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地域性文化对地铁站壁画功能性的影响

2017-07-15王春涛赵康林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壁画天津群体

王春涛 赵康林

摘 要:地铁作为人口流动与聚集最稠密的公共场合,当置身于某些城市地铁中时很难有置身其地域并感受其地域文化、地域特色的影响。城市之间的自我符号在被忽视、在消失。文章以地域性文化对地铁站壁画功能性的影响的探索,阐述了文化内涵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文明程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地铁站壁画中的地域文化具有的功能性、必要性。以天津地域为例,探析了地域文化特色在地铁壁画中的特殊功能。

关键词:地域文化;壁画;功能影响

[本文系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码D14066]

一、地铁文化的功能性

(一)地鐵的产生催生新的区域文化理念

地铁,做为城市现代化重要交通枢纽,不断地融入到城市人群的生活当中。作为群体聚集最稠密的公共区域,其功能除了外在的运输作用以外,还承担着人群情感聚集、碰撞、交融的内在作用。由此而延伸出的相关情感内容的影视题材、广告宣传、城市形象等连带文化媒介,这些媒介反过来又增强了城市人群对地铁的情感认知。因此,作为时代产物下的新型公共区域,其特有的广泛性、流动性、聚集性所产生的特有的文化功能性也随之产生。

(二)根据乘坐地铁群体分析文化功能的重要性

研究地铁的文化功能价值,先分析文化的创造群体,即受众群体。根据乘坐地铁的乘客次数,可以大致划分两类:一类是经常性乘坐群体A;另一类是偶然性乘坐群体B。

经常性乘坐群体A,多数为上班族,或者是长期在此地生活的本地域群体。本地群体也可划分为土著群体与新融入的长期居住的外部群体。虽然由于工作时间限制,在地铁流动中是主力群体,他们形成固定的乘车时间与路线,他们虽然在某几站只是短暂的停留,但是随着时间的长期延续,在此群体中,逐渐会形成某种共同情感的交流、融合、与认同。尤其是某些本地域的文化符号长期在脑海中的出现,更会加强其文化与情感的认同与积淀。即便是A类群体中的新融入的长期居住的外来群体,也会逐渐产生情感认同,从而逐渐融入当地文化。

偶然群体B主要是以旅游、商务交流、商务工作为主的外来群体,也包括本地域极少数以乘坐地铁作为交通工具的本地群体。此类群体一般乘坐地铁时大多以探索、求新、对比的眼光来乘坐地铁,从而通过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分析对此城市的认知。因此对于此类短暂的外来群体而言,地铁文化就是一个城市的宣传名片,它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三)国内外发达地区地铁文化的发展借鉴

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随着地铁的长期发展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与完善的地铁文化功能,尤其是视觉方面所产生的功能。英国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铁,在许多伦敦的地铁出口甬道上绘有英国历史文化背景的壁画涂鸦,比如位于伦敦市中心Baker Street站,就是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的一部分,地铁站台的墙壁用一块块小砖拼成,砖上印的全是福尔摩斯阴影头像,小说人物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侦探Sherlock Holmes就曾住在221B Baker Street上。

香港迪士尼地铁站是专属通往迪士尼乐园的一列地铁。从外部的米老鼠米奇的地铁车窗,到内部的米妮造型的扶手,以及各种迪士尼玩偶的陈列,还有五颜六色的图案给人以提前预热的感觉,仿佛一列通向心灵梦境的列车。所以无论它的外部造型,还是内部设计,都充分体现了迪士尼的文化价值与功能。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各个地铁线路上也都融入了不同中国元素,使城市文化功能更加浓重。将地铁变成了一个个流动的博物馆,使人们在匆忙的行程中能感受到瞬间的放松。比如为2008年奥运会开辟的地铁,在北土城路站,将空间设计出青花瓷系列,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气息。奥林匹克公园站,由于建在“水立方”附近,奥林匹克公园站的主题为“水元素”。一下地铁列车,站台层的吊顶十分引人注目,1000多个大小不一、蓝白相间的“气泡”趣味十足。可见北京的地铁几乎跟周边的文物环境相结合,使流动群体很容易感受到所在城市的文化气息,甚至能感受到某一站所具有的特定文化意义。

城市地铁的文化功能,尤其是壁画形式,也可以给匆匆行走的乘客以片刻的视觉欣赏。即便时间日久之后,其壁画功能也会逐渐转移为部分的路线标示,或者是导向识别的一部分。当上班的人们走到某一站,那怕是瞬间的一瞥,只要看到壁画的一个大概形象也会在脑海中即刻对应出是哪一站。鉴于以上的分析与研究,可以看出,一些城市的地铁文化与功能结合非常成功,这些案例是值得借鉴与学习的,也会对天津的地铁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壁画的效用

壁画的产生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史不断发展的。即使发展到今天,其内涵主要包括记载历史事件、抒发人们情感,展现时代精神面貌等因素。从历史变迁可以大致划分为传统壁画与现代壁画。

(一)传统壁画的历史意义及文化作用

传统壁画只是时间上的定义,主要是指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末期这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时期所产生并发展的壁画。其题材从狩猎生活到巫术占卜,以及之后服务于统治阶层价值意义不断变化,贯穿于这时期的壁画还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整个这一时期的壁画发展是受生产科技的发展程度而发展的。随着科技与生产力的缓慢前进而使壁画的表现内涵、绘画特色、绘画风格产生其多样性。但是传统壁画的功能性,更多的偏向于1.服务于统治阶层意识;2.服务于宗教宣传目的;3.由于生产力低下,从而导致对自然的敬畏所产生的神话传说。

