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17-07-14郭海玲

商情 2017年18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统计学

郭海玲

摘要:目前,统计学在探索经济现象的关系、社会管理领域以及科学研究领域等都发挥巨大的作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应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通过开展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定量分析的基本思想,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

關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统计学 实践教学体系

一、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1.构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同传统的本科院校相比,人才培养应突出“应用”,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培养重点,要特别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我们学院作为一所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统计学人才培养方面更应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强调实践教学的意义,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学校的办学定位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构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统计学学科性质的内在要求。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主要包括统计数据收集与挖掘、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加工与分析,要求学生在掌握统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环节来真正掌握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模型建立与分析等方法和技术。可见,构建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是统计学学科性质的内在要求。

二、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原则

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体现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当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构建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与客观性相结合原则。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现代教学的客观规律。实践教学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统筹考虑科学性与客观性,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复杂、多元、全面的系统,实践教学体系应着力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多层次的立体的有机系统。各个子系统又包含若干模块,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以及各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三、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相关性以及开放性的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课内实践子系统、社会实践子系统、毕业实习子系统。

1.课内实践子系统。课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本文选取实验教学作为课内实践教学子系统的代表,分析实验教学在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课程实验教学环节是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包括课外实验、实验室操作等,也包括学生自行设计的综合实验等。

(1)模拟数据收集。数据是统计分析的直接对象。数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统计分析结果的科学性。作为统计学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对数据有科学的认识,在学习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对数据的专业情感。模拟数据收集一般以开展市场调研等活动的形式进行,学生设计调查问题和抽样方案,亲自深入调查。这是统计过程的基础阶段。

(2)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数据收集后,接下来需要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统计软件的学习是统计学专业课程实验的核心内容。目前,常用的统计软件较多,如Excel、SAS、SPSS、EViews等。为了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各软件的功能和应用,需要对各软件的特点有所了解。Excel是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它具备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功能,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处理,它主要适用于一些基础性课程中偏描述性分析的实验。SAS是大型应用集成软件,可以对不同平台、不同数据库、不同软件和用户进行有效处理,具有数据访问、管理、分析等强大功能。SPSS称之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有窗口菜单、程序和混合的三种运行管理方式可供选择,运用SPSS可以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EViews软件功能强大,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绘图、统计建模、模拟和预测,常用于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各功能模块以对象为基础,所有的对象都保存在工作文件中,该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简单。

(3)实验课程。统计学专业课中有许多课程要进行实验教学,如在大一阶段的统计学、大二阶段的多元统计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以及大三阶段开设的计量经济学和统计预测与决策等。在统计专业课程中,开设实验教学的课程较多,基于对我们学院统计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和师资力量的分析,编制统计软件包与课程体系对应关系。

2.社会实践子系统。统计实践教学不仅局限于实验室环境中,还要让学生进行校外实践。社会实践环节的主要步骤包括:调查主题选择、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实施、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和经验总结。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调查选题去设计方案并开展调查。其中,调查主题可以选择一些同学生联系密切的、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选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调查研究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调查选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判断。最后,学生将收集来的调查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指导老师应该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参与到实践当中,对学生严格要求,调查过程中的信息要及时反馈,保证调查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施,随时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并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王玲.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

[2]王麟,苑延华,于海姝,刘华南.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J].价值工程,2013(33).

[3]闫立梅.统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时空,2013(02).

[4]刘宏建,费为银,王传玉.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1).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统计学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