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均衡中追求博大
——林楠《含英咀华集》序
2017-07-15台湾痖弦
台湾|痖弦
我对林楠说:原来我们做的是同样的梦,但你的梦飞得更高,更超越……
追求博大,维持均衡,是我塑造个人作品风格与所主持文学媒体发展的重要指标。博大,一般多是指涵盖面的广阔,但其真正含义,应该在于内蕴的丰厚,以及多元条件综合下的汇集交融;一种内在的沉潜与静穆,才是博大真正的本质。好大喜功的宏丽不是博大,五光十色的繁华也不是博大;博大应该是和谐的、素朴的,没有躁动、没有占取、没有征服。在宇宙万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中,创造内在的有机生命,在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既可以使各自保持鲜明的独特性,又可以表现出一般共相的整体性;它是一种寓杂多于统一的演化过程。没有杂多,统一就趋于单调,没有统一,杂多就失之散乱。这应是博大的另一层意涵。中国人之博大哲学的最高体现,就是儒家所强调的“中和”,在道并行不相悖的原则之下,唯有博大,才能集小异为大同,创造人间的大和谐和大悦集。林楠在这方面有不少很有意义的实践。
林楠是满族人,性格里天生带有一种北方民族的豪放和剽悍。诚如林楠在一篇文章中表述的那样,早年他在内蒙古工作,西部的苍茫,铸就了他对人生的习惯性沉思,也铸就了他高阔的视野和胸怀。这些思考,给了他相当深厚的、多方面的滋养,也因此,我们才得以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见到某种博大的格局和更加博大的气势。
林楠的一篇散文中就有这样的话:“走南闯北,说不清有多少次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烟雨江南,小桥流水,很美,很写意,有感觉,不激动。而北国大草原的漫天风雪,暴风雪中牛羊的嘶唤,才真正令我震撼。”这种血脉带来的天性性格,对他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疑也滋养了他开阔的文化视野。
林楠不认同“满族被汉族同化了”一说。我俩多次谈起这个话题。林楠认为“汉族是满文化的载体”,我十分赞同他的这一观点。我也认为,汉文化的灿烂,是由汉族、满族和多民族的文化光辉凝聚而成的,对任何一种文明的阐述,都应该有这样一种博大的胸怀。这种交流常常引发我们对“少数民族”这个短语词意的批判。我们认为,每个民族和这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时光和岁月的砥砺下,从深远的历史隧道里一步步走过来的,用“少数”“多数”界定并不准确,也不恰当。
林楠作品里的这种大气势很明显。比如我们“四海作家采风团”乘坐的旅游大巴,从春城昆明出发,在邓友梅团长的率领下,迎着四月的蓬沛,一路西下,遂又辗转北上,途经滇西德宏傣族景颇旅自治州、保山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滕冲、盈江、陇川、和顺、瑞丽、梁河、潞西、芒市、畹町、旋甸、姚安、元谋、武定、禄丰等地,历时半个多月,行程四千多公里,穿越在横断山脉崇山峻岭的迷蒙之中……
在同一篇文章中,在参观腾冲抗日纪念馆之后,林楠发出了被誉为是文学作品以历史的眼光评价抗日战争的新维度——
我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抗日战争史实的记叙如此粗略?
我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对反法西斯战役做出如此贡献的不朽功勋忽略不计?
我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超越人类普遍意义上的认知常规?
怒江的波涛啊,你说。
读林楠的作品,不仅让人感觉到气势,有时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原野、草浪、波涛、蓝天、白云、廖阔和苍凉……性格的剽悍,胸怀的博大,是一种文化内涵,它会渗透在人的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
追求博大,已成为林楠作品显而易见的美学风格。从作品的风格可以窥见一个人的行事风格,当然包括他在编辑岗位上的作为。文野长弓评价林楠说:“旅加期间,积极传播中华文化,热情创办文学副刊,倾心提携文学新人,为繁荣华文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其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日渐为社会瞩目。”十余年间,林楠亲自创办了两个报纸副刊:加拿大神州时报副刊和加拿大大华商报“作家文苑”副刊,而且带出一支写作者队伍。这个队伍在他继任者手上,越来越壮大。据说截至2016年6月,会员人数已突破一百,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写作组织。不可不谓是大手笔,大气魄。诚然,写作人的队伍有时不是看人数多少的,但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任何宏大的目标,都须从眼下迈开第一步。
《含英咀华集》是林楠近十年间写的文学评论选集,三十多万言,我很感慨。从他一直关注海外华文文学事业的角度看,把作品结集出版,展示作为一名评论家的研究成果,无疑是件令人欣慰的事;从探索增强论文可读性的实践看,林楠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值得庆贺;让我特别感慨的是,这些年,他是在与癌症抗争的同时,写作没停,文学活动没停,学会的会议照常参加,《华章》的编辑工作依然进行。林楠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总是向同仁展示他最阳光最洋溢的一面,加之他没有任何癌症负反应症状出现,以致我们都不以为他在生病,也不知道他生的是什么病。这是一种何等坚韧的毅力,何等博大的胸襟!
