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学习性投入理论模型探析

2017-07-14刘丽莎

关键词:理论模型高等教育

刘丽莎

摘 要:在高等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内涵十分丰富。就宏观角度而言,学生在高等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性投入主要分为学生个人资源的投入以及其对学校教育支持的满意程度。基于这两个维度,现有的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理论模型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行为环境层面、个体心理层面和全纳层面。文章对这些层面的理论模型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文本分析,希望后续的相关研究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视角。

关键词:学习性投入;理论模型;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8-0052-04

“学生的学习性投入”这一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是指学生作为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和投入的状况。对高校而言,它不仅可以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学校教育供给的满意程度,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一些文献指出高等学校的教育供给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差距在不断拉大,这表明如果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不能在高校教学中引起高度的重视,那么高等教育就有可能面临失去受教育對象支持的危机。为了使当前高校课堂教学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并着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对学生在高等教育环境下学习性投入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显得十分必要。

一、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维度

从宏观的角度,现有文献对高等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研究首先聚焦在学生个人资源的投入上。学生个人资源的投入是教育研究者最先用于阐释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维度,它基于个人层面提出,包含学生自身在高校各种学习活动中的投入,例如时间、精力、身心等,主要探寻学生是如何参与到高校教学活动当中的,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学生可投入到学习当中的个人资源是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整合的呈现,其中外在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对高校期望的学习活动所投入的时间、亲自参与高校所安排的教育学习活动,例如听讲座、读文献和交作业等行为。而内在资源则主要涉及学生的心理活动,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透露出的品性、意愿、努力程度以及动机等。这些资源的投入帮助学生形成在高等教育环境下的学习经历,而学生在学习上投入这些资源的程度决定着他们在高校的学业表现。

除此之外,学生的学习性投入还与他们对高校教育供给(教师和学习资源等)的满意程度相关,即他们对高校教育对其学习支持的评价。由于高等教育市场化,学生在高校中逐渐成为了“消费者”,于是,一种“为学习服务”的趋势在高校教育供给中越发明显,也使得学生通过对这种“服务”的评价来表现其作为消费者的身份、属性和状态。因此,学生评价带来的影响可以说与其在高等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参与密不可分,毕竟他们对学校给予自己学习上的支持是有绝对发言权的。近年来,我国不少高校也已开始把学生作为教育服务的主体来看待,在教学方面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比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学习和同侪学习,课后建立起客观的评教机制等,以便进一步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优化学生的学习参与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这说明学生在高等教育制度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其与高等教育环境的互动性也逐渐受到关注,这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小的影响。

基于这两个宏观维度,高等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现有理论模型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行为环境层面、个体心理层面和全纳层面。行为环境层面的理论模型是目前在高等教育领域运用最广泛的;个体心理层面的理论模型虽然较晚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但其进化历史最为流长;至于全纳层面的理论模型,则是前两者的优化合并以及扩展补充,是目前内涵较为丰富的理论模型。

二、行为环境层面的理论模型

行为环境层面的理论模型产生于高等教育领域,所以也是目前在这个领域用来阐释学生学习性投入最广泛的理论,其主要观点是认为学生的学习性投入是由学生的投入行为与高教环境的影响共同构成的。从行为环境层面对学生的学习性投入进行理论建模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状况融入高等教育环境当中,不仅包含了学生自身的资源投入,也包含其与学习环境有意义的交互,使得这样的投入更有立体感。在行为环境层面理论看来,学生对学习投入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自己的学业期许以及高校的教育期望。与此同时,给予这个层面理论发展起来的大规模学生调查问卷也成了高校以及教育研究者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测量工具。

究其历史,这一理论归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Astin是其中明确给予概念性构架的研究者[1],他将这一构架命名为“学生参与理论”,专门研究学生与其教育环境的各类互动,这个构架不仅指出了学生学习参与应当包含的内容,同时阐明了影响学生学习参与的各种因素。自2000年起,为了能更彻底地明晰高校学生的学习投入的构成,基于行为环境层面理论模型的大规模调查问卷开始设计开发,Kuh提出的“有效教学实践五大指标”(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频度、教育经历的丰富度以及校园环境的支持度)成为其主要理论基础[2]。Kuh认为学生学习性投入理论应当旨在建立起学生与教育学习环境中人(高校教师、在校学生)和学习资源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学习责任心和学习热情。这五大指标细化了学生与高等教育环境这个整合体内部的交互,认为要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性投入,离不开对其所处教育学习环境的研究,因为教育环境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尊重各种看问题的视角,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Kuh的理论让学生的学习性投入从行为环境层面得到更好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学生与高等教育环境建立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学生对高校的归属感。此后,Zepke等人为了改进Kuh的理论[3],提出了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六个方面:动机和手段、生师互动、生生互动、校园环境支持、积极公民和校外支持。这个行为环境层面的理论模型有两个十分有意义的发展:第一,它把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个决定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考虑进来,弥补了以往模型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注意其内在的学习期望的缺点。第二,它将学生的学习环境范围扩宽了,不仅涉及校内环境,还涉及校外的支持,家庭和朋友的支持也可以帮助增加学生的学习型投入。

