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限制因素分析
2017-07-14牛瑞瑞赵采秀
牛瑞瑞+赵采秀
【摘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观,是人类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功能相互关系的结果,21世纪以来,我国步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为城镇化发展增添了活力。然而,农村人口的急剧减少引致农业和农村的凋敞,又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因而,在新型城镇化浪潮中,实现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字】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一、传统的发展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发展意味着“投入高、污染高、耗能高、产出高”的方式,为了达到经济快速的增长,进行疯狂的掠夺自然,从而使生态环境岌岌可危,遭到了破坏。传统发展观念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仅认可自身的利益,而忽视自然被破坏,使得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紧缺等问题,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越发严重,也使人类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所以我们需要构建全新的发展模式,树立新的发展观,走一条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共生的道路,可持续发展观应用而生。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几方面: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平分资源,既满足当代人当前的需求又满足后代人需求,主张自然界与我们和谐相处。这些观念都对传统模式发出挑战,也为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三、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人口因素。首先,随着我国不断地发展,中国逐渐城市化,在农村的人口急剧减少,在农村只能靠种地维持生活,农村青年到外地打工,家里只留下小孩老人,致使农村家庭功能弱化,留守儿童、空巢现象加剧,传统的农村养老形式难以为继;农村的公路、水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面临着困难;村级领导干部出现断层,基层民主不容易实现等等。大量社会问题的涌现,使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其次,高校毕业生,优秀青年教师大多都不愿意到农村支教任教,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失,使农村发展更为艰难。农村中文化程度高青壮年劳动力都离开了,逐渐呈现老龄化、女性化发展趋势。
2农民人均收入。农民的人均收入代表了农村的整体的一个经济状况,它是一个动态因素。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家庭经营的收入、它的工资收入、通过农产品买卖所得以及国家政策补给。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经营的收入它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3城市化水平。随着城鎮化的发展,劳动力转移,导致学校骤减,有的地方一个镇才有一个小学,而且优秀教师外流严重,所以就很多的学生都受不到很好的教育。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城市化步伐。增强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农业劳动者素质、引导农村居民采用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第三产业,使农民有新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四、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发展职业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就业劳动力中初中文化占比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耍影响因素之一,再次说明农民素质的高低关乎农村建设的质量,教育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具体而言,首先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加大教育的投入,使劳动者素质提高;其次,农村要重点培养技术性人才。最后,对有文化基础的农民(如高考落榜)和有创新性的的农民,给机会去学习技术,使其成为农村科技的带头人,领头羊,对农机能手、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领导等进行重点培养,对特色产业推广,培养农业现代化需要的新型技术型人才。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逐步提高保补助标准,探索与两地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的社保模式;同时,改善农村敬老养老设施,落实农村低保家庭,提高补助,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敬老活动,丰富老年群体精神生活。
五、结论
城镇化背景下,加快小城镇和中小城市的发展。人口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城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农村人口的急剧减少导致了农村的凋敝和衰退,又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分加强村庄的建设,而忽略了原始村落风貌的保留,以及生态、优秀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所以,在城镇化中,这些非物质对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重要意义。而且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现在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认清事实,理性思考,最终必将实现中国农村的和谐可持续发展。