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实践与建议

2017-07-14赵锋李会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建议实践农村

赵锋++李会玲

摘要 选取平利县3个典型村庄作为试点监测对象,依据现有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展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为农村环境监测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实践;建议

中图分类号 X830;X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73-02

Practice and Suggestion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in Rural Area

ZHAO Feng LI Hui-ling

(Ank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 in Shaanxi Province,Ankang Shaanxi 725000)

Abstract Selecting three typical villages in Pingli County as pilot monitoring objects,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standards,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was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so as to explore method and accumulate experience for rur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an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area;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practice;suggestions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阔,农民数量众多。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特别是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村环境保护环节薄弱,环境监管能力严重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严峻,面临着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村镇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农村环境质量总体状况不清,人民群众环保意识不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1]。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能够为农村环境监管和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技术服务和技术监督,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尤为重要。

选取安康市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平利县长安镇高峰村、平利县洛河镇丰坝村作为本次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对象,通过实地踏勘、走访调查、优化布点、采样监测等方式,对这3个典型村庄周围的地表水、环境空气、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试验性监测分析,试图通过监测数据反映当地环境质量状况,并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摸索方法、积累经验。

1 基本情况

平利县位于陕西东南部,地处陕、鄂、渝3省交界处,东接湖北竹溪,南邻重庆城口和安康市镇坪县,西北分别与岚皋、汉滨和旬阳接壤。全县国土面积2 647 km2,辖11个镇190个村6个城市社区,总人口23万人。其中耕地面积2.87万hm2;林地面积2 317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5%,是陕西省林业工程重点县之一。全县茶叶和绞股蓝面积达到1.25万hm2,“平利绞股蓝”取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平利女娲茶”成为陕西名牌产品。境内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成林(园)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栎类、漆、桑、茶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树种有珙桐、七叶树、银杏、水杉、冷杉、香樟、楠木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钱豹、白鹳、金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林麝、黑熊、狒猴、鬣羚、锦鸡等22种。境内矿产、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现已探明有重晶石、石灰石、板石等大中型礦床34个。

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辖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 176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93.33 hm2,其中水田72.67 hm2,旱地120.67 hm2;茶园100.00 hm2,绿化覆盖率达80%。

平利县长安镇高峰村辖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45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02.33 hm2,其中水田15.2 hm2,旱地87.13 hm2;茶园246.6 hm2,绿化覆盖率达87%。

平利县洛河镇丰坝村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 490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06.2 hm2,其中水田23.13 hm2,旱地183.07 hm2;茶园88.13 hm2,绿化覆盖率达90%。

目前,平利县高峰村、龙头村、丰坝村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农家畜禽粪便进入农用田地,生活污染程度较轻。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灌溉方式为地表及雨水灌溉,无污灌现象。耕地使用化肥主要为尿素、碳铵、氯化铵、硝铵、氯化钾、复合肥等。

2 监测内容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内容见表1。

3 监测结果评价

3.1 村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监测期间,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环境空气SO2 24 h平均浓度值范围为17~29 μg/m3、NO2 24 h平均浓度值范围为15~27 μg/m3、PM10 24 h平均浓度值范围为53~76 μg/m3;平利县长安镇高峰村环境空气SO2 24 h平均浓度值范围为16~24 μg/m3、NO2 24 h平均浓度值范围为19~26 μg/m3、PM10 24 h平均浓度值范围为55~71 μg/m3;平利县洛河镇丰坝村环境空气SO2 24 h平均浓度值范围为14~23 μg/m3、NO2 24 h平均浓度值范围为13~25 μg/m3、PM10 24 h平均浓度值范围为57~74 μg/m3,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

3.2 村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监测期间,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平利县长安镇高峰村、平利县洛河镇丰坝村饮用水源地所测29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限值。

3.3 村庄土壤质量状况

监测期间,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平利县长安镇高峰村、平利县洛河镇丰坝村水源地周边、农田、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3个点位综合污染指数(PN)分别为0.455、0.639、0.548,污染等级为清洁级;平利县长安镇高峰村3个点位综合污染指数(PN)分别为0.526、0.689、0.635,污染等级为清洁级;平利县洛河镇丰坝村3个点位综合污染指数(PN)分别为0.604、0.677、0.695,污染等级为清洁级。

3.4 县域地表水水质状况

监测期间,县域地表水坝河断面所测24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限值。

综上可知,平利县3个典型村庄整体环境质量良好,与生态型农村定位相符。

4 建议

4.1 建立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标准、规范及方法

目前针对农村的环境质量监测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监测对象和监测方法都是依据目前现有的各个环境要素监测技术规范执行,缺少一套针对农村污染特点的系统监测体系。农村污染有别于城镇污染和工业污染,以面源污染和生态影响为主,呈现量大面广、复杂多变、不易控制的特点,仅仅依靠个别要素、个别指标的监测,不能全面反映农村现有环境质量状况,亟须建立基于符合农村污染成因及演变趋势、有机融合各环境要素、点面结合的方法标准体系。

4.2 加快构建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的环境监测主要以城市环境和工业污染源为主,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处于起步阶段,适用于农村的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对监测数据无法评价或只能简单对照各要素标准进行达标评价,另外经常性对某些农村污染程度较轻的项目进行重复监测,漏测能表征农村污染状况的有害参数。有学者初步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但相对宏观、针对性不强,没有具体反映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以及农村环境中农、牧、畜、水产品质量。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体现针对性、代表性、灵活性、易操作的原则,采用系统分析法,以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为框架,结合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相关性分析法,筛选出对农民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及动植物生长影响较大的评价指标,以准确反映农村环境质量本质特征[2]。

4.3 强化数据加工处理、综合分析、研判预警能力

目前环境监测普遍存在重数据、轻分析的现象,在农村环境监测中尤为突出,对于数据处理仅停留在简单评判超标或达标的程度,缺乏对监测数据的深度加工和解读,更缺乏综合分析、研判预警的能力。监测数据并不仅仅是一个个单纯的数字,而是各种污染物在自然界迁移转化的综合反映,只有对监测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定级和分析,对环境本底、现状、变化趋势和成因进行分析评价,并选取合适的预测评价方法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危害程度进行估计,并预判其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4 整合环境监测资源,提升环境监测能力

目前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都从各自的职责范围分别对农村土壤环境开展监测,环保、水利、卫生等部门也分别对地表水和饮用水进行常规监测,多方监测、重复监测、数据不一致等矛盾日益突出,从环境监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权威性以及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角度,有必要整合利用各方监测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农村环境监测资源的整合、工作的深入、层面的延伸、信息的共享,把监测能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3]。

5 结语

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环节较为薄弱,正处于摸底数、寻经验、定规则阶段,尤其是监测标准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完善,不能全面反映農村整体环境质量状况。因此,制订针对性强的标准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统一规范环境监测活动,创新农村环境监测体制机制十分迫切[4]。

6 参考文献

[1] 董亚萍.宁夏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工程,2012(11):20-22.

[2] 张铁亮,刘凤枝,李玉浸,等.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21(6):1-4.

[3] 廖岳华,罗岳平,赵晓军.关于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思考与实践[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3):74-79.

[4] 肖辰畅,吴文晖,邓荣,等.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6):72-76.

猜你喜欢

建议实践农村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