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汽车喷涂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7-07-14王婷婷
王婷婷
摘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文章就汽车喷漆课程的教学,以面漆涂装为例,介绍了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内涵、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及信息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汽车喷涂;面漆涂装;信息化技术;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7-0192-02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喷涂课程相比于其他汽车维修课程而言具有危险性高、反复练习、操作繁琐等特点,而且在实操过程中需要用到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的油漆。因此,在汽车喷涂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更新教育思想,注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通过微课和3DFlash,提高学生的理论化基础,了解涂料和溶剂的化学物理性质。虚拟仿真和VR技术让学生处于高度逼真的环境中反复练习,做到对喷涂工艺胸有成竹,有条不紊,通过观察喷涂效果,推导出喷枪参数对喷涂效果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掌握汽车喷涂工艺。运用信息化技术,使静止的文字转换成形象的实物展现,使学生切实理解抽象概念,努力为学生营造主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喷涂课程教学有效性。本文以汽车喷漆课程中的《面漆涂装》章节为例,讨论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以实现有效的教学。
1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信息教育教学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新的教育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信息技术的形式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点是开放、共享、互动和协作。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汽车喷涂课程的应用,给课堂形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教育的传统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提高汽车喷涂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益具有深远意义。
研究教学有效性的文章目前有许多,但针对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学有效性的研究较少,有关的论述也不多。对于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定义首先应该以有效教学为基础,其次它更应该注重信息化技术对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信息化教学有效性,指的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媒介和方法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进行考查,具体包括两层含义:
1)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
2)是指以完成教学目标为根本,运用信息化技术在进行课堂教学,能够获得“有效教学”的结果。
第一层含义是手段,第二层是结果。在汽车喷涂课程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
2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在汽车喷涂课程中,以《面漆涂装》章节为例,教學过程设计为三部分: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拓展。在这三个环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学生课前碎片化时间的合理分配,课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课后学习资源的共享。
2.1课前准备——利用碎片化时间
基于学生喜欢玩手机的兴趣特点,设计一系列的微课程,有效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①课前,教师通过手机在微信群发布预习通知,学生可在微信群进行课前讨论,教师可进行课前答疑或引导。②学生凭账号和密码登录云班课APP,进入《面漆涂装》章节,观看微课和3D Flash,学习面漆喷涂的基本操作步骤及喷涂工艺流程。直观生动的3D Flash和微课扭转了传统教学课前预习枯燥乏味的现象。③为了巩固学生在微课所学习的原理知识,学生继续在APP学习平台,完成课前的自测题,在提交题目后,系统将自动评分,教师可根据评分情况,在课中有针对性地着重讲解和分析,从而确保教学难点的有效突破。
2.2课堂实施——信息化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2.2.1创设情境——企业视频连线
在教学内容的引入时,为了让学生能真切感受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境,又避免现场观摩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不便,课堂的开始,我采用企业连线视频,让技师们展示4S店最常见的面漆喷涂现象,从而引入本章节的学习任务。企业视频连线,有利于展示企业真实的工作状态,了解4S店汽车面漆喷涂的基本工艺流程,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局限,把学生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工作情境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职业的真实感。同时,还解决了“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黑板”的传统教学抽象枯燥的弊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专业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体现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
2.2.2模拟实训——虚拟仿真技术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更容易接受形象的事物,恰当地应用仿真技术能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化繁为简,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虚拟仿真喷涂可以为学生提供高度逼真的模拟喷涂情境,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真实的喷涂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虚拟仿真让学生在虚拟空间中的操作零延时响应,实现“精准快速”、“指哪喷哪”的操作感,学生使用喷枪操作无丝毫滞后感,仿真度极大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虚拟仿真技术通过计算机模型生成了生动真实的漆面,喷涂操作直观,模拟喷涂时的雾气、声音、重叠漆面等过程,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虚拟仿真喷涂采用“虚拟教师一叠影”技术作为操作指导的“手把手”引导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类似于一对一教学,给学生示范汽车喷涂过程中的标准喷涂角度、重叠率、喷枪与板件的距离以及最佳的喷涂速度,通过看得见的影像提醒和听得见的逼真声效,将速度和枪位置是否准确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及时纠正,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虚拟仿真技术与汽车喷涂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可大大提高教学有效性。
2.2.3小组合作探究——校园学习平台
虚拟仿真的模拟实训帮助学生预习喷涂四要素,理解喷涂要领,熟悉喷涂工艺流程,学生进人小组合作探究环节。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是:先由教师讲授、演示,学生再按照教师教的步骤进行实训。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登录校园学习平台,在平台上结合头脑风暴法和小组探究法制定出方案,并上传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教学理念。学生在平台制订方案的过程中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在云盘下载课件资源,可以在线咨询教师,可以远程连线企业技工,让信息化技术有效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2.2.4三维评价——网络监控系统
在信息化技术贯穿的教学课堂中,三维评价是基础,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学生记忆理解阶段和应用分析阶段成果的要通过三维评价阶段来考量,从中也有利于发现教学准备阶段的不足之处。在三维评价阶段,学生通过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点评等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交流。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让企业技师可以远程观察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并对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结果做出评价。信息化技术与汽车喷涂课程的整合,让中职教学切实联系企业,中职学校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具体实践相结合,学校和企业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因此,信息化教学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让教学更接近企业真实情景,而不不再是脱离现实的教科书教学,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
2.3课后拓展——云端资源共享
2.3.1网络实时传送、效果可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管理端控制多台虚拟喷涂仪,实时的安排学习训练任务。学生的训练及考试结果可实时传送至电脑数据库,计算机系统自动进行统计评估并打印记录。教师可以快速追踪同时评定学生虚拟喷涂全过程,并可随时将历史喷涂数据进行调档查看。
2.3.2 3D噴涂录像可共享与随时回放
老师与学生的3D喷涂录像,可以随时播放,观看自己在喷涂过程的速度、角度、距离以及角度等问题,并进行纠正。同时,优秀的喷涂视频可以通过网络分享并下载导人虚拟喷涂仪中进行实时对比学习。
3汽车喷漆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显然信息技术教学有它许多明显的优势,也是当前汽车喷漆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但它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时注意应当以下几点:
3.1注意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过分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技术是不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时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用好,如抽象性,较难理解的问题可利用3D Flash形象直观地教学目标。通常用文字、语言、图形实物演示等形式已能表现清晰的学习内容,就不建议过多的采用信息化技术。
3.2虚拟喷涂不能代替真实喷涂
虚拟实验室建设对于汽车喷涂的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强调虚拟喷涂的地位和作用,并非是对非虚拟喷涂的否定,只是在现有条件与环境下,虚拟喷涂确实有其自身的优势。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虚拟喷涂与非虚拟喷涂各自的优势,实现虚实结合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3.3汽车喷涂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应当遵循的几个原则:
1)目标把控。教学目标应当是贯穿教学活动整个过程的指导思想,教师的教学活动内容和方式都由它来决定。
2)内容相符。要符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如果汽车喷涂课程的内容不同,使用的教学资源自然也不同,对教学资源的要求也应当不一样。
3)适应对象。汽车喷涂资源设计,要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情特点为基础,把形象化教学和仿真实训定位教学重点,采用3D Flash、微视频、VR技术等多媒体,做到图文并茂,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知识。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方便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中职院校中教学设备紧张的问题,克服了实训条件不足的弊端,充分扩展了实训内容,提高汽车喷涂课程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