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分析论纲
2017-07-14杨梦婉
杨梦婉
【摘要】 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分析论纲是笔者为硕士研究生《色彩学》专业课程设计的框架资源整合与论证。笔者主张以学科论、学理论、学术论“三维结构论”构建论纲,厘清了学科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是以设计社会学为理论依据构建的一套关于设计社会学为取向的色彩系统知识,将社会学视野下的色彩学学科体系的内涵结构分为色彩科学本体论、社会制度中的色彩、社会环境与变迁中的色彩、社会文化中的色彩、社会性别色彩、色彩比较论、多学科色彩研究;学理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是为设计社会学框架下的色彩研究进行资源内容与方法的梳理、分类、整合与研究的系统学问;学术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是检讨与辨析社会生活中色彩具体现象、规律与问题的系统知识。
【关键词】 色彩学课程;学科;三维结构论;分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色彩学》课程,以学院现有的两个一级学科(美术学、设计学)的招生方向、理工科院校艺术学科的学生在四年学校文化的影响下所呈现出的普遍状态、其他高校如何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色彩类课程的现状,以及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基础教研室进行了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课程设计。
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课程尝试用学科、学理、学术三维结构梳理、区分与规划《色彩学》课程资源,以设计社会学学理为理论依据、以色彩研究的系统知识谱系为范畴、以“取向选题时”双轨教学为实验方式,构建了以学科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学理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学术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分析论纲,以此作为课程资源库,进行课程基本框架的设计,明晰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课程管理以及改革的相关问题。在本期“色彩学研究”专栏发表的几篇研究论文,均为该课程教学所产生的成果。
构建“学科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目的是试图以学科高度与整体视角来推进色彩系统学说;构建“学理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是希望梳理与论证支持色彩学科研究的理论依据与基础资源;构建“学术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旨在建设学理体系与学科框架的过程中,检讨与辨析色彩问题及其研究的具体现象与问题,以此建立学科论、学理论、学术论三维结构设计社会学取向色彩学分析论纲。
一、学科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
学科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是以设计社会学为理论依据构建的一套关于设计社会学为取向的色彩系统知识,强调以艺术学的学科视野、艺术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基础课程的功能、艺术学科内外多学科研究的路径,以及设计社会学与色彩学两个新兴学科互为能动知识体系的构建,旨在建构设计社会学视野下的色彩学学科体系。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色彩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式与研究范畴
设计社会学,是一门探讨设计与社会的本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在设计产品等设计现象中如何体现这些联系和作用的学科。设计社会学探讨设计活动中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主要是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相互沟通和相互影响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因这些沟通、影响而产生的社会习俗兴趣、思潮倾向、群体心理和社会结构机制,及其背后的社会力量。
