鸦艺术借此契机找到定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后来随着生活的提高,多元化的生活,西方的一些年轻人追求行为上的叛逆,政府的干预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促进了涂鸦艺术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涂鸦艺术流入中国。从当初简单地模仿,发展到今现在有主题、有思想的中国特色的艺术行为。无论是法国的著名艺术家Seth与国内著名插画师许玉安携手创作的京剧脸谱涂鸦、时尚个性的墙体彩绘,还是中国书法写意风格涂鸦艺术,都充满着“中国式”气息。涂鸦艺术的魅力、夸张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恰恰契合了中国年轻人对于时尚的追求。

三、涂鸦艺术的美学特征

(一)形式——波普艺术传承

涂鸦艺术是在波普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它们根植于同一片文化土壤。波普艺术与涂鸦艺术在精神上有着一致性,两者的核心都倾向于关注大众文化,但是波普艺术家更多的是表达对大众文化的思考,本质上还保留着精英文化的性质。波普艺术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大众文化进行“中立”的批判和审视,然而涂鸦艺术所代表的是底层艺术文化,反映出大众文化与精英艺术相互糅合的过程。涂鸦艺术具有表达政治思维的功能,如柏林墙上的涂鸦创作,弗鲁贝尔在柏林墙上的涂鸦艺术代表作《兄弟之吻》,描绘的是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亲吻民主德国战友埃里希·昂纳克的画面。基斯·哈林突破艺术位阶的框定,赋予了灵动、新鲜和亲切感,同时又符合从通俗走向精致的路径。

(二)图像——“抽象化”与“夸张化”

城市街头涂鸦大部分采用漫画人物、电视卡通形象、名人等元素创作,这些元素是可供交流的符号语言,通过这些可为大众解读的符号,表达艺术家对文化、社会的思考。基思·哈林创造出的一系列独特的视觉符号如发光的儿童、狂犬的狗、飞碟等形象,这些符号都试图表达内在的含义,有些观者可以直接读出其中的内涵,有些则需要共同的语言、经历才能领悟到所要表达的原意。其创作的涂鸦艺术作品《无题》,画面中没有具体的形象,只有一些凌乱的点线,尽管线条没有寓意,但线条本身就是艺术家最直接的情感流露。

涂鸦者把代表自己的字体进行夸张、变形创作出涂鸦签名,使其富有形式感,在视觉上最大程度地引起人们的注意,满足其视觉需要。譬如街头涂鸦的字体有时候被涂鸦者运用粗重、醒目的线条,其简单的安排方式充满了长达十米甚至几十米的墙面,彰显了涂鸦艺术家自信、张扬的个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风格——创作“个性化”与艺术“大众化”

涂鸦艺术不局限于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艺术家可以自由创作发挥,将顶尖的精英文化向大众传播[4]。艺术的魅力在于被大众所接受,无论是英国班克西的反战系列涂鸦,还是美国基斯·哈林的宣传系列涂鸦,亦或是巴斯奎特的“大嘴怪兽”,无不充满着极强的表现性,每个涂鸦作者的作品风格追求个性,正是由于这种创新方式使得大众广泛参与。

将涂鸦艺术融入广告设计及服装设计中,这种模式可以更快速地把涂鸦带进公众视野。如:一些时尚品牌Moschino、Miamia、Chanel的服装设计,采用各种绘画、拼接、组图等手法,炫耀展示涂鸦新风貌[5]。这些设计成果很好地证明了文化和艺术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耐克Presto休闲鞋涂鸦广告,涂鸦大师伴随着Hip-Hop在东京街头挥洒涂鸦,艳丽吸引眼球的涂鸦,迎合了都市潮流的时尚达人。

我们可以从它的创作看到新鲜的视觉语言及更加个性的设计语言。现代涂鸦行为出现了新的视觉形式,比如加入声、光、电等元素,在很大程度加强了涂鸦作品视觉体验,浓厚的个性色彩与城市环境大量机械复制的映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涂鸦艺术的发展方向

