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贫民住区治理过程中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现状
2017-07-15凌秋千
摘 要: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汇集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旨在改善棚户区居民的居住质量,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在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后,如何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打造棚改居民的精神家园成为又一个现实、迫切的课题。从居住环境改善前后棚改社区文化建设这一视角,基于辽宁抚顺、本溪、阜新三城市棚改社区文化建设的调研,将之视为城市贫民住区治理过程中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参照和缩影,以审视棚改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探求棚改过程中社区建设之和谐发展。
关键词:城市贫民住区;棚户区改造 ;社区文化;现状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贫民住区治理跟踪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编号:12BSH066;负责人:孟翔飞。为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城市贫民住区治理过程中的社区文化建设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W2014395;负责人:凌秋千。]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也历经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伴随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贫民住区成为阻碍城市化发展进程、影响城市化质量提升的顽疾。城市贫民住区治理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无法逾越的问题,这既是中国城市化中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则成为中国式贫民住区的典型代表。辽宁作为共和国长子,又是传统工业大省,其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走在全国前列。棚户区居民生存空间发生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生存空间改变的同时,如何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居民的生存品质,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辽宁棚户区改造的现实意义
及对时代呼唤的回应
2005年,辽宁省率先拉开全国棚户区改造的序幕,至今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辽宁棚户区改造的实践为世界的城市贫民住区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今天,在中央吹响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号角的喜人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棚户区改造,需要更为深入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2016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正式落地。这是为实施东北振兴出的一记政策重拳,方案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明确了“要全面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继续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可见,棚户区改造是关系着民生改善和社会振兴的大事。“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1]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民生”既包含百姓基本的生存问题,也包含解决温饱后的生活问题,本文中我们将生活问题指向文化、精神领域。棚户区改造关系百姓民生问题,如何解决?2016年9月出台的《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提出:确保将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成“放心楼”;加强困难群体的生活救助,确保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住得进、住得起、住得稳”。
“住得进,住得起”解决的是基本的居住问题,这一问题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全省已有200余万人告别阴冷狭窄的矮棚,住进温暖宽敞的高楼,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搬进高楼实现了“住得近,住得起”,对于回迁居民来说幸福生活才是刚刚起步。“住得稳”则有更高的民生要求,“稳”应是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统一。对于棚户区改造后的回迁居民,让他们在社区生活既有安全感,同时又有归属感,产生对社区的信任和依恋。棚改后社区不仅成为居民的栖居家园,同时是居民们的文化精神家园。基于社区生活日常而形成的棚改后社区居民精神领域的共生发展,才是“住得稳”的实在体现,也才能最终实现“住得好”。棚改后社区居民们的安居乐业,也正是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景目标的现实回应。如何能够确保棚改后社区居民“住得稳”,关照社区居民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与建设,加以积极的解决和健康的引领尤为重要。
二、棚改社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区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实现社会和谐振兴最好的切入点。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文化提升的着力点所在。社区文化建设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棚改后的社区文化建设必然成为一个需要管理者动脑力、花心思去搞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意见》规定:“棚户区改造安置做好社区管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就业等工作。”棚户区社区文化建设在培育居民核心价值观、激活居民自我再生能力、推动棚改社区社会融合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培育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
社区文化可以理解为社区范围内居民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总和,也包含社区机构的组织管理、制度运行方式。社区文化建设居民精神文化的承载载体,同时也是社区居民共同的文化认同的表现形式。社区文化在培育居民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促进社区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公民日常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社区文化建设则担负起滋养居民对于社会、国家发展的憧憬和期待,进而成为助推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全面振兴的一员。社区文化建设理念应始终融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呼唤。于居民生活日常中强化社区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制度、日常管理等多层面,积极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回应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的时代使命。
(二)激活社区居民自我再生能力的助推力量
本文中界定的贫民住区的研究主要指向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城市棚户区为城市规划区内的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为城市规划区外的独立工矿棚户区),[2]此类棚户区中的居民绝大多数为城市失业或工矿企业关闭停产后的下岗工人,他们要么不具备谋生的一技之长;要么受制于原有体制的局限,习惯了吃“大锅饭”,其职业技能单一。棚户区改造后居民普遍居住条件改善了,但是其适应新生存环境的生存技能能否同步提升,直接关系到居民是否“住得好、住得稳”。对于已经过了适龄教育阶段的社区居民来说,如何激活他们的自我再生能力,需要社会政府发挥联动机制。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则对于居民适应社会时代发展提升生存能力与职业技能,有着直接的助推作用。社区与社会相关机构、企业、政府等多方联动,通过社区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服务等多种形式,促进就业,再造家庭自生能力。将广大棚改社区居民组织起来,激活居民自我再生的生存能力,为推动社会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推动棚改社区与社会共融发展的内生动力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推动着城市文化的提升和共融。对于社区居民来说,社区文化建设创造共同的文化价值认同。居民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融入到社会的不同领域,分享本社区的共有文化,同时也标签化地展示了本社区形象与文化。棚户社区由于长期居住环境恶劣,精神文化建设相对匮乏,社区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着脱节和落差,游离于城市主流文化之外。棚户社区居民在棚改前更关注于生存环境的改善,对于精神领域、社区文化建设关注较少。社区文化发展的滞后也制约着棚户社区的全面发展。棚改社区在居住环境改善与现代城市化建设接轨的同时,如何实现社区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共荣、进而推动社区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同步至关重要。此时,社区文化建设则肩负着重要的现实任务。通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展示社区居民精神风貌、塑造社區文化形象、融入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而实现社区与城市发展同步。