色彩学是一门系统研究色彩科学道理的学问。它综合了与色彩研究相关的诸科学及其相关的各领域,是研究色彩机能与效果的学科。色彩学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特性。中国色彩学学科研究目前呈现出“色彩科学与技术”“色彩应用研究”“色彩艺术文化研究”三大板块的格局。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的《2011-2012色彩学学科发展报告》中,将色彩学学科的科学研究方向分为四个层面:颜色科学的研究、颜色呈现载体的研究、色彩应用软科学层面的研究、色彩数字化技术研究;将现有色彩学科发展研究分为六个方面:服装色彩发展研究、纺织色彩发展研究、色彩科学与技术发展研究、城市建筑与环境色彩发展研究、工业产品色彩发展研究、室内环境色彩发展研究。
1.研究对象。中国当下设计行为在社会语境中的本质作用及其互动关系以及在设计产品等设计现象中的色彩观念变迁历程、等级色彩使用规律、色彩设计思想与实验、色彩文化资源选择与生态构建、古文物色彩修复原理等课题。
2.研究方式。结合人文学科的质的研究方法,充分开展以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田野调查、数据调研、访谈对话、调查方位等多种方法结合的研究方式。
3.研究范畴。揭示色彩现象的成因、变化规律与作用的可能性的艺术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綜合性领域。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色彩学学科体系的内涵结构
社会学视野下的色彩学学科体系的分为:色彩科学本体论、社会制度中的色彩、社会环境与变迁中的色彩、社会文化中的色彩、社会性别色彩、色彩比较论、多学科色彩研究七个部分。
1.色彩科学本体论。主要讨论色彩科学技术的变迁与动态发展,如人眼的光视觉影响研究、应用视觉与色彩评价研究等,涵盖了光和照明领域标准化;电视、印刷、轻纺、家电、材料、化工、信号、军事、摄影器材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应用;计算机配色、彩色图像处理、互联网真实颜色信息传递等现涉及物理光学、视觉生理学、视觉心理学、心理物理学等领域的综合研究。
2.社会制度中的色彩。主要讨论在相对稳定历史时期里社会规范体系里的中西方色彩的规定使用范畴,如早期民俗色彩禁忌中的“五行五色”考、儒学的“色彩等级论”与庄学的“色彩消灭论”、中国祭祀色彩、西方礼拜仪式色彩、限制奢侈法与服装法中的色彩等,涵盖了社会历史研究领域、社会理论研究领域、色彩设计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等方向的色彩课题。
3.社会环境与变迁中的色彩。主要讨论在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与精神条件中色彩变迁的动因和形态。如16世纪—18世纪的“蓝色”之争如何导致了代尔夫特(Delft)蓝的产生、中国城市屋顶色彩影响的城市文化变迁、微观环境下的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影响研究等,涵盖了人口与生态范畴、城市化与城市生活范畴、社会运动与文化变迁范畴等领域的色彩课题。
4.社会文化中的色彩。主要讨论由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的观念体系中色彩的基本结构,包含了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显性社会文化中的,以及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与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隐性社会文化中的关涉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艺术文化、语言符号、科学技术等多维度的色彩研究内容。如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婴童服饰色彩变迁探因研究、专项运动服饰与环境的安全色彩研究、影视剧色彩研究、戏服色彩研究、中国茶文化色彩研究、旗袍色彩与和服色彩的对比研究、手工皮艺色彩符号研究、画家色彩语言变迁研究、美国社会阶层形态影响的漫威人物色彩设计研究等,涵盖了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社会化、社会分层、社会群体与组织等领域的色彩课题。
5.社会性别色彩。主要讨论社会文化判识的男女两性差异及其互动关系的社会属性中的色彩使用权力差异,包括两性在外形、角色、思想、感觉、幻想、行为、符号、语言、价值观、阶层、种族、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使用色彩的差异,以及使用规则背后的两性权力差异。如中世纪挂毯色彩反映出的社会性别不平等问题、修女泡芙设计体现出的社会性别色彩差异、沙龙制度中的社会性别色彩、当代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的服饰色彩观研究、孤儿院社会色彩研究、中国教育选择群体阶层色彩研究等,涵盖了社会阶层与不平等、种族与少数民族群体、社会中的年龄与健康问题、社会控制、性别分层、社会角色等领域的色彩课题。
6.色彩比较论。主要讨论比较视域下的色彩研究内容与方法。比较视域是指研究主体在一定历史的、当下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审视,领会与理解另一种异质艺术与设计的文化性视野框架,或是研究主体将自身的艺术及设计与另一种艺术及设计进行内在的视通。具体说来,一是色彩研究内容的比较,如中西方“类型电影”色调比较研究、中国城市品牌色彩比较研究,中西方民族服饰色彩比较研究,侧重于揭示出比较的结论陈述;二是利用比较的方法,运用可比性、比较性、系统性的原则,形成比较方法为课题的研究特色,比如,五行色彩取向的中医“黑色”文化论,就是利用比较的方法,揭示出五行色彩中“黑色”所代表的脏器文化特征。色彩的比较研究主要分为变迁研究、形态研究、交叉研究、互释研究四类。
