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对策探究
2017-07-14魏莉庄国波杨瑞玲
魏莉++庄国波++杨瑞玲
摘 要:大数据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以及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对以研究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谋求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共管理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网络平台、虚拟社区带来的社会、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影响,社会管理和控制的难度空前增大。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公共管理学科可以通过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实行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的变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积极应对。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8-0040-03
隨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社会所有存在物的痕迹都可以被实时记录,整个社会生活都可以以数据来表征,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利用目的分析更多的数据,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依据。大数据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以及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对以研究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谋求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共管理学科产生极大的影响[1]。
一、大数据对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影响
(一)改变了社会组织结构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人们在各类社会组织中从事社会生产和生活,组织内部采取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称为科层制。在科层组织中,以等级为基础,命令从上向下,信息则从下向上流动,形成“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大数据提供的信息便利促进了组织内部各个部门间的边界整合,部门间的协作就像网络一样并发、实时地协同,不断提高效率。这使得传统的科层组织的层级在压缩,部门在重组,最终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灵活、实时、动态协同的组织结构[2]。
(二)改变了生产或服务模式
目前社会产品的生产是以生产、采购为中心的模式,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术将使社会组织具备实时洞察消费者的能力,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偏好将实时反馈到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消费之中。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消费者将成为社会组织运营的核心主线。
(三)改变了管理决策方式
大数据使得决策更加简便、精确,改变了长期以来依靠经验、理论和思想的管理决策方式,使得决策参与者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由于社会组织的一般管理者和基层员工,能够非常方便地获得决策所需的信息,他们的决策能力大大增强,普通员工也拥有了决策权利。
(四)拓展了公共管理研究空间与平台
现代社会各种组织活动的主体是人,人通过社会互动形成社会关系,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交互形成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具有多元性,可以进行多元分类,关系、结点、范围、密度、强度是社会网络的基本要素,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能够分析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因此形成了一套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研究社会组织管理。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在网络平台上相识、工作、生活,人类社会关系网络进一步延伸到了虚拟空间。通过博客、微博、论坛等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应用,生成和保留了大规模数据,利用算法和数学模型可以对在线社会网络进行分析,为人类更深入地认识社会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社会管理部门,通过博客、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实时互动的全新信息空间,拓展了公众参与的渠道,增强了公众社会参与的合法性,激活了公众的社会创造力。如公众调查是社会调查的一个基本内容,通常以地理位置、人口统计特征为依据对被调查者进行细分。在大数据时代,利用人们在互联网上点击、浏览、留言等留下的足迹,这些细微行为直接暴露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反映他们的性格、偏好、意愿,这就能够实现接近公众真实需求的细分。而当人们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生活方式、沟通方式等都可以数据化以后,以这些特征细分公众,在商业领域能够进行精确营销,调查品牌、产品的偏好,开发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在政治领域可以了解公众的心态,分析公众舆论,预测社会群体演化,有效减少社会危机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强风险预警能力,实现由事后决策向事前预警的转变。
二、大数据对高校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
目前的大学教育是产业革命的产物,通常按照筹办院系、开设专业、设定专业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设置系列课程、进行课程教学,然后期末考试、获得学分的办学思路,具有批量化、流水线式快速培养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这个重要的环节上,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教学空间内,面对同一专业的几十位学生,只能以适合自己的速度与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则常常处于(被学习)的状态,不能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简称MOOC)的兴起,使教师从依赖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学转向依赖海量数据教学分析进行教学,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认识从依赖教师的判断转向对个体学习过程的数据分析,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3]。MOOC的突出特点是以小段视频为主传授名校名师的教学内容,以即时测试与反馈促进学生学习,并基于大数据分析促进教师和学生改进教与学[4]。MOOC提供了一个互动平台,不仅能够将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学资源传播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使得全球各地的人都可以获得名校最顶尖名师的课程,甚至取得学位,而且学生与教师可以互动,使学校和课堂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平台[5]。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
数据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和数据应用方向。第一,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数字化,通过深入地跟踪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精细至每个页面停留的时间、每个鼠标点击的动作,能够确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状况,在此基础上自动推送问题知识点的相关知识讲解与测试,使每个学生都能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与节奏进行学习,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前进。第二,在课后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大数据技术也能够分析、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6]。第三,能够实现“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改革。学生课前在家观看名校名师提供的优质网络课程等相关教学内容的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能够实现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三、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对策
(一)突出大数据等信息特色,凝练学科建设方向