然而,行为环境层面理论模型的缺陷也十分明显。首先,因为高校的专业非常广泛,各专业的教学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单一依赖调查问卷来测量所有学生的学习性投入本身就存在问题。由于问卷的问题是事先设计好的,因此调查很可能限制学生表达他们自己真实的看法。另外,即使这样的大规模问卷调查经多次测量声称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衡量指标也仍存在许多争议,比如衡量标准太宽泛、问题模糊、一些问题缺少理论支持等[4-5]。其次,虽然这个层面的理论模型对学生的学习性投入给予了较为综合性的概括,但其并未真正将学生投入的行为与对其行为影响的因素完全分开,即并未分清哪些属于“学生行为”而哪些属于“高等教育环境”。最后,作为可能更好诠释学生就学经历的一些关键点,如学生自身的个性品质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完全包含进来,也未对学生自身想法、感受等这些同样在学习参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心理活动加以细致描述,导致了其理论性解释缺乏说服力。

三、个体心理层面的理论模型

另一些学者从学生的个体心理层面来理解其学习性投入并建构理论模型,反映了Piaget所提出的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理论:既然是学生的内部动因,如果是积极的,就会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与行为环境层面的理论模型不同,个体心理层面所有的理论模型构架比较类似,都是以Bloom的学习领域分类为基础,由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主要维度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虽然这一层面在基础教育环境中运用较多,但是其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迁移运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最早将这三个维度引入对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Connell[6],他参照Bloom的学习领域分类将每一个维度命名为认知投入、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并基于他对学生学习的观察,在每一个维度下面给出了相应的例子,比如“独立型/依赖型的学习风格”、“课堂参与”、“愤怒/感兴趣”等,使各维度具体化。21世纪初,英国学者Barnett和Coate将这三种投入带到了高等教育环境中[7],并依据高等教育的一些特点以及对教育哲学理论的分析对其命名进行了一些修改,分别称作Knowing,Acting和Being。Knowing的哲学基础是認识论,是学生智力的投入;Acting是方法论,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参与状况;而Being则属于本体论的范畴,并且包含了学生在情绪上的一种归属感。虽然模型维度命名不同,但其实质含义却未发生较大改变,并且在此基础上链接了相关哲学理论,使得个体心理层面的模型有了理论支撑。另外,Barnett和Coate的模型还将这三种投入与具体学科领域结合起来,认为这三种投入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例如,在人文科学领域中,Knowing占的比例最大,Acting占的最小;而在自然科学领域中,Being却变成了占比最小的维度。对于一些较为职业化的学科,Acting则占了很大的比例。从个体心理层面的角度,这些反映了在高等教育环境下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影响较为明显。2010年,Trowler再次对在高等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性投入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8],试图在继承前人个体心理层面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完善。Trowler对这三个基本维度进行了重新定义:认知投入是学生对于他们的学习进性的智力参与,目的是更好地应对学业上的挑战,获得更好的成绩。行为投入是学生作为“学生”这个角色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比如按时出勤、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情感投入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经历的一些情绪上的反应,比如兴趣、愉悦或者归属感等。基于这些定义,Trowler进一步指出,每一个维度都存在正面、负面和不投入三种属性,这三种属性可能同时并存在一个学生的学习投入中,且正面、负面、不投入的对比并不是一种绝对的价值判断,而是学生对于学习的一种态度倾向。

从总体上看,从个体心理层面提出的学生学习性理论模型有许多可取之处。与行为环境层面相似,它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理解学生学习经历的视角,有哲学理论做支撑,并且包含了行为环境层面不曾涉及的维度——情感投入,是对学生个体投入的一种更为具体的强调。但是,其理论构架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当其冲的便是缺乏每个维度分支的系统性和边界性,“举例说明”是这个层面的特色,但举例并不能包含所有的变量,因而不能作为理论框架的“分支”对待。另外,其虽然强调了学生个体的投入,却很容易造成对高等教育环境影响因素的忽略,从而影响其对于学生学习性投入分析的完整性。最后,整个理论层面构建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观察或者理论推导,这使得整个理论模型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撑,仅能停留在理论假设阶段,有碍其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四、全纳层面的理论模型

无论是行为环境层面还是个体心理层面的理论模型,都认为学生学习性投入是一个具有各种分支的系统。由于研究者们试图完善这个系统,不断地重新定义其分支,这说明关于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理论探索和构建呈现很强的动态性。基于此,Zepke认为对于高等教育环境学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理解应当以“复杂理论”为理论基石。复杂理论最早起源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严格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理论推导工具,利用一系列松散的概念来解释一个无法用普通学科内理论不能解释的复杂现象[9]。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应用复杂理论,则是对社会系统内的概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再组织,这样的理论进化动态过程能够促进新的理论构建和链接产生。