(二)现代壁画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从人类进入机械化生产的时代,其科技发展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最近一百年,科技进步以加速度的方式在不断更新。出行也越来越方便,人与人由于地域所产生的距离被逐渐缩短了。但是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了,心与心的交流却变得遥远了。因此,时代呼唤现代壁画要符合现代人群的心理需求。现代壁画的功能偏向于:1.服务于大众群体的民主意识;2.呼唤人们对群体记忆与认同的情感符号;3.大量使用新型人造材料进行抽象情感的表达;4.壁画与消费经济紧紧挂钩。

因此,作为地域性文化功能的重要载体之一,壁画的情感认同功能在任何时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天津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在地铁站壁画规划

与设计中的渗透和影响

(一)天津地域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天津“地处九河要津,陆通七省舟车”,是南北大运河的交汇处。天津的产生是做为封建王朝时期北京的水路口岸,也是拱卫京城的重镇。明代建立天津卫后,以盐粮商业为主的商业和大量新兴的南方移民和卫戍部队家属逐渐聚集而起。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劳作的不断积淀以及新兴移民与当地民众不断交融,最终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固有的文化形式。因此,本地的文化符号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可以使忙碌的人们重新回到群体的共同的情感怀抱中,从而激发人们对当地文化情感的认同,发挥地铁站公共艺术壁画的特有艺术魅力给予生活压力大的群体以心灵抚慰和情感关怀。

(二)如何打造天津特色的地铁文化

1.挖掘天津地域文化特征

天津地域文化形式如水文化、城厢文化、寺庙文化、移民文化、军旅文化、漕运文化、商埠文化、码头文化、租界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形式在生活习惯、婚丧嫁娶、方言、民间绘画等方面以独特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表现形式及内涵可以结合地铁站的全程路线、站点所在地提炼成地铁壁画中的设计元素,并将这些元素符号展现给群体。

2.合理分布带有地域性文化特征的地铁壁画布局

并不是所有地铁站都要以壁画形式体现,科学合理地结合多方因素分布带有地域性文化色彩的地铁站壁画时期关键。目前已运行的天津地铁中,很多站除了标明本站的地名之后就很少有相关的文化功能体现。偶尔有大型浮雕壁画也是在进出站口的外面。每一站站内虽然干净整洁,但是几乎都是一样的视觉效果,基本没有地方性的特色象征。因此作为乘坐地铁的乘客对每一站都不会有深刻的印象。甚至作为外来的旅客对某些有特色的地方,从地铁内部观察也没有任何特色。而鉴于对国内外有特色的地铁站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在一些有特色的站内,运用壁画等艺术形式去表现本地、本站的文化内涵,那么不仅可以呼唤本地土著居民的情感回忆,而且也会给初次来津的外地旅客留下极深的印象。

3.文化与地铁站壁画的设计创新分析

如何将天津的传统文化挖掘,并建立在流动性很强的新型区域中呢?我们不能直接把传统图形图案直接拼接。这种简单的拼接,本身并无生命力,它只会让乘坐地铁的乘客感到视觉麻木,甚至疲劳。因此要将传统图形进行再设计与再创造,尤其在艺术语言上要有时代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赋予传统图形以新的生命力,使其符合时代审美需求,通过艺术的符号形式将本地特有的文化内涵,结合时代元素重新巧妙组合,并在墙上绘画出来,形成真正具有天津本地特色的壁画。这样的壁画,其个性与共性的文化功能就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从个性而言,这种本地独有的特色形式可以展现给大家,通过对集体的情感的呼唤而增强了本地域人民的自我凝聚力,对于外来旅游者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同时也对本地的旅游文化注入新的艺术气息。从共性而言,这种站内壁画不仅具有时代气息,适合不同年龄阶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基本接受,而且也起到了导向标示的作用。每一个印象深刻站台,都会给乘客留下深刻印象,久而久之,乘客也会因为看到壁画图形,而进行瞬间的脑海定位。

(三)天津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地铁壁画中的特殊功能

天津的地域文化通过地铁壁画等绘画形式展现给世人时,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与其他绘画艺术的不同在于面向大众,其内容在符合真善美的同时也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其作用可以对城市形象与城市文明有很大帮助,可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為天津进入国际大都市做好前期准备。

天津,作为北方的重要沿海开放城市,地铁文化也是其城市特色的一个重要代表。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以及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地铁将成为重要的公共流动场所。在这种快速的生活中,地铁壁画既能给匆匆一过的人留下心灵的安慰和美的回忆,又能提升流动场所的辨别度,甚至将城市文化与城市内涵传导给每一个路人,最终提升了城市的自我独特性。因此,天津地铁站壁画中的地域文化具有的功能性是非常重要而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严晏.地铁车站间空间界面的可识别性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7.

[2]邹婷.空间·城市·人——论地铁空间装饰对城市形象塑造的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4.

[3]张伟.浅析地铁出入口的地域性特征——以沈阳地铁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02):169-171.

[4]卢国英.地铁标示系统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4.

[5]吴晓峰.沈阳地铁壁画设计策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作者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壁画天津群体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如果天津有“画”说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壁画上的数学
天津卷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天津之眼》
帮壁画“治病”
天津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