三、棚改后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2010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对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这对我们进一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棚改社区文化建设直接关系着城市社会文化的共荣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千百万户棚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棚户区改造过程更多的基于居民生存环境的改善,相应文化建设、文化资源投入有限,相关组织管理制度正趋于完善,因此,棚改社区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下列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社区管理组织机制需要强化
完善的社区管理组织机制是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的基本条件,但在目前棚改社区文化建设中,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还存在不少需要完善之处。棚改社区文化建设尚未建立完善系统的长期规划,制度保障需要完善。如,社区管理人员的编制解决与待遇提高问题,办公经费的补充问题。社区组织存在着弱化的现象。棚改社区组织中普遍存在工作人员待遇普遍偏低、事业编制人员需增加的问题。在编人员平均收入1050元,聘任人员收入700元。有编制人员占全部社区工作人员的比例极低,平均每个社区1~2人,其他均为聘任制,聘期为3年。很多社区管理经验丰富的“老社区”,工作刚有起色,就面临着50岁退休的硬规定;而年轻的同志刚刚走上社区管理岗位又不具备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社区的文化建设受到社区组织管理机制的制约,上述问题影响着棚改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完善有效的管理,是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软肋。在社区文化建设管理队伍方面,管理者的专业程度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社区文化建设环境条件不均衡
随着社区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步伐快速推进,从中央到地方对于社区文化建设更加重视,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建设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棚改过程中,政府对道路、绿化、环卫等配套市政设施建设及医疗卫生、教育、文体、社区服务、商业服务、金融邮电、行政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提出明确要求。棚改新区设计合理,充分考虑了各种配套设施的布局。”[3]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棚改社区建设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部分棚改社区如抚顺的莫地社区、本溪的程家社区,几年来形成了以党委为核心的强有力的社区组织,成为居民自主治理、联系居民与政府的有效社会治理主体。这类社区基本具备相对完善的办公与基础服务场所、设施。室外有固定的宣传阵地、居民户外文体活动场地基本齐全,社区办公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调查中,某社区居民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自来水和管道问题,自来水水质不好,根本不能喝,做饭也得把水烧开了才能用,平时用冷水时都得沉淀之后再用。去居民家里走访也确实发现了自来水中大量的沉淀;下水管道总是堵,或者是干脆坏掉,以致一户的下水管道出现问题,基本上整个单元的住户都会受到影响,而这也经常引发住户间的冲突,也是需要社区领导和负责治安的片警经常处理的冲突。可见棚改社区不均衡的环境条件,也影响了各自社区文化的发展进程。
(三)居民社区文化建设的共识性需要提升
棚户区居民的社会生活与主流社会是脱节的,棚户区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棚改工作不仅仅是改善低收入居民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提高低收入居民走出贫苦的能力,重建棚户区居民的生活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全面提高低收入居民的社会福利。[4]棚改后社区的社区文化建设关系到居民的生活信心和自我认同感的提升。内因是起根本的主导性作用,社区居民自身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认同和积极参与,直接影响到棚改后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效果。如何激发居民自省意识,增强居民提升社区文化的共识性尤为重要。关于居民素质问题,调研中有居民谈及在日常社区生活中仍存在乱扔垃圾、养狗扰民、楼道乱停乱放自行车等困扰。尤其是在回迁之初,很多居民都在反映投诉相关问题,而现在居民仍然认为现象虽然减少了,但居民的素质方面还是有待于提高。虽然这只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一个小片段,但是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居民们的整体文化觉醒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激活。此外,调研中发现居民中一些工矿子弟,在思想意识中还存在“等靠要”的念头,觉着居住环境靠政府的力量改善了,那往后维持生计是不是也可以依赖着政府,他们自我更新,自我提升,自我拓展的意识淡薄。居民社区认同意识薄弱 ,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大部分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仍是以动员性参与为主,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社区居民之间存在心理疏离感,不利于形成社区共同的文化建设共识。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管理者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很重要的前提是要激活社区居民提升自我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共识性。每一个社区居民都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不是做旁观者和坐享其成者。
(四)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不够多元化
关于社区文化,调研中很多居民能提到的就是居民自发或者社区在节庆日举办文艺活动,或者是定期的一些医疗健康讲座等。大部分社区文化建设仍存在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很难实现社区文化的综合性整体性提升,而且单单局限于放松娱乐的文化活动,虽然起到了调节居民精神状态的作用,但是距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活居民自我再生能力,推动社区的社会融合能力的文化建设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社区管理者需积极拓展思路,充分发掘社区居民的社会资源优势,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多形式、多途径地策划、组织、实施社区文化活动。通过充分利用各方社会资源,多元化的社区文化建设主体,必将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和谐、健康、持续发展,进而推动棚改社区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共荣。
注释:
[1]http://baike.so.com/doc/2819225-2975442.html
[2]见《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建保[2009]295 号) 。
[3]辽宁省棚户区居民调查告[N].经济日报,2012-6-26.
[4]辽宁省棚户区居民调查告[N].经济日报,2012-6-26.
参考文献:
[1](美)威廉·福特· 怀特.街角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美)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真正的穷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孟翔飞.莫地的变迁-内城贫困区整体改造与社区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潘允康,关颖.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J].社会学研究,1996,(03).
[5]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學学报(哲社版),2000,(05).
[6]佟丽萍.棚户区改造与社区建设[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4).
作者简介:
凌秋千(1979—),女,汉族,辽宁营口人,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职务:辽宁政法职业学院科研部公安司法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文秘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