7.多学科色彩研究。主要讨论社会学视野下的色彩学学科体系寻求的多学科研究范式。一是艺术门类下一级学科间的学科交叉研究。比如,音乐调性与色彩的联觉特征研究,运用音乐学的相关理论,交叉视觉艺术与设计学科进行色彩研究。二是艺术门类与其他学科门类的跨学科研究。比如当下的CMF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色彩教学研究,就是将工科与艺术学、设计学结合,培养高素质工业设计人才。再如中国城市色彩的趋同形态批评研究,运用了设计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与工学的多学科研究思路。又如,古代彩塑色彩修复研究,则需要利用化学、医学、艺术学、设计学等多学科为支持背景进行研究。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色彩学学科体系的研究类型
主要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与发展研究(1)三种类型。
1.基础研究。是指能够获得的色彩读解现象和色彩阐释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色彩本质、历史变迁规律、获得色彩研究新发现与新学说等)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其成果以科学论文和科学著作为主要形式。
2.应用研究。是利用色彩学科的部分基础研究与交叉研究而进行的色彩创造使用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使用色彩设计或色彩艺术为目的或目标,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
3.实验与发展研究。是指利用从色彩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做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其成果形式主要是专利、专有技术、具有新产品基本特征的产品原型或具有新装置基本特征的原始样机等。比如色彩类印刷与包装工程课程需要用到的色度计测量显示器,通常是利用国外的工业用色标准进口的此类仪器。中国本土的色彩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还不能够直接地为色彩实验与发展研究提供相应的支持。在社会科学领域,实验发展是指把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获得的知识转变成可以实施的计划(包括为进行检验和评估实施示范项目)的过程。比如,大众色彩文化推广方案、高校色彩基础教育规划方案等课题。人文科学领域除了个别学科的特定领域如艺术学的乐器方向等外,一般来说没有对应的实验发展活动。但在人文社会科学交叉领域上,色彩学的实验与发展研究还是有很多可为空间的。
二、学理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
学理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是为设计社会学框架下的色彩研究进行资源内容与方法的梳理、分类、整合与研究的系统学问,强调色彩问题研究视角的主体性与交叉性、诠释材料的完整性与前瞻性、研究方式的可操作性与可重复性、研究方法的特色性与新颖性,旨在为设计社会学视野下的色彩学学科体系提供资源与路径支持。
(一)研究视角的主体性与交叉性
研究视角的主体性主要指研究母学科的首要位置以及研究者本人的第一属性。设计社会学去向的色彩学,第一学科门类是艺术学;其次是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美术学以及其他艺术学一级学科中的色彩问题;再次是“设计社会学”这个新兴研究领域中的有针对性的色彩系统问题;最后是“色彩学”学科的整体建设问题。研究本人的第一属性是指在色彩这种特殊媒介的研究中,研究者必须把握自身为第一研究统摄的地位,切勿人云亦云,要切实根据自身的研究能力做扎实的色彩研究,忌问题浅层而空洞。
研究视角的交叉性是由色彩物质实体决定的。色彩史说到底是一部社会史。从多学科的视角审视色彩,颜色首先是一个社会事实,是社会“创造”了颜色,为颜色赋予了定义与含义,确立了它的法规与价值,为其提供用处,决定其厉害。如色彩的命名词汇与使用行为、颜料化学与染色技术、服饰体系及其暗含的规章、宗教人士的教化、科学人士的思辨、艺术人士的创作……颜色在任何社会中的首要功能是分类、标记、声明、关联或反对。正是在这些领域中,化学、技术、材料与社会学、意识形态、象征學、符号学、心理学、艺术学、文学问题进行了最亲密的碰撞,因此,色彩研究从本质上说,是一个跨文献、跨学科的领域。