在复杂理论的启发下,Kahu于2011年对学生学习性投入的不同解释进行了跨学科分析[10],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她称为“全纳层面”的理论模型。这个模型以学生为中心,既包含了体现学生个人学习经验的个体心理层面理论构架,又包括了行为环境层面所强调的来源于教育、社会文化等不同因素对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结构和心理影响,并且对学习性投入所造成的结果给予了综述。Kahu认为,在高等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性投入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共同元素:时间投入、课堂参与、生师互动、情绪投入、主动努力学习、学习策略运用、合作学习以及丰富教育经历的行为;投入的结果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涉及学生的学业和社交两个方面。可以说,Kahu的理论整合了行为环境以及个体心理层面的对学生学习性投入构架的优势,并弥补了他们所存在的劣势,此外还加入了这种投入所可能产生的结果作为这个理论模型的扩展部分。

然而,這样从全纳层面提出的理论模型仍未能解决现有学生学习性投入理论分支和边界含糊的根本问题。虽然Kahu力求将学生学习性投入的所有变量纳入其构造的模型当中,但她仍然承认这一理论构架并不可能包含一切可能的变量,且变量间也有重合的现象存在。例如学生投入的“情感维度”的分支只包含了学生积极情绪的投入,而没有学生投入学习后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这样仍然会产生两个前面提到过的概念性问题:一方面说明这个全纳层面的理论模型并未包括全部可能的变量;另一方面说明此模型包含的变量仍处于一种松散组织的状态,缺少清晰的解释与区分。不过,全纳层面的理论模型发现了更多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变量,给后续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五、结论及展望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学生在高等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性投入理论研究可以用一个概念框架进行概括。从宏观上看,这一概念主要从两个角度理解:学生的个人资源投入和学生对于学校教育支持的评价。基于这两个角度,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理论性质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即行为环境层面、个体心理层面以及全纳层面,每个层面各具特色。行为环境层面的理论模型以Kuh的高校学生学习性投入的五大指标为代表,个体心理层面都将“认知、行为和情感”作为其理论构架,而全纳层面则吸收了前两者的优点,基于复杂理论构建了新的包容性理论模型,这个模型充分展现了学生学习性投入是一个复杂的理论系统。然而正因为其复杂性,时至今日,在高等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理论构架始终缺少统一的定义分类和清晰的边界,从事这项理论的研究者无论如何努力,很多时仍然只能给予例子说明,而难以做到圆满诠释,这表明对这一概念理论的研究仍具有很大的空间。

至于进一步关于学生学习性投入理论研究的方向,笔者认为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视角,这些已有的理论模型似乎都缺少对学生叙述自己学习投入经历的关注,即缺乏对“学生之声”(student voice)的关注。学生之声是学生对其就学经历的看法和感受,包含其在教育环境中个人或集体的看法或行为,具有特异性,已被多次证明对高等教育研究非常重要。而对于学生学习性投入理论的现有研究大多是基于自上而下的概念推导或者大规模调查问卷的量性分析,这样的研究方式使得“学生之声”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能更好地获得学生对其学习性投入的看法,建议今后的研究应当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自下而上,更加偏向小规模、深入的质性研究,以便丰富现有的理论框架,更好地理解在高等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性投入这一重要概念,并为提高我国高校学生就学满意度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Astin,A.'Student Involvement: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Col-

lege Student Development,1984,(40).

[2]Kuh,G.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overview of psychomet-

ric properties[M].Bll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Center for Postsecondary Research and Planning,

2001,(2).

[3]Zepke,N.,Leach,L.and Butler,P.Student Engagement:

What is it and what influences it?[M].New Zealand: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earch Initiative.2010,

(3).

[4]Gorden,J.,Ludlum,J.and Hoey,J.'Validating NSSE

against Student Outcomes:are they related?'[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08,(49).

[5]Proter,S.'Do College Student Surveys Have Any

Validity?'[J].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2011,(35).

[6]Connell,J.'Context,Self,and Action:A motivational

analysis of self-system processes across the

life span'.In D.Cicchetti and M.Beeghly(Eds)

[M].The Self in Transition:Infancy to childhood.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61).

[7]Barnett,R.and Coate,K.(2005).Engaging the Cur-

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M].Maiden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2005,(69).

[8]Trowler,V.Student Engagement Literature Review

[R].Higher Education Academy,2010,(6).

[9]Manson,S.'Simpifying complexity:a review of

complexity theory'[J].Geoforum,2001,(32).

[10]Kahu,E.'Framing Student Eng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1,(38).

猜你喜欢

理论模型高等教育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
如何构建中美两国大学的国际合作关系
词汇飞跃的本质:命名洞察力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