(一)由二维向三维的转变

以往的涂鸦艺术,表现形式为二维平面涂鸦,如今涂鸦艺术逐步向三维立体空间转变。三维涂鸦之所以能够以假乱真,是由于绘画者利用了光学幻觉和几何学的计算方法,达到了善意欺骗的效果。库克尔·温纳(Kurt Wenner)用粉筆绘在地上的3D效果绘画,色彩鲜艳,立体感强烈,往往能够以假乱真,通过表达公认的主题,其作品经常能够吸引围观者的注意力。绘制涂鸦艺术作品往往要数个星期,却不能够永远保存,如此美丽却又短暂,未免有些残酷。可是涂鸦艺术家却乐在其中,“这是街头艺术几百年的传统,所以在街头艺术家看来,不被冲走才是罪恶”。涂鸦艺术家以美学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现状。纽约街头艺术家 Aakash Nihalani的作品——在保持建筑及物品原有面貌的基础上,利用鲜艳的荧光胶带构造的3D立体几何图案,充满了乐趣。

如今,镭射与3D等新技术也运用到涂鸦艺术中,相比传统涂鸦表现形式,运用镭射与3D等新技术的涂鸦艺术作品,具有容易携带和复制性强的特点。涂鸦研究实验室(Graffiti Research Lab)在鹿特丹的建筑物上成功地留下蓝色涂鸦文字,该艺术作品利用强力投影机及功率6千万瓦的绿光镭射笔绘制,注重的是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即兴创作能力。

(二)体现城市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特性是城市或地区公共艺术特有的专属名片,是区域内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涂鸦艺术作为原创视觉艺术,有着独树一帜的图像文化,涵盖了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是城市环境的点缀与协调。东北地区的涂鸦多以雪花、滑雪者、冰塊作为艺术创作元素。纽约巴克莱中心 (Barclays Center)的涂鸦艺术作品《one》、德国汉堡的涂鸦艺术作品《穿越易北河》和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涂鸦艺术作品《晒日光浴的野兔》等,都佐证了涂鸦艺术与地域文化能很好融合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如今涂鸦艺术已不同于以往的城市涂鸦,当地的艺术文化不断融入到涂鸦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涂鸦艺术作品已经成为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情景交融——互动创造的情境空间

如今更多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技巧运用到涂鸦艺术当中。涂鸦艺术作品更富有艺术感和更注重公众交流的倾向。环境中的艺术有容纳观众的条件,在这类作品中,观众成为必不可少的视觉元素,也可以说是一种调动观众对艺术思考的过程和体悟。后现代思潮视角下的涂鸦艺术,已经不再是艺术家的独白,而是观者参与互动过程中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

涂鸦艺术那些看似夸张怪诞的造型和场景以及充满幻想的故事,其实都是来源于本身的生活体验,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希望引起城市管理者的注意,目的是为了让社会更和谐,让人们体验到更好的生活。巴西艺术家Alexandre Orion创造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手法,即将绘画和摄影结合的新艺术表达形式。他先在街头墙壁上随意涂鸦一些人物场景元素,涂鸦多以黑白色调为基础,然后拿着照相机待合适的时机捕捉城市中穿梭经过的人群,创造出主角与背景间的某种趣味联系的摄影效果,让人感觉效果逼真。

五、结语

涂鸦艺术以反传统、反主流的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从地下的状态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当今时代追求多元化,追求个性自由,涂鸦艺术以其自由、即兴、原创性高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涂鸦是抒发心灵、释放人性化的后现代艺术,是人们生活枯燥的调味品、宣泄情感的出口。城市是文化、创意、艺术的集合地,作为城市公共艺术使涂鸦艺术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创作环境。涂鸦艺术家们在未来的创作上还是要坚守涂鸦原生态性,保持涂鸦艺术最初的独特气质。这样,涂鸦艺术形式能更好地为城市人的生活服务,激发涂鸦最大的魅力,这也是涂鸦容易被接受和热爱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樊清熹.涂鸦艺术的后现代美学特征[J].求索,2016,(07):188-192.

[2]赵争强,李天林.涂鸦艺术的价值构成初探[J].艺术评论,2016,(05):163-165.

[3]杨声丹.建筑空间中的涂鸦艺术视觉文化[J].美术研究,2016,(02).

[4]江涛,罗梦达. 涂鸦艺术:从反叛的街头艺术到流行的视觉设计元素[J].装饰,2010,(09):135-136.

[5]陈洁.当代涂鸦文化的视觉语言特征[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84-89.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美学特征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