均衡,又称平衡。除了一般名言的定义外,在美学上它是形式论的一个法则,通常指造型艺术两个不同局部和成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如果把两个存在之间的关系画一条中央线,则存在的左右或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内在便产生呼应的效果,即所谓均衡。在均衡的运作上,常常由于中央线的变化,而形成对称的均衡、重力的均衡和运动的均衡等新关系的产生。借此引发多种统一的美学效果与能量。文学的发展每每来自不同思潮间的冲撞与激荡,最后才达到交汇与融合的境地。因此,在多元相融、异质兼蓄的条件下所形成的主题论述,才是可大可久的。报刊的编辑和文艺活动事务工作,永远是一个理性的工作,而其中的真义,也可以用均衡的观点来解释。对于一个诗人、作家、艺术家,均衡可削弱他原创的力量,但作为一个编辑人,一个文运的推动者,都必须是理性的、中庸的、均衡的。我们乐见一个狂热的极端的诗人,他可以写出激情的诗篇,但一个狂热的极端的编辑人,那是令人无法想象的!一个理想的学术刊物或报纸文艺栏目,唯有在均衡的取向下运作,才能有所建设。多年推展编辑生活的体会,林楠和我在不同地区不同工作岗位,都倾向均衡概念,而他参与北美世界日报《华章》文学专版后,我们两人的“平衡哲学”就对接了。在博大方面,以我过去二十年从事的联副工作为例,我曾以文化的根基、纯粹的精神、联合的态度与参与的热忱四个基点进行编辑理念的落实。人称报纸如蜉蝣,朝生暮死。新闻界前辈成舍我说,办报的人没有成功的一天,只有一天的成功。长久以来的体会告诉我们,与其胶着于狭义的报业竞争,不如抛开现象层面的枝节,以争千秋不争一时的历史宏观,突破媒体本身的局限,为读者留下一些永恒的文化资产。这些资产,只要真有价值,自会有人去整理、传承。根据这些年我同林楠的交谊和共享担任《华章》编辑工作的印象,我发现我们两人在相互影响下非常接近。林楠说,这是因为,从2004年进入《神州时报》时,他就一直在研究我的编辑理念。此前虽有多年编辑经验,但在中国境外,在加拿大,还是第一次登上编辑岗位。他需要转变观念,需要借鉴,需要从头学起。痖弦编辑理念,便成了他最实用的教材。我记起,也就是这一年,我们开始交往。
在均衡方面,过去我在台湾联合报谈编辑副刊的平衡原则曾以新与旧的均衡、保守与激进的均衡、学院与草莽的均衡、理论与创作的均衡、乡土与民族的均衡、国内与国外的均衡、彼岸(台湾)与彼岸(大陆、台湾)的均衡、静与动的均衡、冷与热的均衡、老与少的均衡、文字媒体与电子媒体的均衡,来探索专刊的内容走向,建构更宽阔的文化胸襟,创造博大恢宏的媒体文化,而联副报刊“三真路线”(探讨真理、反映真相、文流真情),也希望借着这样的平衡运作而更具体显豁。
曾主持过“大公报”副刊笔政的名作家肖干说,中国是报纸文艺副刊的大国,一开始就起着文艺摇篮的作用,发掘新人和新作一直是副刊的优良传统。当年的老舍、曹禺、何其芳等都是从副刊走出来的人。一个好的副刊,绝对不能有明星主义的观念,应该以热切的心情,去发现新星。说到发现新星,林楠也有这方面的经验。林楠认为,报纸主要以三大块吸引读者。即要闻版、生活信息版和副刊。在《神州时报》总编辑任上,以“均衡”理念的文化宽容,满腔热情地吸纳新人。十年下来,身后跟着一支庞大的作者队伍。
写作队伍的形成常常是随地域而变化的。台湾的经验是,由于学院教育高度发达,大部分作家来自学院,但因早年战乱的历史背景,也有相当数目的作家来自“草莽”,这是台湾文坛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1945年以后的台湾文坛,由于日文书报发行的废止,很长的一段时日,本土作家处于跨越语言的过渡期。在荒芜的文坛上,几乎是由一群军中作家来遁行拓殖工作,稍后才有学院作家出现,这个“秀才见了兵”的发展过程,成为文学史上一个异数。通常,兵的文学来自生活的经验,而秀才的文学来自学问,两种文学若能加以融合,一定可以增强文学的生命力。发现、培育、创造,永远是一个文学刊物维持旺盛生命力的不二法门。好的编辑都会重视野生野长的大兵文学、民间文学,理由在此。以台湾《联合报》副刊为例,近十年我们对专业作家与非专业作家同样重视,“极短篇”“旅游小品”“全民写作”,皆是此一理念外衍生与发展。
我一向坚信,一个好的编辑者不应该只做采花人而不做种花人,或者一味地追在名家的后面,使版面长期受到名家的牵制。因为过于依赖名家,会使版面流于雷同甚至陷于枯竭。培养新作家,发掘新作品,永远是避免僵化和老化的最好做法。一个现代报纸的副刊编者,应该具有灵敏的嗅觉、精准的眼力,知道新人在哪里,并能了解新之所以为新的意义所在,敢于拿出篇幅,引进新的种子,勤加灌溉,使它开花结果。天才是火,要煽才会旺。林婷婷、刘慧琴、文野长弓、林楠和我,都是手拿大蒲扇的煽风人。八方挥舞,虎虎生风的《华章》这座文学巨扇永不停止。
林楠在他编辑生涯中,正放飞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