研究视角的主体性与交叉性就是要区别跨领域的主体学科与视角学科,其实也是规避了研究对象不准确的危险。比如《漫威英雄人物色彩隐射下的美国社会阶层形态研究》一题,就出现了研究的主体性与交叉性错位的问题。研究者将“漫威英雄人物色彩”作为了支撑材料(视角学科),而把“美国社会阶层形态”作为了研究对象(即主体学科),从学科研究来说,“社会阶层形态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而艺术学门类的研究者是要将其反转,利用社会学的议题及理论基础来研究色彩。而“漫威英雄人物色彩”从漫画的设计、制作到传播,又是设计社会学关涉的重要论题,因此,将课题改为《社会阶层理论视角下的漫威英雄人物色彩传播研究》,就是一个艺术学科的研究者从艺术学的母学科视角进行的色彩问题研究。
(二)诠释材料的完整性与前瞻性
在具体分析与论证色彩问题的时候,先做到诠释理论的全面,是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在初期研究的侧重。先以“囊中装物”方式的将材料充实全面与完整了,再追求深入。同时,在理论梳理与整合的过程中,研究者要依据自己的学术判断选择较为前沿与可持续发展空间的领域资源,尽量不要选择一个已经十分成熟的定型学科或研究领域。但这并不是说成熟学科与研究领域并不能为我们所用,是要有所侧重的用、交叉的用。
(三)研究方式的可操作性与可复制性
研究方式主要采用艺术学科、社会学科、设计学科等学科研究的路径,兼具质的研究与量化研究,并利用田野调查、社会访谈、问卷设计等多种方式,调整针对研究对象适合的路径。在初级阶段的研究中,研究方式的可操作性尤为关键,这也是学理基础研究的重要价值,这使得研究具有了能动的可复制性,为今后持续的研究提供范式基础。有了相应的基础,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将会逐步呈现,也就获得了相应的创新性。
(四)研究方法的特色性与新颖性
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鼓励运用社会学方法、文献研究法、形成分析法、比较学方法、考据学方法等多学科互动的研究方法。多学科互动研究方法适合应用于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立足于社会现实问题,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知识积累,将现实问题、学科问题、社会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融合在研究框架中,方法上的新颖与特色其实也在最终的研究成果中体现出来了。如《孤儿院社会色彩研究》,就运用了多学科互动的方法,将“孤儿”这个“社会性别”研究中的群体之一作为理论依据,将“色彩”诠释为“可视色彩”(孤儿院特定环境中的颜色与孤儿成长的关系)、“不可视色彩”(社会意识形态对待孤儿的感情色彩),以及“社会空间中的孤儿院色彩”(社会行动的救助体系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问题),整体研究利用研究方法的互动性,对“社会色彩”有了创新性的界定与讨论。
三、学术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
学术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是检讨与辨析社会生活中色彩具体现象、规律与问题的系统知识。这些知识积累到一定数量形成某种思潮或学派后,就集结为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体系,再假以时日进行这一专门知识体系的特定人群的传播,获得官方认同,也就形成了学科。因此,学术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是对艺术学科中色彩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对于推进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学科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学术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研究的三个标准
分别为:研究表述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研究提供了新论据(新事实、新材料);研究提出新的分析方法。比如对于绿色设计材料的分析与运用方向的研究就提出“绿色”是一种社会生活新能源开发色彩。这里的“绿色”既是可视色彩中的环境影响中的色彩,又是工业产品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不可视能源材料“色彩”。诸如对绿色包装、植物染织材料、“低碳城市”生活方式色彩等研究,就是表述了新的论点、提供了相应的新事实与材料进行的色彩学术研究。在学术成果的展示上,可以是综合性的三个标准均有所体现,也可以试侧重体现其创新点,重点是凸显出其学术性、科学性、专业性,而不是前期处理色彩问题时的经验事实描述。
(二)区分学术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研究的三种分类