针对大数据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影响,应该寻找公共管理与信息学科的协同研究点,并将其作为学科建设的新切入点。目前可以探讨在以下研究方向上的融合点:1.研究网络公共领域与公共社会相关论题、实体社区与虚拟社区相结合的社区联系方式以及以上变化对社区集体生活和活动的影响;2.研究在推进“依法治国”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应对信息化背景下公共治理所受到的挑战,提高公共治理的信息化和法制化水平以及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的资源和技术手段进行廉政评价与预警等问题;3.研究基于大数据的突发事件预警模型、突发事件信息傳播与控制模型、政府在突发事件治理能力评价体系;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舆论的研究、网民在线行为数据挖掘与利用等,通过数据挖掘、网页的点击及搜索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来实现准确地把握现状、预测趋势的目的;5.信息化背景下公共治理的全球视野研究,研究发达国家先进的公共治理理论和成功的实践经验,提升我国信息化背景下的公共治理水平;等等。目前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都开始用计算社会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系统以及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复杂现象,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国内学者也在积极捕捉前沿领域。如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唐世平教授运用生物进化理论及数据分析方法对制度变迁、国际政治等进行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杜海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个体与集体行为分析及其在公共安全中的应用——基于社会计算与大规模网络数据的研究”,以计算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安全与集群行为。
(二)实行研究范式与方法的变革
借助计算工具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图示化能力,研究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某一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如使用计算仿真方法模拟囚徒困境问题,可以通过计算仿真确定囚徒博弈中采用哪一种策略的效果最佳;研究某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历史演变规律,也可以运用计算仿真程序来再现整个区域社会人口的演变,分析其规律,找到分化演变的主要原因和关键因素,为研究社会经济变迁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对全国手机用户在各省区间的漫游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即时发现手机用户的流动规模和迁徙规律,对于铁路运输、交通管理、人口普查、公共安全、商业消费等各个方面均有重大影响,也可以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决策提供数据参考,从而提升管理效率;通过微博开展情绪分析,能够揭示个人的行为规律,研究公共政策,为政府加强公共服务提供有力依据。近来,数据挖掘技术与公共管理的结合日益成为探索热点,数据挖掘在电子政务、政府绩效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等领域都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2015年10月17日结合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复杂困扰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与国家应急能力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数据能力与国家治理”学术论坛。邀请了海内外学者专家、政府公务人员、媒体智库专家针对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过程透明化和公共政策科学化相关议题深入交换意见,为国家数据能力提升和治理体系优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支撑和实践经验支持。
借助数字技术对历史事件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可视化展示,从另一个角度讲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并建立庞大的数据库,供用户搜索和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此外,借助网上发布与虚拟档案的建立,从事相关人文学科研究的学者既可以共享一些能够有新发现的原始资料,同时也能够搭建一个学术共同体和信息共享的平台。
(三)实现公共管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公共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活动,官僚制是公共管理理论基石和政府管理的组织形式。当传统公共行政无法应对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和管理危机,新公共管理应运而生。新公共管理意味着企业管理技术的采用、服务及顾客导向的强化、公共行政体系内的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入。新公共管理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因其过分强调效率、市场、分权和竞争,引发了不平等、公共价值缺失、碎片化等问题。
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公共部门组织的发展变迁和管理变革,不仅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实时互动的全新信息空间,更进一步地激活了公众的社会创造力。信息技术广泛深入政府管理和公民社会生活的每一部分,继而导致公民社会的行为变迁。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各个部门的技术变革和组织变革相继进行,最终导致政府部门和市民社会关系的重新建构。技术、组织、关系和行为的再造呼唤全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就是信息时代的公共治理。
信息时代公共治理有三大理论主张:第一,重新整合信息时代治理的关键之处在于把之前新公共管理所主张分离出去的职能进行再整合,把公民和其他行动者的服务需求整合进同一个包裹中。第二,以需求为基础的整体主义。整体化改革追求简化和改变政府部门与公民的整体关系,创造一个更庞大更具包容性的管理机构。以需要为基础的整体主义的影响贯穿所有相关的公共部门网络,追求构建全新的管理模式。第三,数字化变革。电子化渠道并非传统行政管理和商业流程的补充,它们已经完成了真正的转变,政府部门“网络化”成为常态,电子化政府和网络化服务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形式,这也是政府与公民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联系的主要渠道和方式。
当前,电子政务、大数据与政府治理、公民网络参与、社交网络与公民运动等等成为公共管理研究新的增长点。另外,各种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也成为信息技术的应用热点,诸如城镇公共管理和基础资源管理系统、公共卫生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系统、城市公共安全和网络安全系统、社会保障和医疗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应该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来实现创新发展。
(四)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在办学理念上,从“以学科为本”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实现“一切以学生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结构,分解为知识结构、技能体系、素养要求,构建“平台+模块”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平台”指利用信息技术建设能够“模拟工作情境、再现工作流程、反映岗位要求、提供角色体验”的综合性训练平台;“模块”指专业课程的模块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模块)。将创新教育有效地纳入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同时,把创新实践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延伸,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实验实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将是更开放的社会、权力更分散的社会、网状的大社会,并呈现个性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等特征。这些新变化与新特征影响了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过程,必将引起公共管理学科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曹现强,王佃利.公共管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5:5.
[2]刘叶婷,唐斯斯.大数据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及挑战[J].
电子政务,2014,(6).
[3]王刚,同春芬.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公共管
理学科教学创新研究[J].公共管理,2014,(2).
[4]侯大为,杨江帆.大数据时代对大学教育创新的影响研
究[J].科教文汇,2014,(12).
[5]李永,刘玉红.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转变研究
[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4).
[6]梁文鑫.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将迎来真正的变革
[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