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众创空间建设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培育体系研究

2017-07-14孙秀宝

商情 2017年18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高职教育创新创业

孙秀宝

摘要:近几年,高职院校以众创空间为依托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在各大高校建设层出不穷,众创空间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因素相互联系的纽带。我院以众创空间建设为基础,在创业教育培训、师资建设、创业实践、实践性教学、科研转化等方面提出建设思路和方法,为构建现代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培育体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众创空间 创新创业

“海斯曼创客岛”是在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申请建设的国家科学技术部众创空间,该项目位于位于学院新建实训中心一楼。“海斯曼创客岛”创业实训基地分为大学生创业工作区、创客培训区、商务洽谈区及商业数据中心四个区域,通过整合学院线下资源和线上资源,构建新型的校园经济组织。以服务大学生创业为宗旨,为大学生提供创新研发、生产、经营所需场地设施,促进本校大学生创业就业。

一、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建设的基础。

1、高职院校更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

总所周知,高职院校区别与本科学校的很大的一个特征就是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现很多高职院校的实习模式为1+1+1的三年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加大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更加重视实践教学,而学院众创空间的建设,恰恰是迎合了教学的需要,众创空间引入实际产出的企业,让学生能真实的加入到企业运行的过程中,更好的让其理论应用于实际,这样,能更好的发挥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优势,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实现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2、高职院校高职专业设立与行业紧密相连。

高职教育的一个特点是依托行业产业,强调产学融合、校企合作。以我院为例,我院隶属于山东省鲁商集团,属行业办学,我院很多专业的设立都与行业需求有很大的关系。例如我院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空乘服务专业、邮轮管理专业、会展策划专业等等,这些专业的设立在一般的本科院校是不常见的,但是在当今行业中人才需求又特别大。这样,相对于其他的高等教育形式来说更易于融入经济的发展与行业的需要,同时,更易于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

3、高职院校“双师”队伍的建立有利于众创空间的发展。

“双师型”教师要求既要符合企业、行业进行技术应用与开发,又要达到高等学校教师的要求,是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与工程师等专业人员素质于一体的、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即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具有双重专业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是具有一定学术背景并接受专业实训的职业教师。“双师型”专业教师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并且在技术转化与应用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

二、以众创空间为依托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培育体系的建设。

下面,我以我院“海斯曼创客岛”众创空间建设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介绍创新创业培育体系的建设。

1、众创空间应培育特色创新创业文化。

高职院校应注重将相关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工作岗位责任制融入到众创空间的建设当中去,制订与企业标准一样的管理标准和考核办法,并将相关材料上墙。众创空间环境设计与布局体现应合理,完整展示企业CI系统,积极宣传企业管理文化,让学生在接受岗位技能训练的同时,能够学习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行业标准,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规范了学生实习工作流程,同时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2、创新创业培育课程建设为基础,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高职院校应把众创空间的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呼应,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创新创业课程比例,让学生对其有本质上的认知;同时,设立学院创新创新校内导师制,以每一位学生一名导师的原则,对学生学习、认知、心理、技能進行干预,通过不断实现阶段性目标,逐步提升学生创业者的创新创业水平和能力,增强创新创业信心。

3、重点建设校内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加大导师理论与技能的提升。

要保证创新创业课程的完美讲授,一只数量充沛、机构合理、素质优良、理论与技能过硬的导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导师工作包括课程指导、技术咨询、创业服务、阶段性一对一帮扶等。当前,大部分院校校内导师存在理论知识不足、创业实践经验缺乏等种种情况,因此就需要加强校内教师的培养,同时要求其定期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其目的在于使其精通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善于抓住行业创业机会,培养其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三、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建设的意义。

1、打造多渠道,实现人才多方向发展。

众创空间的建设,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习、创新、创业方面多了选择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呈现发展多方向性。

2、众创空间整合多方面资源,降低双创成本。

现有的众创空间都是以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多方面联手打造,使得多家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共享,降低了全社会双创成本。

3、众创空间科使得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高职院校的众创空间依托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资源,推动跨行业之间的协调创新发展,以创新为学生团队创业和企业发展的驱动力能够抓住创新先手优势,占领先机,从而实现创新驱动性成长。另外,通过创业使科技成果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祖晓冬,丁桂芝,吕英芳.基于众创空间建设的高职创新创业培育体系探究——以某职业院校“乐创津成”众创空间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2):22-26.

[2]王涛.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定位与建设路径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5(5):41-43.

[3]于淑玲,张占国.高校创建和培育大学生众创空间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3(04):16-17.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高职教育创新创业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