分为:一般论文、学术论文、学术专著。一般论文是一般知识性刊物所登论文,字数3000左右,读者群体是外行或准外行,在结构与文法上有一定特色。这类论文的写作表现一般会出现在色彩学课程开设初期,教师布置阅读相关文献材料所写的小论文作业时出现。当然,这种小论文写作对于理工科院校艺术类学生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课程初期,他们一般写不出具有抽象提升理论性质的学术小论文,但在成文表述上,教师仍能够分辨出学生文字叙述能力的水平高低。学术论文字数在6000-12000,由专业学术刊物刊载,读者是内行或专家,对所论题目有很深理解,因而写作要求相当严谨。我们的课程结课作业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在8周的时间中在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领域中选好题,并写作成型。这对于从未写过学术论文的大学生来说,尤为困难。知识体系的缺乏(还不知道从哪里补)、学术意识的淡漠及学术方法训练的稀少,以及对于自信心的严重不足,都是要进行学术训练内外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给学生规划了学术论文写作的三个标准,最低标准是做到或接近做到其中一个方面。当然,艺术类专业杂志《艺苑》为课程专设了“色彩学研究”专栏,让学生为学、为人、为研究、为修业、为成长的多个方面有了实在传播的出口,有的学生的结课论文直接被选入专栏发表,不仅是对学生学术思维成长的延伸性帮助,也净化了学生的学术信仰,让他们觉得自己原来也可以“做学术研究”,自己的论文也可以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以此对于“研究生身份”产生了切实的认同责任感。学术专著字数至少在15万字以上,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因而写作要求更加严谨。如果我们所带的硕士研究生能够在高等教育社会化的道路上继续深造,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如果这些同学还或多或少或者专事色彩学的研究,那我們的研究生色彩教育就迈向了成功;如果他们的学术成果能够有专著发表,那我们的色彩学学科建设就一定会更好。
四、三维结构论体系下的色彩课程研究成果
本课程的研究成果既是设计社会学中的色彩专门研究领域,又属于中国色彩学学科研究三大板块中的“色彩艺术文化研究”。
何艺珊的《音乐调性与色彩的联觉特征研究》,通过分析社会学角度的音乐调性色彩中“个体特征”与“群体特征”两部分的联觉特征,揭示出音乐学科与视覺学科色彩联觉模式的规律及其关系模式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价与展望,属于“学术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成果”;张易纯的《清朝嫔妃等级头饰色彩研究》,通过对头饰色彩的文化内涵、审美习俗、吉祥意蕴等规律的梳理,明确中国传统“五色观”与清朝嫔妃头饰色彩的相互作用关系,系统地建构清朝嫔妃等级头饰色彩体系,提出对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的重视与保护,属于“学术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成果”;张卓旸的《郎世宁绘画中色彩语言的变迁研究》,研究郎世宁绘画中的色彩语言,是如何把传统中国画色彩加以整合利用,提炼所形成的独特的具有西方绘画意味的色彩语言体系,并在其视域下产生关联影响的,属于“学理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成果”;丁楠的《孤儿院社会色彩研究》,对孤儿及其周边环境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其内外因下的呈现出社会色彩样貌,提出完善我国孤儿救助体系的法律法规,属于“学术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成果”。
总之,在“三维结构论”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中,学理阐释、学术对话对学科建设起到核心支撑作用,学科完善建设又反过来推动着学理研究与学术生态,但三部分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十分清晰的。学科建设同样渗透着学理问题和实践,而梳理中的学理本身就包含着大量需要反思的学术问题。因而,区分性的进行框架分析,是为了明确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课程在现阶段的发展情境下,可以从哪些维度上整理、分类资源,以便成型。但在具体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要有学科建设的高度、学理诠释的结构以及学术反思的意识形态,不可把三者人为地割裂开来,从而造成色彩科学研究的空洞与不严谨。
注释:
(1)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项目研究类型的分类标准而设立。
参考文献:
[1]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陈桂生.教育学的建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4]张宗登.设计社会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5.
[5]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流行色协会.2011-2012色彩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